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以南傳尊者如下的開示,作為本篇佛經譯文的開場序:

佛陀絕不是一個萬能的救世主,否則,他老人家早就會基於大慈大悲,違逆業力因果法則,以他的神通力,使世間的一切眾生生天、解脫煩惱、證悟道果,超脫生死輪迴。

然而,即使佛陀是世間至高無上的導師,他仍然無法如此做,正如佛陀在《法句經》第165偈中所說的:

只有自己才能造惡,自己才能污染自己;只有自己才能不造惡,自己才能清淨自己。清淨與污染全憑自己,沒有人能夠清淨他人。

要淨化自己的心,是很不容易的。雖然許多學佛的人,知道自己必須付出努力、保持正念、培育定力、以恭敬心來修行佛陀所教導的法門,但是他的心卻不聽使喚。

特別是在禪修的時候,他們的心,有時落入昏沉,有時想東想西,想到過去與未來,帶給他們相當大的困擾。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即使是自己的心,卻也不會對自己親善、不會聽自己的指揮。未經過訓練的心,實在是很難控制的,就像佛陀在《法句經》第35偈中所說的: 心是很難控制、非常快速、飄忽不定的。能夠訓練心是很好的,因為已經受過訓練的心,能夠引生快樂

佛陀在上述這首偈中說:已受控制的心,能夠引生快樂。那麼,佛陀所指的是那一種快樂呢?佛陀所指的是涅槃之樂。

涅槃之樂是一種無苦之樂,是從生、老、病、死、愁、悲、苦、憂、惱,這一切的眾苦當中解脫出來的快樂。

從無始的生死輪迴以來,我們生生世世、每生每世,都一直遭受著這一切眾苦的煎熬。

譬如有一個長期遭受嚴重、痛苦疾病折磨的病人,當有一天,他的病能夠治療痊癒時,他將感到非常的快樂,享受無病之樂。

同樣的道理,我們從無量劫以來,一直遭受生、老、病、死等無量眾苦的逼迫,當有一天,我們能夠證悟涅槃時,我們將感到非常的快樂,享受無苦之樂。

至於我們已經在生死中受苦多久,以及受過多麼劇烈的苦,這可以從《相應部.因緣品.無始輪迴相應》裡的開示獲得瞭解:

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有一位比丘來拜見佛陀....他頂禮佛陀之後,坐在一旁,請問佛陀說:「世尊,一劫的時間有多長?」

「比丘,一劫的時間很長,不是藉著說幾年、幾百年、幾十萬年、幾百萬年就能夠衡量的。」

「世尊,是否能以譬喻來說明一劫的長度?」

佛陀說:「可以的,比丘,譬如有一座岩石高山,長一由旬、寬一由旬、高一由旬(一由旬相當於十六公里左右)。」

「這座岩石山非常堅實,沒有絲毫裂縫或空隙。有一個天人,每隔一百年,就用一塊絲綢做成的布,在這座岩石山上輕輕擦拭一下。」

「如此,歷經極端漫長的時間後,一直到這座岩石山被擦拭成平地時,一劫的時間還沒有過完。」

「比丘,這就是一劫的時間漫長的情況。而如此漫長的劫,已經過去了不止一劫、不止一百劫、一千劫、十萬劫。」

「比丘,如此久遠生死輪迴的起點,是不可得知的。眾生被無明所蒙蔽、被貪愛所束縛的起點,是無法得知的。」

「因此,比丘,你已經受夠了生死之苦!現在,是你應當厭離世間眾苦,捨棄一切貪愛,尋求解脫的時候了。」

再者,在這漫長的生死輪迴中流轉,是全然不可喜、充滿眾苦的。就像佛陀在同一品中另一篇經裡所說的:

