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佛教對於「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看法

/喬正一

    很多華人都相信「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一句話,那麼,佛教對於這一句話的看法又如何呢?以下謹代表我個人的看法,如果有不認同者,請尊重別人不同的見解,不喜勿噴。

    我個人認為,不論是持肯定或否定的看法都不周延,不能一概而論,關鍵在於我們對這一段話的概念與解釋到底是甚麼而定。

    首先,我們必須慎思明辨,須先探究「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一句話的典故究竟出自何處?這一句話的原型語出自《易經》的「坤卦」的《文言》:「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辯之不早辯也。」

    我曾因緣際會學習過《易經》,授課老師是台灣大學哲學系已退休的傅佩榮老師,後來我明白《易經》有三種版本,目前流行的版本稱作《周易》,也就是周文王被紂王囚禁在羑里時所撰寫出的曠世著作,其餘兩個版本據說都已佚失不可考。

    《易經》的《文言》並不是《易經》的內容或本文,它只是對《易經》卦辭的一種解釋或註釋,而這些解釋或註釋都出自儒家。換言之,目前流行的《周易》版本參雜著很濃厚的儒家思想,而儒家並沒有業力因緣果報的觀念,他們對於《易經》卦辭的解釋很多來自於他們對政治的長期觀察及實際生活的經驗。

    因此,「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就是《文言》對《易經》「坤卦」初爻的一種"儒家"學派的解釋,並不是《易經》本身的內容,若翻成白話後它的大意是:積德行善的人家一定興旺;多行不義的人家必招災殃。臣子殺害其國君,兒子殺害父親,這些逆倫慘劇都並非短時間形成,而是長期的弊端與惡行所累積的一種結果,只是沒能及早看出端倪罷了。簡言之,就是俗話說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意思。

    由此可知,當初儒家學者在解釋《易經》的「坤卦」初爻時,他們真正的意思只是把他們對於戰國時代所觀察到的政治亂象,藉由《易經》的「坤卦」初爻來提出他們自己學派的解釋,換言之,如果從「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一個相對負面的角度來看,儒家學者只是想要表達「沉疴宿疾」或「積久弊生」的概念。誠如前言所述,《文言》對《易經》坤卦的解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自始就根本與佛教的業力因緣果報的概念兩不相干。

    然而,曾幾何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一段話也不知何因緣竟被後人曲解成積善的人家必能福澤後代;積惡之家必禍延子孫。我記得就連教授《易經》的儒學大師傅佩榮老師在課堂上也公開駁斥這樣的見解,他說這擺明就是「父債子償」的封建概念,若每一個人去追溯自己的祖宗八代,又有誰敢拍胸脯保證自己的祖先從未幹過缺德的孽?若說現今社會上名利雙收、飛黃騰達的權貴都是因他們的祖先作過大陰德,這在事實與邏輯上根本都說不通。傅老師還認為這也是為何佛教傳入中國之後能興起的原因,因為各人造業各人擔,這才合情合理,能為理性的普羅大眾所接受。

    現在,我們再來探討佛教對於「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的看法又是如何?若論儒家對《易經》的《坤卦》初爻的最初、最原始的解釋,這一點完全沒有問題,因為儒家一開始就不是在闡述因果報應的思想,誠如上述所言,他們只是在表達「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概念。

    如果是後人所曲解的那種「積善之家必能福澤後代;積惡之家必禍延子孫。」,這當然不為佛教所接受,因為這一點完全悖離「每一個眾生都是自己善惡業的繼承者」的佛教業力因果基本原則,佛教根本沒有「父債子還」的封建思想,絕對沒有那種父母或祖先造的孽,惡果報應在子女或後代的身上,我想這一點在有正見的佛教徒之間應該是沒有爭議的。

    但是,如果換另一個角度去解釋「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一段話,對於佛教而言就不一定不成立。如果,一對樂於積德行善的父母,他們的子女都知道父母的善行,且由衷隨喜並引以為榮,那麼父母的積德行善便與子女之間形成了共善業。又或者,子女承襲了父母樂善好施的優良習慣,並將其形塑為家族的一種優良傳統,讓後代子孫代代相傳,奉行不輟,如果是這兩種情況,那麼就不違反眾生是自己善惡業力的繼承者這一個概念。

    因此,佛教對於「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看法到底如何?並不能草率的一概而論,就端視於你如何解釋這一段話的涵義而定。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