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喬正一

    傅佩榮老師是臺灣大學哲學系前系主任,也是一位博學多聞的謙謙君子,他的桃李滿天下,著書立說遍及兩岸三地,同時也是一位精通易學的大師,我學習的《易經》就是深受傅老師的啟蒙。

    傅老師前陣子接受台灣綜藝教父王偉忠的廣播專訪,節目中,他談到了一件他年輕讀書時的往事,我覺得對於佛教徒來說,很有啟發意義,在此分享如下。

    傅老師憶起他小學的時候班上有一位有口吃的同學,當時的他年幼無知,學習並模仿這位同學的口吃,沒想到詭異的事發生了,他的現世報來得非常的快,他自己竟然也出現了口吃的毛病,為此他的自信心深受打擊,很自卑,就學期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他都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一直到上高中或上大學的時候,他遇到了一位貴人師長的指點,矯正了他的口吃,他才恢復自信,也就是說,他嘲弄小學同班同學的惡業直到他上大學才消失。

    傅老師並不是佛教徒,但他說因此事件與經歷,從此他再也不會去嘲弄任何人,他學會了同理心,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善哉啊~,傅老師在當年讀小學時,僅因小屁孩的惡行,嘲弄的對象也只是一個凡夫的小學同學,就尚且受此惡報,那麼,如果我們嘲弄、羞辱或誹謗的對象是父母、四雙八輩、辟支佛或佛陀,那麼因此惡業所感招的惡報除了是來世的惡道以外,如果有幸轉世來人間,也必將生生世世無量世重複受惡報,因此,佛陀說,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我們所造的業,不論是善業或惡業,都猶如向外拋擲的回力鏢,一旦因緣成熟,都將重重回擊自己的五蘊身心,而不會遺落在外界的地水火風等他處。黑業有黑報,白業有白報,雜染業有雜染報,是故,當修純白淨業,捨離黑業與雜染業。願以此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