「比丘,你已曾經在過去多生、多劫中投生做牛,由於頭被斬斷而流血....曾經在過去多生、多劫中,投生做山羊、做野獸、做家禽、做豬,由於頭被斬斷而流血。」

「你在這漫長的生死輪迴中,由於頭被如此斬斷所流的血,比四大海洋的水還要多。」

你已曾經在多生、多劫中,作強盜、土匪、攔路的匪徒或姦夫,由於被人捕捉後砍頭而流血。

「你在這漫長的生死輪迴中,頭被如此砍斷所流的血,比四大海洋的水還要多。」

「比丘,你認為如何,是那一者比較多?是在這漫長的輪迴裡來來去去,而與討厭的人相會及與喜愛的人別離時,所流而積下的淚水比較多,還是四大洋之水比較多?」

「世尊,在這漫長的輪迴裡來來去去,而與討厭的人相會及與喜愛的人別離時所流的淚水,比四大洋之水還多。」

「說得好,比丘。長久以來,你們都在為經歷父母、子女與親人之死而傷痛,也為失去財富及患上疾病而傷痛。」

「而在這漫長的旅途裡,為這一切傷痛、與厭惡者相會及與親愛者別離時,你們痛哭淚流之水,確實已比四大洋之水來得更多。」

「為什麼呢?諸比丘,這輪迴是無始的。為無明所蒙蔽、為渴愛所束縛的諸有情眾生的輪迴起點是不可知的。」

「所以,諸比丘,長久以來你們都在受盡折磨與厄難,把墳場都給填滿了。」

「這輪迴的確長久得,足以令你們對一切都感到厭倦,長久得足以令你們捨離一切,以獲取解脫。」

如此,我們自己可以思維,繼續不斷地生死輪迴,是愉快的還是可厭的呢?

為什麼眾生會陷在生死輪迴之中,無法超脫出來?這是因為他們有貪、嗔、癡煩惱的緣故,才使他們被困在生死輪迴之中

因為有貪愛,所以他們執著感官享受、生命等等,渴望得到更多的感官享受、更長的生命等等。

因為有嗔恨,所以他們厭惡貧窮、痛苦、指責、毀謗等等,渴望得到富有、快樂、稱讚、名譽等等。

因為有愚癡,所以他們將不清淨的看成是清淨的、將苦看成樂、將無我看成我、將虛假看成真實。

由於這些邪惡不善法,因此愚癡的人,喜歡做那些不如法的事情,如:違犯戒律、感官享受、散心廢話及各種壞習慣

愚癡的人,是欺詐、虛偽、叛逆、傲慢、空虛不實、愛慕虛榮、粗言惡語、愛說廢話、不守護根門、飲食不節制、不致力於保持醒覺。

他們絲毫沒有獨處靜修的意願,不尊重戒律、生活奢侈、懈怠放逸、帶領他人趣向墮落、疏忽而不能閒居靜處、懶散怠惰、精神不振、沒有正念與明覺、不攝念專注、心神散亂、缺乏智慧的人。

