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第一節/貪欲的本質斷苦與無明

作者/摩訶布瓦尊者

英譯者/智勝尊者

中譯者/喬正一 

    如果沒有正念,不知節制並擁抱迎向貪婪(lobha),就會像一隻等待世界毀滅的動物,因為此人從未對他人做過任何一件好事。這就像一種世人都非常害怕的瘟疫或病毒,一旦染上了便很難治癒。這是一種病人可能會活著的時候便打算放棄治療的絕症,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生命盡頭到來的那一天,然後孤獨的死去。

    除了財富以外,無論世人還想要甚麼,我想應該沒有人會希望從這種疾病中獲得任何東西。因此,想得到真正有利且安穩的保險,並讓自己無論是現在或將來都可以處於安全、遠離危險、安心及輕鬆的人,就應該開始認真思維與考慮這個議題,看清貪婪有多麼的邪惡,因為貪婪自始至終就充滿了邪惡,它比爆炸並四處造成破壞的核彈還要來得嚴重,因為當核彈爆炸時,至少還會發出大量的爆炸噪音和其他的干擾,至少會顯示出其威力,讓大家都知道並產生恐懼,趕緊找到避難所減輕其恐懼及自救。

    但貪欲卻不會以這種明顯的方式表現出來,相反的,它往往是各個種族、膚色和民族的人內心深處所設置的一種微妙陷阱,它甚至潛藏在僧伽中,從沙彌(Sāmaeras)到大長老(Mahātheras)的心中都有;它也躲藏在外道的追隨者的心中,因為它無孔不入,只要他們的心夠低劣,足以讓貪欲給抓住並控制住,貪欲就一定會強行進入,並立即把凡夫眾生變成使它滿足的手段或工具,也就是把他們轉變成它的僕人。然後,貪欲在他們的心中建立了一個培訓單位,迫使那些意志堅強且堅定的人去接受各種培訓,直到他們有經驗、有專業技能,然後讓他們出去工作,去思考和尋找各種賺錢和致富的方法。至於他們是經由正確還是錯誤、歪曲的或非法的方式獲得財富,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滿足了「老闆」(貪婪)對報酬的高投資期望值,以至於對是非善惡有正常認知的心,一如世界各地的人都有的心,覺得不能違背貪欲,不能降低貪欲對高報酬的期望值。然後,老闆把重責大任轉交給它最喜歡的僕人,也就是「心」,而「心」的工作就是思考該怎麼去做,並把指令傳達給身體和語言,讓它們去行動和尋找利益。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戰術和策略,不論在近處和遠處,向內和向外,在水上和陸地上,白天和晚上,無論是站著、走著、坐著或躺著,都一直因貪欲的指令而行動,唯一的例外就是他們在睡覺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不同的地方大量聚集,既「撈取」財富,又把痛苦帶給他人,沒有同理心,不關心他人可能是誰。他們不怕公開或秘密地思考、說話和行動,絲毫不覺得羞恥,也不怕有人指責或批評他們,他們也不害怕招來別人的討厭、怨恨和憤怒,他們只想著遵循偉大強者的教導(Lobho dhammānam paripantho)而獲利,這就是讓他們感到滿足的安身立命之處。

    至於保管好自己所得的東西,不令其從指縫間流逝貪婪大師一定他們要妥善保管,而不去想世界到底有多大,是否有足夠的空間來保存這一切。但凡夫眾生儲存它、積累它,卻忘記了思考我們到底是「維護天地且不知死亡為何物的不朽神明」?還是「和其他人一樣最後的結局是躺在墓地裡的死人」?又或者「我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因為貪欲給凡夫眾生下了一個降頭法術,把凡夫眾生的耳朵、眼睛和思想都緊緊地蒙蔽住,以至於他們甚至沒有機會去看一眼他們的「老闆」的臉,看一看他們在一起有什麼樣的秘密。

    此外,貪婪的本質使凡夫眾生表現出觀感不好的外在特徵,且不管性別、國籍、種族、膚色、階級等究竟為何無論他有多大的權力和影響力,總之所表現出的都是令人反感的特徵,因為這些特徵讓人厭惡和排斥。事實上,這很可能會導致世界的衰和毀滅,因為貪之火會蔓延燃燒併吞噬一切,以至於沒有人能夠找到安穩的庇護所去承受這一切

    這些因緣在我們的眼中和心中都清晰可見,由於我們已經知道且看到這些因緣,因此這些因緣根本就不是秘密。世尊的「法」應該被接受、肯定且被弘揚為「已善說的法」,它已被完美和真實地教導。因此,在貪欲的例子中,世尊的「法」教導我們貪欲是一種危害,它擾亂了社會上共同生活的人們的和平與幸福。世尊在說貪欲是一種危險的時候,並不是說這只能適用於他說這句話的當下,因為這個「法」早已被世人所知悉,並傳給世上的其他宗教。因此,世人都應該知道,或者至少心裡有數,貪婪對世界的危害由來已久,就像它在「法」中被教導的那樣,而「法」也已伴隨我們很長的一段時間。因此,大家至少應該在某程度上意識到貪欲的邪惡本質,即使只是短暫的靈光乍現,也足以帶來短暫片刻的平靜和快樂,使人們不至於總是處於盲目的黑暗之中。這種被稱為貪婪的危險,在任何地方都沒有給任何人帶來幸福和利益,即使世人可能都樂於歌頌或讚美它,認為它是美好的,但事實上從貪婪所緣生出的一切結果並不是大家所期待或想像的那樣,因為結果必然像遙遠的過去一樣一成不變的悽慘。因此,最有智慧的人摧毀了貪婪的邪惡,然後生活在幸福之中,而這與我們這些普通人是如此的不同,因為凡夫彼此相互間影響,發展貪婪,使貪婪蓬勃發展,給予貪婪養分,並助長其力量,直到整個世界幾乎沒有任何一點空間可容納其他的東西。如果貪婪是一種有形之物,就像隨處可見的物品一樣,那麼這個世界肯定會被貪婪這種東西所淹沒,沒有多餘的空間可以存放其他東西。因為人們一直在以各種方式去製造更多的貪婪,並公開使用它,直到大家都迷失了自己,在面對自己時失去了所有的慚愧心,而這種本性是人的天性,通常被歌頌成一種高尚的情操及與生俱來的聰明,和一種被灌輸植入的道德行為。

