有一則新聞專題在報導國際天后安潔莉娜裘莉刺青的傳奇故事。

    據說,當裘莉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時,有一回她到泰國旅遊度假,聽人提起阿贊()盧的神奇傳說,於是隻身前來拜訪,並由阿贊()盧在她的左後肩刺下5條泰文佛經經文。

    就在裘莉刺青並回美國之後,便星運大開,在好萊塢開始嶄露頭角,並快速走紅。過了幾年,裘莉又再度飛往泰國尋訪這位阿贊(),這一次阿贊()盧在她的後腰上刺下一頭大老虎,從此裘莉開始爆紅,聲勢如日中天,奠定了她國際巨星與天后的地位。

    或許是魚幫水、水也幫魚。裘莉的這段奇幻旅程無異成了神鬼刺青的最佳代言人,並將這位刺青師傅阿贊()盧的名聲給推上了最高點。

    我個人對於這種刺青究竟有無神奇法力的這件事不予置評,因為這已超出我能理解的範圍。不過,我可以非常肯定的是安潔莉娜裘莉的走紅,靠的絕對不只是這位泰國法師的經文刺青,雖然兩者之間看似有著不可思議的巧合。

    佛教肯定輪迴,也相信人會重複自己前生的行為,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行為模式(Pattern of Deeds)。比如說,一個從事會計師工作的人,如果用神通去追溯他的過去前生,可以發現他前生為人時所從事的工作依然是類似的行業,這個人會重複他前生做過的事,因為那對他來說是熟悉的領域。

    同樣的,一個人也很容易去重複他前生的善行與惡行,這一點我們也可以在佛經裡找到很多的例子。也就是說,一個今生樂善好施、熱心公益的人,很可能在他的前生就已是如此。例如:創建祇樹給孤獨園林的須達長者,據《賢愚經》記載,早在地球過去賢劫的第一尊毘婆尸佛的時候,他就已經建過精舍供養給毘婆尸佛。在後來的每一尊佛出世時,他也都建造過精舍供養每一尊佛及僧團,一直到今天的釋迦牟尼佛出世,他依然是佛教的人間大護法。

    我們就來看一看當裘莉成為國際巨星之後,她做過的慈善公益事業。

    自2002年,裘莉開始投身慈善公益,多次資助阿富汗與柬埔寨難民的援助並領養幼童,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廣為人知的親善大使。

    她在南非產下第一胎時,便捐款在當地蓋醫院為她的孩子祈福。

    從她首訪非洲難民營起,十四年來裘莉善用名人的影響力,積極投身國際人道救助與慈善活動,至今已探望超過四十個地區和國家的難民營。擔任聯合國難民署親善大使的她曾五度造訪伊拉克,呼籲國際提供緊急資金,援助難民。

    裘莉雖因切除雙乳乳腺手術再度成為全球的焦點,但她仍慷慨地捐出兩款首飾進行慈善拍賣,所得全數作為因戰爭和災難失學兒童的教育基金。

    裘莉和前夫布萊德彼特帶著他們的孩子,一起到納米比亞保護區,除了全家在當地共度耶誕節外,他們同時還捐款200萬美元給當地的保護區。

    據報導指出,稅捐紀錄顯示,裘莉在2006年共捐出了超過八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兩億四千五百萬元)善款……

    以上,裘莉可能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善舉,但重點是,裘莉應該是在重複她前生已經做過的善行。換言之,依照佛法的正見來說,裘莉今天的富貴榮華是她過去宿世(生生世世)所累積下的善業在她的今生已經成熟的善果,而她在獲得了名與利後,又依然重複她過去前生的善行,繼續又造下了廣大的功德善業,為她自己訂作了一個幸福的來生。

    有一次,世尊對勝鬘(茉莉)夫人如是開示:「一個女人如果個性不暴躁易怒,雖然有很多人說她的壞話,她也不心生怨恨、憤怒、狂怒、怏怏不樂,也不表現出生氣或憤怒;同時她又樂於以食物、飲料、房舍、車子、花環、香料、油膏、被褥、以及燈盞等民生用具供養、佈施予沙門、婆羅門、窮人、病人....;她也不善妒,看見別人獲得財富、榮譽、尊敬、禮遇、崇拜等好名聲,不會覺得嫉妒,更不因妒生怒。那麼,這個女人死後不論生在何處,她都將長得容貌姣好,嫵媚動人,身材苗條,美麗出眾,受人喜愛,並且富裕多金,地位崇高,有很大的影響力,受人尊敬。」

