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經文與《律部》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五、四十六篇的內容完全相同。

    本篇經文非常的有趣,其重點有兩處:

一、八關齋戒的功德不可思議,經中的皇妃只不過受持一天一夜的八戒,死後便成為天神;

二、共惡業的恐怖。經中的新國王及其人民共同以穢土覆蓋摩訶迦旃延尊者,結果七天後共同慘遭天降塵土滅頂的命運。

願在此中秋佳節的今天,祝大家健康、平安、喜樂,八正道精進。

選譯自《雜寶藏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7/10/4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八關齋戒日

  在古印度的佛陀時代,有一位名叫優陀羨的國王,他的皇宮坐落在盧留城裡。這位君王聰明絕頂,博學多聞。

    優陀羨有一位名叫有相的皇妃,這位皇妃的姿色容貌出眾,而且很賢德,因此國王對她寵愛有加。

    依照當時的法規,國王不能自己彈琴。但有一次,皇妃仗著君王的寵愛,撒嬌對國王說:「願陛下為我彈奏一曲,我願為陛下一舞。」

    國王不忍拂逆她的心意,便取琴為她彈奏,皇妃隨即舉起纖纖玉臂翩翩起舞。

    國王不但博學多聞,還擅長看相,他見到皇妃的舞姿,便發現到她將要死亡的徵兆,於是放下了琴,悲傷長歎。

    皇妃很好奇國王突然停止彈琴,便問國王:「我受到陛下的恩寵,才膽敢在樂室裡請求陛下彈琴,由我伴舞,為的是一起歡樂;我不明白究竟有什麼不愉快的事情讓陛下放下琴歎氣?希望陛下不要隱瞞,請告訴我。」

  這時國王回答:「我長聲歎氣的原因,不是你女人家可以知道的。」

    皇妃說:「我現在侍奉陛下,真誠沒有二心,如果真有什麼不利的事情,應該要告訴我,臣妾願為大王分憂。」

    國王回答:「我與妳之間,怎麼會有別的事情?只是妳剛才起舞的時候,已顯現出將死的徵兆。我估計妳剩下的生命僅僅七天而已。因為這個緣故,我才放下琴而歎氣啊。」

    皇妃聽後,杏眼圓睜,心裡非常的憂慮和害怕。她對國王說:「如果陛下說的是真的,那麼我已不久人世了。我曾聽居住在山中石窟的比丘尼說:『如果能懷著信心,過著出家梵行一日,那麼此生結束後便能得生天界。因此,我想出家,望陛下恩准,讓我能夠加入修道的行列。」

  但國王對皇妃的感情很深厚,很捨不得,對皇妃說:「到第六天的時候,我再讓你出家修行吧。」

    終於到了第六天,國王對皇妃說:「妳有善心請求出家,這很好;但我希望妳能答應我,如果妳真的生到天上,一定要來見我,我才允許讓妳出家。」

    國王與皇妃之間有了這樣的誓約,皇妃便受持了八關齋戒一天一夜。而當天,皇妃喝了很多冰糖水(非時漿),導致腹中的腸子產生黏膜互相 沾黏纏在一起,就在第七天的早晨,一命嗚呼了。

    皇妃依靠著一天一夜八關齋戒這個殊勝的善業因緣,得以順利如願轉生到了天界。皇妃往生到了天界後,自然就生起了三個念頭:一是回憶起前生原本的身份;第二是前生修了什麼樣的功德善業才能生天;第三是意識到現在已是天人之身。

