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佛教最基本的精神。但善惡不能相抵,因為佛有云:「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我們所造的業,不論是「善」或是「惡」,終將返還至我們自身五蘊界處,而不會遺落在外界地、水、火、風等他處。 雖然如此,佛陀教導我們仍可藉由無量慈悲喜捨的善業,沖淡往昔的惡業。只要我們依法奉行,即便面對過去所犯下的錯,仍可輕易的償還。猶如牛的主人向國王索討被國王所竊的牛隻,對國王而言,欲償還這種債務,簡直易如九牛一毛。 本經的重點是敘述古印度有一個被稱做人蟒的怪物,猶如毒龍一般可口吐毒焰,在生之時已毒害七萬多人。但因對舍利弗尊者有清淨的信心,死後多次轉生至天上,最後出生至人間,膚色猶如白金,且修成辟支佛。某日,辟支佛於樹下禪坐入定,因膚色如純金,令路過的七萬大軍誤以為是真金,便將之剝肉剔骨瓜分,辟支佛因而入滅,已輕易地酬償了過去前生所傷害的七萬人民的性命。 選譯自《雜譬喻經》第(三八) 喬正一譯於西元2009/6/7農曆五月十五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過去,在古印度舍衛國的某一天,天空突然颳起腥風血雨。而且所降下的血雨竟然縱廣四十里之多。 國王與群臣對此大自然的異象,皆深感恐懼。於是立即召集所有精通天文的術士及通曉占卜的大臣,推測吉凶。 占卜師解釋:「根據古書上的記載,所謂雨血之災,即表示人間出現了一種叫做人蟒的毒害之物,他會為人間帶來災禍。」 國王問:「那要如何找出這種怪物?」 占卜師建議:「陛下,這種怪物的外表與一般常人無異,很難區別,但他會口吐毒物,所以我建議可從國內新生的嬰兒中檢測,先用一個空瓶,令嬰兒的唾液滴入其中。如果,瓶中的唾液變成火燄,便可知此兒是人蟒,便應將此兒隔離,把他安置在空曠隱避的無人之處。國內若有應處以死刑的犯人,便可將之送到彼處,令人蟒口吐毒物殺之。」 沒多久,已找出人蟒的嬰兒。國王依照占卜師的建議,將人蟒隔離在偏遠無人之處。 人蟒前前後後已毒殺了七萬二千多名死刑犯。 經過一段時日,人蟒的年紀大了,也不免要經歷老、病、死的歷程。佛陀非常憐憫人蟒的遭遇,雖然人蟒所毒殺的人都是罪有應得之人,但畢竟殺生就是惡業,不論所殺的人是什麼人。佛陀深知人蟒在生之時所累積的惡業非常的重,一旦死後墮入惡道裡,想要再逃出生天,簡直是無有出期。於是,便交代舍利弗尊者,前去勸化人蟒,使其脫離重殃。 舍利弗尊者來到人蟒的住處,人蟒一見有外人入侵其地盤,非常憤怒,便放毒氣欲傷害舍利弗。 舍利弗便以慈心定護身,因此毒氣完全不能傷害尊者任何一根毫毛。 人蟒再三釋放毒氣,仍無法傷害尊者,人蟒即知眼前的比丘並非凡夫。人蟒心意開始軟化,憤怒消失,取而代之,善念生起。他以柔和慈愛之心,上下七次瞻仰舍利弗。 舍利弗尊者完成任務後,便返還精舍。 沒多久,人蟒死掉了。 當天,大地發生大地震。 摩竭王立即跑到佛前,稽首頂禮後問道:「世尊啊,人蟒死後當轉生至何處?」 佛陀回答:「他已轉生至四天王天,去當那裡的天神了。」 國王一聽大驚,問佛:「如此大罪之人,怎麼會生天?」 佛陀解釋:「因為他以慈愛柔和之心七次上下瞻仰舍利弗的尊顏,因是功德,死後轉生至四天王天。當他在四天王天的天福享盡後,會再度轉生至第二忉利天上。如此七次往返轉生六欲天,最後他會降生至人間,且修成辟支佛而般涅槃。」 國王不解,又問:「那麼他殺死七萬二千個人的惡業呢?難道就這樣一筆勾消了嗎?」 佛陀說:「當然沒有。當他成為辟支佛時,他的身形膚色將猶如白金一般。那時,他會在道路旁邊的一棵樹下禪坐。當他入定時,將有七萬多名大軍隊路過。他們看見辟支佛時,會誤以為是純金打造的金人。他們會生起貪念,將辟支佛支解,才發現是活生生的血肉。他們會將辟支佛的殘肢堆聚在路旁,棄之而去。辟支佛也因此而般無餘涅槃。換言之,人蟒今生所造的惡業,將於未來世彼時薄償完畢。」 佛陀繼續對國王說:「善知識是非常的重要可貴,若能得遇善知識,過去所累積如山高般的惡業皆可得消滅,亦可得解脫。」 國王及在場的大眾,皆心生歡喜,禮佛後離去。
雜譬喻經
(三八) 昔舍衛國一旦雨血。縱廣四十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