    即使凡夫尋找到了財富並獲得了財富,但在貪婪的影響下,堆積如山的貪婪依然在指引他們以邪惡的方式繼續去追求財富,這樣的人在他們的餘生中不會得到幸福。他們會死得莫名其妙,浪費生命去照顧大量的痛苦,而他們的貪婪使他們精力充沛大量積累這些苦,實在令人遺憾。至於凡夫自己並不感到憂慮,但其他有智慧的人卻為他們擔憂,因為這不是凡夫所能承受的過失或忽略的事情。因為當大火開始燃燒和毀滅一切的時候,貪婪將不顧眾生的地位或階級,真的會這樣做,因為世上的每一個地方,無論大小,似乎都在沸騰燃燒,而且每天都越來越熱,變得更令人不安。事實上,貪婪就像一個引擎或發電機,驅動著一切必須跟隨著貪婪,不能抵抗或獨立超然於外。除了貪婪之外,還有什麼東西能有如此強大的力量,讓世界為其運轉,沒有人能成為自己的主人,除了Lobha(貪婪),再也沒有任何東西可被提升到如此崇高的位置,並被視為目前大家心中的偉大主宰和主人,而我們這裡說的「Lobha大人 」是指對任何事物不加選擇且恣意追求的貪婪,只要對某樣東西有好感,貪欲就會緣生。即使是天上的月亮,也有一些人在貪婪的驅使下飛上去「摘」下它,並在月球的表面插一面旗子,向世人宣示自己就是月球的主人,絲毫不覺得畏懼或慚愧,擔心有人會嘲笑他們。事實上,是感官的渴愛(kilesa-kāma)讓凡夫不害怕,也不遠離感官的事物。眾生一旦發現了喜愛的東西,就會變得如此貪婪,以至於慾壑難填,即使意味著即將面臨死亡也會忍受,就算到了生命的盡頭也不放棄。即使有支撐貪婪的東西,堆積到主人都被它們所淹沒,看不清它們底下的貪婪,也依然不怕負擔。即使意味著背著這個包袱會折斷腰及背,眾生也不害怕,也從不退縮。

    在這一類的人的字典裡永遠找不到「收斂節制」或「足夠」這些詞彙,因為他們的「胃」不像人類和動物那樣是由皮膚和肉所組成,而是由永不知足的貪婪所構成的,對他們來說永遠沒有「足夠」這種事。因此,心和貪婪可以一起生活,一起走動,並與他人盡情競爭,使他們都能得償所願,而不擔心肚爆腸裂、背部骨折或身體可能會死亡,他們有可能因敗德而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

    那些生活必需品,無論是什麼,貪婪都會獲取或甚至掠奪以滿內心。如果心像其他容器一樣,早就破裂並像垃圾一樣被扔掉了。但」是「名法」nāma-dhamma,並非物質的「色法」「心」堅韌耐用,因為能長期經受住各種形式的出生存,所以它住這些因緣,而不可能被這些破壞一切的有害物所破壞,這些有害事物總是與」互為因緣,但即便如此,我們仍然未能清醒地去思考的重要性,而不是把重點擺在那些足以摧毀一切的東西之上。因此,即使能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恩惠和利益,但通常被遺忘,就像那些被扔掉的東西一樣,任其自然流逝,少有人給予它應有的關注。而那些與為敵之物普遍受到各階層人士的推崇與讚揚,所以一天比一天與具穿透力,不斷地拖累使其受到挫折與貶抑永遠不可能獲得自由解脫,即使是須臾片刻,知道現在有機會從那些壓迫性的負擔中獲得一點平靜、樂和自由」,這就是它本有的方式,也是適合全世界每個人的心,即至高無上的本質。然而卻並不是樣的,總要接受和體驗自己行為所帶來的結果,忍受痛苦。即使一個人可能擁有巨額的財富,幾乎找不到空間來儲存財富但是,卻沒有辦法像一般人所認為的那樣,在沒有任何痛苦、不滿和煩惱的情況下,把財富當作是一種帶來幸福的膏藥,所以直到最後人們永遠也看不到從它那裡可獲得自由的任何希望。

    頭陀比丘們以各種方式精進修行,其目的都是為了解脫煩惱,這些修行就是我們在本書中所述的那樣,除了為了戰勝邪惡的無明而必須忍受痛苦、艱辛和嚴格的紀律,這都是固有既定修行,很難看其他原因才讓他們這樣子修行

    我在本書中所知和所述的一切,都只是那些希望安靜低調地逃離我們一直在討論的魔羅所佈下的陷阱的比丘們所使用的方法。正如我們所看到的那樣,他們一直試圖用自己的正念、力量和能力迫使自己前進,用他們自己的方法取得進步,而且他們每個人都著重於最適合自己進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