    所以,刺青到底有沒有神奇法力?這真的只有鬼才知道,但我如實知道裘莉今天的美貌、富貴、與影響力,都是因她前生的諸多善業在她這一世已經成熟的緣故。

    裘莉一身的美貌、名利、與影響力等世間的榮華富貴,得來都是有因有緣的,不是沒有道理的。

    另外又有一則新聞報導某網友因數年前救了一名打算燒炭自殺的女子,而之後該網友幾年衰事連連,於是他認為是因他破壞了鬼魂抓交替而招致的噩運。據說,這名網友便向該女子討了一個紅包去楣運。

    因為這則新聞,便有電視節目闢了一個專題討論。現場的來賓有許多知名的命理師及民俗專家,大家對於究竟是否「善有善報」這個議題也都各自抒發己見。

    我稍微聽了一下內容,就一名在家佛弟子而言,不禁感嘆佛陀的話實在是至理名言世俗的顛到邪見真是可怕。

    佛陀具足不可思議的「十力」,此「十力」非宇宙寰瀛中的一切沙門、婆羅門、天神、魔、梵天、乃至其他聖者所具備,而其中的一項「知三世業報智力」,也就是世間唯有佛陀能清楚、洞悉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果」、「報」,能通達業力複雜運作的箇中奧秘,因此佛又稱作「一切知智者」。

    講到眾生過去、現在、未來的「因」、「緣」、「果」、「報」,佛陀在經中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小小的芥子長成大果樹的譬喻。最初的一粒小芥子看似不起眼,但在適當的外緣給予了充足的養分,經過了一段相當歲月的蟄伏,最終長成了一棵巨大的果樹,並開出纍纍的果實。

    但,我們不要忘記,從最初的一粒小芥子,長到最後的大果樹,這中間必須歷經相當時間的蟄伏與等待,甚至果樹愈大所需的時間可能也愈久;而更重要的是,成長的過程中必須有「緣」的配合,如陽光、氣候、土壤的品質、肥料、農夫的栽培技術與守護等等。至於,那種當天下種,然後睡一覺隔天醒來便長到高聳參天的大樹,那只存在於童話故事中傑克的神奇魔豆,只是一種神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貫穿三世不變的真理,不管佛陀有沒有出現在世間,它都是顛撲不破的自然法則定律。

    如果,小芥子長成大果樹的譬喻是對的,那麼我們就可以用這個邏輯來檢視很多的案例。在佛經中最常被人提到的一個現世福報的案例就是古印度波斯匿王的愛妻茉莉夫人。茉莉夫人的出身與波斯匿王懸殊,在印度如此重視種姓階級的環境,她能躍身為國王的愛妻,簡直就是「麻雀變鳳凰」的古印度版。

    很多人認為茉莉夫人犧牲了自己的早午餐,將其供養給佛陀,因此換得了榮華富貴。但如果用「小芥子長成大果樹」的邏輯,茉莉夫人的情形便應該修正為她當初對佛陀的奉獻供養,是促使其宿世善業成熟的「增上緣」,是讓她過去世所累積的善因種子成熟的強力催化劑。

    也就是說,茉莉夫人自己本身就具有榮華富貴的福德善業,但因為受到其他惡業的阻礙,或者其福德善業還不成熟,致使她在成為皇后之前從事看守花園一職,直到她遇見並供養了佛陀,這一份強而有力的善業行讓她蟄伏已久的福報終於成熟抬頭,或排除、壓過、推翻了阻礙她獲得富貴的惡因緣。

    有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茉莉夫人事後參訪佛陀時自己講過的一段話得到證明,在巴利聖典《增支部》第3《茉莉皇后經》—《Mallikādevīsuttaṃ及北傳比丘《四分律》中對於這一段經過都有完全相同的記載。茉莉夫人對佛陀說:「世尊,只因我前世生性暴躁易怒,每次只要旁人稍微說我一些壞話,我就心生怨恨、憤怒、狂怒、怏怏不樂,並且將心中的憤怒表現在外,因此緣故使我今生長得面貌醜陋,身材粗劣,望之可怖,不受人喜愛;世尊,只因我前世樂於以食物、飲料、房舍、車子、花環、香料、油膏、被褥、以及燈盞等民生用具供養、佈施予沙門、婆羅門一類的修行人 以及貧窮、困苦、孤獨、無助的人;我也不生性善妒,看見別人獲得財富、榮譽、尊敬、禮遇、崇拜等好名聲,不會覺得嫉妒,更不因妒生怒,因此緣故使我今生富裕多金,貴為王妃,受人尊敬。」

