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己的保護者,善於調御自己

160

自為自依怙,他人何可依?

自己善調御,證難得所依。

註解

能拯救自己的唯有自己,他人不能成為你的依怙,求證於自己所面對的困難,才是自己所要尋找的依怙處,一切都要靠自己,要依靠他力救度、他力依怙是不可能的事。

自己就是自己的拯救者――童壽迦葉尊者母親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童壽迦葉(KumāraKassapa)尊者的母親。

    有一回,一位年輕的婦女向丈夫請示出家,之後加入了提婆達多的僧團。這位年輕婦女在出家前並不知道自己懷了身孕,日久肚子一天一天的大了起來,其他比丘尼帶她去見導師提婆達多,導師要她還俗,重回在家生活。她對其他比丘尼說:「我並不打算在提婆達多門下出家,我來錯了此地,請帶我到祇陀園,我要見佛陀。」

    於是,她們來到佛陀面前,佛陀知道她在出家前就有了身孕,因此是無辜的,可是佛陀卻不處理此案子,他召集了波斯匿王、給孤獨長者和捐出鹿子母園的女長者毗舍佉等人,組成一個由優婆離(Upali)長老主持的聽證會。經過毗舍佉女長者的驗證,證實她在出家前就已懷孕了,於是優婆離長老宣布該婦女是無辜的,並不因此而污染她的修行。

    不久後,她生下一名男嬰,波斯匿王收養了那名男嬰,並取名為童壽迦葉。當童壽迦葉在七歲時,知道自己的母親是一名比丘尼,他也皈依佛陀出家為小沙彌,到了適當的年齡,他受具足戒後,正式加入僧團成為一名比丘。

    在童壽迦葉成為比丘的第一個雨安居前,他從佛陀那兒獲得止觀的修行方法後,到樹林裡勤奮練習禪定,在極短的時間裡他便證得了阿羅漢果,證得阿羅漢果後的童壽迦葉,並沒有離開樹林,他繼續在樹林裡居住了十二年。

    在這十二年裡,童壽迦葉沒有和他的母親見面,但他的母親心裡非常的想念他,希望能和兒子見上一面,一天她終於遇見了兒子,她哭喊著童壽迦葉尊者的名字。童壽迦葉見到母親後,心想如果對母親過於親熱,將再度的使她生起執著心,這會毀了她的前途,於是他為了母親的前途(證悟涅槃),裝作很嚴肅的對母親說:「身為僧團的成員,怎麼連對兒子這份愛意也消除不了?」母親覺得兒子太冷酷了,問他這是什麼意思。

    童壽迦葉尊者重複了剛才那一番話,聽了他這些話,母親尋思道:「我為這個兒子流了十二年的淚,現在他這麼冷酷的對待我,我愛他還有什麼用?」接著,她放下了這份對兒子的執著,斷除了這母愛的繫縛,在斷除這執著後,當天就證得阿羅漢果。

    佛陀講完童壽迦葉尊者母親的故事後,對眾比丘開示說:「比丘們,往生天界或證得阿羅漢果,是不能依賴他人,得靠自己的努力。」

:童壽迦葉尊者證得阿羅漢果後,並沒有離開樹林,他滯留在樹林裡觀察一座又一座的蟻圩,他聆聽蟻圩裡發出來的聲音,在觀照中,他化身為螞蟻,進入蟻圩與螞蟻一同生活,從對蟻圩的觀察中,他獲得了啟示,呈現在他眼前的就是釋迦佛前十萬尊過去佛迦勒婆(Kalpa)過去佛所覺悟的景象。人文之初的第一尊過去佛──勝蓮華佛(Padumuttara)的預言終於在他身上得到實踐,因此,他被世人尊稱為「住蟻穴者」。

    童壽迦葉尊者的辯論才華在同輩比丘當中無人可比,佛陀譽他為辯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