從無量劫以來,愚癡的人就沉迷於貪、嗔、癡的魅力,他們就是貪、嗔、癡的化身。而且,那些惡劣素質已經成為他們的性格、習慣與內心傾向。

這就是為什麼,他們無法從生死輪迴中解脫、必須遭受眾苦折磨、以及會施加許多痛苦給別人的原因。

如果不想再做愚癡的人,以及想要解脫一切痛苦,我們就必須依照佛陀的教導來生活。

首先,必須持戒清淨。作為比丘或比丘尼,必須切實地遵守佛陀所製定的別解脫戒(比丘戒與比丘尼戒)。

持戒清淨,是所有佛教徒都必須履行的最基本任務,因為它是一切善法的基礎持戒不清淨的人,絕不可能證得高的成就。

然後,必須守護六根之門。正如《相應部.燃火之教經》中所提到的:當眼睛看到外物時,比丘不應該去分辨那是男人相或女人相,或任何會引發煩惱的相,如美麗的相等等。

他只是單純地知道最初所見的影像,如此而已。比丘也不去分辨任何細部特徵,如:手、腳、微笑、大笑、說話等等。

這些稱為細部特徵,是因為它們能突顯自己,以及從各個方面引發煩惱的緣故。比丘應當只認知實際看到的情況而已。

至於守護意根,我們應該防範一切不善的念頭,不應該想任何沒有利益的事情。

即使你想了一百年,也不可能因此而達到更高的禪定力,更不用說觀智或涅槃。

所以,我們在禪修時,明智之舉是將其他事情暫時拋在一邊,一心只專注於禪修的所緣目標

無論你所修行的是止禪或觀禪,專注於禪修的業處,就是守護意根,這就是根律儀戒。如果要清淨持守根律儀戒,你就必須修行止禪或觀禪。

修行了戒學之後,我們應該修行定學,培育禪定力,修行禪定的目的,是為了降伏五蓋。

五蓋就是貪欲蓋、嗔恨蓋、昏沉睡眠蓋、掉舉後悔蓋、疑蓋。降伏五蓋之後,就能使心淨化,使心柔軟、堪用與正直。

然後,以純正的禪定力為工具,已被淨化的心,能夠透視究竟真相,如實地照見所有的名色法。最後,能證悟至上安樂的涅槃。

相反地,如果心還不能專注、還未得到淨化,那麼就不可能達到任何觀智,更不用說證悟了。

正如佛陀在《法句經》第282偈中所說的:“透過禪修,智慧才會生起;若不禪修,智慧就會衰微。瞭解得與失之道這兩方面以後,應當依照能夠增長智慧的方法去實行。”

因此,首先必須努力淨化自己的心。然而,我們只能建議什麼事是應當做、什麼事是不應當做的。至於做或不做,則決定在自己因為即使佛陀,也無法強迫別人修行。

 

選譯自南傳巴利英譯《法句經的註釋》

喬正一譯於中華民國一○○年十二月十七日星期六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這是發生於佛陀住在古印度的竹林精舍時候的事。有一次,佛陀於清晨時分,著衣持缽,走入王舍城裡乞食。

    在路上,佛陀看見一隻骯髒的小母豬,便露出微笑。佛陀平時威儀莊重,不隨便笑,若面露微笑,則必有因緣。於是,隨侍在旁的阿難尊者見狀便問世尊何故微笑?

    佛陀回答:「阿難,你有沒有看到前面的那隻小豬?你知道嗎?在遙遠的過去拘留孫佛的時代【譯者註:拘留孫佛」是現在賢劫一尊佛,祂誕生在人壽四萬歲時,曾坐在尸利沙樹下說法,當時度化四萬眾生。】,她曾經是一位女居士。當時她在僧團的講堂裡聽聞佛法,因聞法的功德,死後便投生到皇室裡當一名公主。」

    「後來,有一次這位公主在一間公共廁所裡上廁所時,注意到糞坑裡的蛆蟲,她心生厭惡,於是以蛆蟲啖想或白遍為業處,對自身心生厭離,遠離情慾,專注於業處,進入了初禪的境界,於是這位公主死後便投生到清淨的梵天。」

    「她在梵天裡度過了一段相當漫長的歲月,當禪定力退失,天福享盡時,她又投生到人間。接著,她在人間的壽命結束後,因過去的一些惡業成熟,令她又轉生為現在的這隻母豬。」

    「阿難啊,你看!由於善業及惡業彼此的交替與消長,致使眾生沈淪在無窮無盡的生死輪迴中,沒有結束的一天。」

    接著,佛陀便誦出以下的偈語:

不傷深根固,

雖伐樹還生;

愛欲根不斷,

苦亦還復生。

上開偈語的大意是說:猶如一棵根部結實且未受損的大樹,即便將之砍伐,仍會再生【亦如白居易的名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同理,若潛在的「渴愛」未徹底斷除,苦【這裡是指生、老、病、死】必將週而復始的發生。

三十六愛河,

強勢奔慾境;

彼具邪見人,

隨欲思逐流。

    上開偈語的大意是說:心懷三十六種愛欲之流,樂於追逐外在感官之樂,對外在的六塵有強烈的貪愛與執取,像這種有邪見的人,必將隨著情慾的思想而飄盪起伏。

愛河處處流,

如蔓藤盛發;

蔓蘿糾纏心,

以慧斷其根。

    上開偈語的大意是說:愛欲之河流向所有外在的感官,愛欲束縛住六根及六塵,猶如蔓蘿藤葛糾纏身心,唯有以「戒」、「定」、「慧」,方能斷除其生機,使之永不再生。

世人喜欲潤,

亦喜逐六塵;

彼隨波逐流,

空留生與滅。

    上開偈語的大意是說:世間的凡夫俗子總是喜歡憑著愛欲貪染來追逐外在的感官六塵,這樣隨波逐流的結果,只有不斷的生死輪迴。

隨逐於愛欲,

馳迴如網兔;