    以上,茉莉夫人在經中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她說她自己今生的榮華富貴是種因於「前生」的樂善好施與不善妒。

    我再引用優秀的德雄尊者講解巴利聖典《小業分別經》時說過的一段註解: 做了許多善事的人,有可能由於他今生現在所做的善業支助滋養了他過去世的善業,令他過去前生的善業催化成熟,因而不久便得到快樂的果報;但,那並不是他今生現在所做的善業而得到的果報,而是他過去的善業得到了充分的助緣滋養後所產生的果報;反之,做了許多不善業的人,有可能由於現在所做的不善業支助滋養了他過去的不善業,使他過去前生的不善業催化成熟,因而在他今生便得到痛苦的果報。

    現代很多人遇到衰事,便想到尋求方術(奇門遁甲)、風水、求神、祭改等民間習俗來改運,如果這些法術當真百分百靈驗,那麼這個世間就不該有不幸的苦命人,也不該有老、病、死,佛陀也就不會在世間傳法;換言之,這些都是在果報上的一種執迷(執取)。從以上的說明,我們可以確認唯有「善因」+(x)「善緣」=「善果報」;也因此,佛教徒的最佳、最有效的改運方法就是諸佛通偈的「諸惡莫做、種善奉行、自淨其意」,也唯有善業()才是使過去生善因(種子)成熟的增上「善緣」,才能喚起蟄伏中的善業福報,才能排除阻礙福報成熟的障礙,才是改運最有效的良方。

    至於茉莉夫人最初奉獻供養給佛陀的那一缽飯,也必將是她未來生生世世人間天上的另一個善因種子。 但卻不是她當生麻雀變鳳凰的主要善因,畢竟前一晚才播種,而隔一夜就能長成參天藤樹的情形,這是童話故事中傑克的神奇魔豆才有的情節,並不符合現實中業力因緣果報的法則。

    再回到新聞報導的那名網友的倒楣事件,他不反省自己的倒楣是不是其它主客觀因素所造成,卻歸咎於因「救人」而破壞了鬼魂「抓交替」,所以鬼魂前來報復。這種思維凸顯了愚痴無聞凡夫的「急功近利」或「短視近利」。

    欠錢怨債主,不孝怨爸母。這是非常有趣的閩南語對聯諺語。意思是:欠錢就只會怪債主,自己不孝還怨父母。比喻人不懂反省,只會把責任推到他人身上。如果,這名網友的見解成立,那麼醫院裡成天救人的醫護人員、消防人員、警察、志工等等,豈不都該死上千百回?他的這種思維,套句台灣話的講法,就叫做「牽拖」;也可以說是「不當聯結」;佛教的講法是「非因計因」或「顛倒邪見」。

    很多人不信因果業報的理由不外乎眼見善人無善終,而惡人卻坐享榮貴等不平現象。我們必須承認,古今中外世上的確有很多的爛人,儘管他們平時無惡不做,素行不端,卻仍能升官發財,輝煌騰達,事事如意。既然「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何以如此?
  
  這個問題,必須貫通「過去」、「現在」、及「未來」等三世,以及從「世上只有聖人及凡人之別,而凡人因為有貪嗔痴,所以並不存在絕對的好人及壞人」等兩個角度來思維,才能粗略的理解。

    首先,佛教承認有「輪迴」的事實,而導致輪迴的原因是「業力」。所謂的「過去世」並不是單指前一生,而是泛指過去無窮無盡的生生世世。在漫長的過去生死輪迴中,我們可能曾經是好人,但也可能受到誘惑或刺激而犯錯,不論我們曾經作過什麼好事或壞事,都必將深深的烙印及刻鏤在我們的生命中,無法抹滅,且如影隨形的伴隨著我們輪迴,構成我們的命運。正因為過去世我們好事作作,壞事也作作,所以編織出苦樂參半且五味雜陳的人生,至於一生順遂或悲慘多舛者則較為鮮少。 

    因此不管是誰,若今生能做大官、賺大錢、享大名,一定是由於他過去世曾做了大善行,而這份善行在他今生已成熟,使他得以順理成章的安享福報

    倘若這個有福報的人不懂得珍惜他的福份,也不繼續積極修善培福,反而貪贓枉法,傷害無辜,為非作歹,由於善惡並不能相抵,所以他很可能因為過去生所累積的善業非常的龐大,大到足可讓他繼續升官,升到他所應得的職位為止;又或者繼續賺大錢,賺他所應得的財富為止。但也可能在他今生的某個特定時刻,他過去的福報享盡了,這時才會開始體驗他造孽時所應得的惡報。這中間的時間可能歷經幾年、幾十年,又或許到死為止他的惡行都還不會成熟,甚至是到了未來下一生他的福報也可能都還未享盡。至於他的惡行可能力量太弱,受到過去世的福報所壓制,處於蟄伏的狀態,但不是不報,是時間未到,他做過的壞事就如同一粒生命力強盛且蓄勢待發的種子,雖埋在土中,祇待遇到陽光、雨水、及二氧化碳等適當的「緣」,「惡勢力」便會抬頭,必將發芽,且開花結果。箇中的奧秘,唯有佛能窺知。

    同樣的問題早在遠古佛陀時代就已有人提出質疑,佛陀《中阿含根本分別品分別大業經巴利語聖典《中部》第171經《Mahākammavibhaṅgasuttaṃ)中以芒果的四種成熟快慢情形為例,說明一切都是因緣業力成熟早晚的緣故。所以吾人行善若遇挫折切莫灰心,因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辰未到」。

    佛教的「業力」迥異於外道及民間信仰的「宿命論」,它生動地詮釋出眾生受慾望羈纏的無奈,就像一條飢腸轆轆的毒蛇,用它劇毒的牙,拼命死咬著食物不放,卻渾然不覺咬的正是自己的身軀;又像一隻緊追獵物的小狗,對目標聲嘶力竭地狂吠,卻完全未察覺其實追的是自己的尾巴。人,或者應該說是眾生,都不斷地在重演自己過去的歷史,不論是善行也好,惡行也罷。佛陀雖於南傳巴利增支部中說過凡人造業不是絕對「必定」受報,否則無解脫的可能性,梵行也失去意義等語(見南傳巴利英譯增支部)。可是我們必須慎思明辨這句話的前提是此人非常「正精進」地勤修梵行與解脫道,如果此人不夠精進,甚至仍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凡夫,尚在六道中流浪生死,那麼誠如佛陀於北傳經、律典籍中所云:「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我們所造的業,不論是「善」或是「惡」,終將返還至自身五蘊界處,不會遺落在外界地、水、火、風等他處。

    外道的宿命論與佛教的業力因緣果報究竟有何不同?

    當算命說你命中注定如何如何時,是否就一定應驗算命師的鐵口直斷?

    我不談長篇大論,僅就幾個我們生活周遭容易遇到的小例子來區別外道的宿命論與佛教的業力有何不同。

    當有人遇到不正當的男女對象,結果變成了小三或小王,外道的宿命論就會鐵口直斷說此人注定當小三或小王,因為他()就是有這個小王或小三的命(宿命)

    但若以佛教的業力因緣果報來看,是的,此人遇到不正當的男女對固然是因緣業力使然,的確是不可避免的事,然而,此人會不會真的變成小三或小王,就端看此人有無良心理智,有無慚愧心與同理心,有無持不邪淫戒。

    如果,此人欠缺良心理智,沒有慚愧心與同理心,沒有持不邪淫戒,那麼他()將搭乘通往地獄的快速列車。

    如果,此人厭惡或看不起自己變成小三或小王;如果此人能設想介入別人的家庭必將造成元配的自尊與感情巨大的戕害,如果他()有同理心,如果此人深信因果業報,他()也不願意自己未來遭受同樣的傷害。那麼,他()會選擇提起正念,斬斷畸戀,守護()根門,遠離不正當的對象。於是乎,此人從此以後的命運便發生了轉折,從此他()已登上攀往天界的天梯。