纏縛於煩惱,

一再受長苦。

比丘求無欲,

故須自離欲。

    後來,那隻小母豬沒多久便死掉了,接著便投生在蘇瓦納布密的皇室裡當一名公主。這位公主的壽命不長,沒多久又死去了。死去後的公主,又投生到蘇帕羅的漁港一戶富有的船商人家裡,當有錢人家的千金小姐。

    後來,這千金小姐死去後,又投生到位於現今斯里蘭卡的一戶大臣的家中,那一世她死去後又轉生到一戶名為蘇馬納的富商家中,這一世也是這個女人歷劫輪迴生死的最後終點站,她的名字也跟她的父親一樣叫做蘇馬納。

    蘇馬納長大後,有一天因宿世因緣,巧遇一位名叫庫達拉的大臣,這非偶然的邂逅,令庫達拉瘋狂的愛上了蘇馬納,於是他向她求婚,舉行隆重的婚禮,將她娶回家。

    蘇馬納的善緣漸漸成熟了,有一天有一位名叫馬哈阿縟那陀的大阿羅漢到她的住處托缽行乞,這位長老見到蘇馬納,便說道:「女施主,真是不可思議啊,佛陀時代的小豬,轉眼間現在已是大臣庫達拉的夫人了。」

    蘇馬納有宿世善根,長老的一席話,如醍醐灌頂,澆醒了她蟄伏已久的善根;亦如暮鼓晨鐘,敲醒了她沈睡已久的智慧。蘇馬納竟憶起了自己的前生往事,她看到自己不斷的生生死死,有時當人,有時淪為畜生,因此心生害怕恐懼,在徵得丈夫的同意後,便剃髮出家。

    出家後,蘇馬納精進修行,很快的就證得阿羅漢,了脫生死。讓蘇馬納一再生死輪迴的因緣,就是「愛欲」、「渴愛」,也就是四聖諦的「集諦」。她成為阿羅漢以後,對她的同修說出她的心得:「我過去前生曾為拘那含牟尼佛的一位女居士,死後投生為雞,被一隻老鷹咬斷了脖子。接著我投生為人間的一位公主,又轉生為梵天,之後又來到人間,接下來又淪為釋迦牟尼佛時代的一隻髒母豬……,就這樣我歷經了生死輪迴的載浮載沈,這一生,我厭倦了生死輪迴,出家成為比丘尼,證得阿羅漢果。各位比丘及比丘尼們,我勸你們提起正念,精進修行,勤修戒定慧,擺脫生死輪迴的纏縛。」就這樣,她圓寂入般涅槃了。

 

The Story of a Young Sow

While residing at the Veluvana monastery, the Buddha uttered Verses (338) to (343) of this book, with reference to a young sow.

On one occasion, while the Buddha was on an alms-round at Rajagaha, he saw a young dirty sow and smiled. When asked by the Venerable Ananda, the Buddha replied, "Ananda, this young sow was a hen during the time of Kakusandha Buddha. As she was then staying near a refectory in a monastery she used to hear the recitation of the sacred text and the discourses on the Dhamma. When she died she was reborn as a princess. On one occasion, while going to the latrine, the princess noticed the maggots and she became mindful of the loathsomeness of the body, etc. When she died she was reborn in the Brahma realm as a puthujjana brahma but later due to some evil kamma, she was reborn as a sow. Ananda! Look, on account of good and evil kamma there is no end of the round of existences."

Then the Buddha spoke in verse as follows:

Verse 338: Just as a tree with roots undamaged and firm grows again even though cut down, so also, if latent craving is not rooted out, this dukkha (of birth, ageing and death) arises again and again.

 

Verse 339: That man of wrong views, in whom the thirty-six streams (of craving) that flow towards pleasurable objects are strong, is carried away by his many thoughts connected with passion.

 

Verse 340: The stream of craving flows towards all sense objects; the creeper of craving arises (at the six sense-doors) and fixes itself (on the six sense objects). Seeing that creeper of craving growing, cut off its roots with Magga Insight.

 

Verse 341: In beings, there flows happiness that is smeared with craving; those beings attached to pleasure and seeking pleasure are, indeed, subject to birth and ageing.

Verse 342: People beset with craving are terrified like a hare caught in a snare; held fast by fetters and bonds they undergo dukkha (round of rebirths) again and again, for a long time.

 

Verse 343: People beset with craving are terrified like a hare caught in a snare. Therefore, One who wishes to free himself from craving should eradicate craving.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