    再舉一例,多年前有一則新聞,某名人被政府外派國外當外交官,就在此人即將出國的前夕,他的眾好友為他餞別,席間此人多喝了幾杯酒,宴畢此人開車回家,沒想到在半路上遇到警察臨檢,結果準外交官酒駕事件鬧上了社會新聞頭版,外國也表示不歡迎此人駐派,此人因此遭臨門換將,與外交官的身分擦身而過。

    如果是外道的宿命論就會說此名人沒有當官的命。

    但如果以佛教的業力因緣果報來看,如果此名人有持不飲酒戒,那麼他現在應該還在國外當一名受人尊敬的外交官。

    人生就是一幅盤根錯節的網路地圖,也是錯綜複雜且因果相續的選擇題,是天堂或是地獄,端繫乎人的一念之間,這一念就是正念、正見,這一念就是慚愧心與同理心,而這也是佛教徒修行的意義與關鍵所在。

    「業」,不論其為「善」、「惡」或「不善不惡」,會產生結果的不是只有緣自於「貪」和「瞋」這兩種條件,「愚痴」同樣也是使「業」產生「業果」的條件之一【出自巴利增支部經】。除非貪、瞋、痴已永盡無餘且已取證無餘涅槃,否則即便是阿羅漢、辟支佛、甚至佛陀本人,只要餘蘊未了,宿世惡業一旦成熟,依然受報,不論肯定也好、否定也罷,皆無法避免。此非天授、非魔授、非梵授、亦非佛授,乃生滅、緣起定律之故,正如同太陽從東起,由西落一般不可逆轉。世尊教導我們奉行五戒十善,就是建立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將心比心」、「同理心」的精神上(參見北傳雜阿含1044篇可資參照),藉此修正既有的行為模式,說話的方式,以及觀念、思想、思考邏輯,不再重蹈覆轍,終止歷史重演,廣結善緣,改變未來的命運。因此,佛教的業力不是宿命論,是「此有故彼有」,是「因緣」、是「緣起」,沙門如是說。

版主喬正一謹誌於給孤獨園林台灣台北

修訂於2019/3/5農曆正月二十九日黑月布薩八關齋戒日

 

 
  ◎鸚鵡經 ◎大業分別經 ◎天女誘僧  
◎冤  獄 ◎業力與祈禱 ◎覆藏己罪與發露懺悔
◎業報相應 ◎共業依報 ◎惡  業
◎再續前世緣 ◎超渡無用論 ◎毀謗與偽證
◎邪  淫 ◎妙光美女 ◎麻雀變鳳凰
◎屠夫的業果 ◎降龍尊者的業果 ◎毒  誓
◎尊夫女 ◎大哥羅尊者的業果 ◎佛食馬麥
◎燃燒法 ◎懺悔 ◎鬼子母神
◎幸福的女人 ◎牛狗行者經 ◎慈心得長壽
◎有果業與無果業 ◎佛被誣謗通姦 ◎供僧得長壽
◎如法居士的善行 ◎波斯匿王的殺生 ◎謙卑得長壽
◎雜染業 ◎善光公主的善業 ◎毀  謗
◎盲眼比丘的業果 ◎邪  見 ◎醜女大翻身
◎目犍連的業果 ◎逃避業報 ◎業  力
◎小路尊者的業果 ◎輪迴的可厭 ◎前生的習氣
◎人  蟒 ◎輪迴的恐怖 ◎宿  仇
◎業行經 ◎嫉妒 ◎業力與種族(種姓)
◎共  業 ◎富貴尊豪的善業 ◎訂作一個超級好命
◎異熟果 ◎六年苦行 ◎餓  鬼
◎蓮花色比丘尼的業果 ◎婆陀比丘尼的業力 ◎阿那律尊者的業果
◎鄔陀夷尊者的業果 ◎八戒功德與共惡業 ◎國王與鬼
◎大婆羅那梵天王 小迦陵誐王女本生 破宿命論經
頻婆娑羅王的前世今生 波斯匿王的宿世惡業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現世報真實案例分享 神通不敵業力的現代啟示錄 ◎商佉婆羅門本生經
◎從華人的祖先信仰論戒禁取 由台灣版的Me Too來看現世報的真人版教學案例 由佛教的業力因緣果報來看「業力引爆」的說法
由佛教的業力因緣果報來看「冤親債主」的說法 瞿師羅長者的業力因緣果報 趨吉避凶
宿命論與業力因緣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