    經過這樣一番思惟後,皇妃想起了前生的因緣以及與國王之間的誓約。因為先前立下誓約的緣故,於是她飛到了國王的皇宮。

  因為皇妃已是天女,身上散發的光明遍照整個王宮。國王被光明嚇到了,便問道:「這是甚麼光明瑞相?」

    天女回答:「陛下,我是您的妻子---有相夫人。」

    國王聽到了這番話,便說:「原來是夫人顯靈了,請夫人進來就坐。」

    但天女回答:「陛下,對不起,我現在是天女,而陛下仍是凡胎肉身,因為我聞到陛下的臭氣污穢,所以無法靠近。我是因為先前的誓約,所以來才來赴約見大王。」

    國王非常的有善根與慧根,他聽到這些話以後,心裡立即開悟,便說:「現在的那位天神,原來是我的夫人,因為有善心請求出家修道。只不過受了一天一夜的八關齋戒,死後便投生到了天界。天神的志向高尚遠大,而我相形之下卻顯得卑微和低賤。我豈可繼續貪戀人間的虛華呢?我也應該要出家修道才是正途。我曾聽說天神的一個指甲,其價值遠勝於整個地球人間,又更何況我的一個小國呢?既然如此,又有什麼值得我貪戀的呢?」

    國王才說完這番話,便豁達立了太子軍王繼承其王位,自己出家學道,而且沒多久便修到了阿羅漢最高的果位。

  新國王「軍王」繼位之後,信任和委用讒邪奸佞的小人,枉顧國家大事。優陀羨王雖然出家並已得道,但他憐憫他的兒子和國家的人民,於是想要來教導勸化兒子,勸他改過行善。

    新國王「軍王」一聽到父親將要回國,非常的開心,想下令所有的人民在路上迎接。但眾多的奸邪諂媚的大臣因害怕懲罰被流放邊遠地區,便對國王獻讒言:「像陛下現在這樣,頭戴天子之冠,坐在獅子皇座之上,自古從來就沒有兩個人同坐獅子座的道理。如果陛下迎接您的父王,把王位還給他,他一定會殺了陛下。如果陛下想保住皇位,就必須殺害您的父王。」

    糊塗愚痴的新國王「軍王」,竟然心生憂慮與驚訝,不斷生起疑惑。由於奸臣不停挑唆離間,新國王終於被說動而生起了惡意,招募殺手前去殺害他的父親。

  殺手接受招募後,來到老國王所在的地方,跪在地上,以額頭觸地頂禮老國王的雙腳,對老國王說:「我以前也受過您的恩惠與照顧,對於老國王,我真的沒有叛逆之心。但今天我被派來殺害老國王;但如果我抗命不殺您,我回去必定受到懲罰。」

    老國王神色淡定地回答:「我今天回國來,是為了要教化你們的大王,又怎麼會愛惜自己的身體而讓你被殺呢?」於是他伸長脖子對殺手說:「隨便你砍。」

    殺手急速砍下,但刀卻不能傷害老國王分毫。老國王因憐憫他,便以神通加持他,又對殺手說:「你替我去轉告訴你們的大王:『你今天犯下殺父,又殺害阿羅漢,已經犯下了兩項違悖天理的重罪。你一定要好好懺悔,才可以減輕惡業。』」殺手答應後,舉刀再砍,果真砍下了老國王的頭顱,帶著頭顱回到了他的國家。

  新國王軍王看見了父親的頭顱,面部沒有任何驚恐、憤怒、痛苦的表情,便知道他的父親已經得道,不會貪戀王位。他生起後悔的心情,心裡充滿煩惱,放聲痛哭幾乎暈厥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才甦醒。

    新國王醒轉過來便問殺手老國王還說了些什麼,殺手便將老國王的話一五一十都告訴新國王。新國王聽到這些話後,更加悲傷到了極點,他哭泣說:「現在我的父王證得了阿羅漢果,怎麼可能貪戀國王的位子,但我卻殺害了無辜的父親。」

  這時那些奸邪諂媚的大臣害怕新國王會殺害自己,便對新國王說:「陛下,這世上哪有阿羅漢?陛下竟然相信這些鬼話而自尋煩惱。」

    新國王說:「可是現在我父親的頭,已死去多日,但他的容顏表情沒有任何變化,如果不是得道,怎麼會這樣?還有我父親在位時,他的兩位大臣咥師和優婆咥師,也都一起出家修行,聽說他們也都得到了阿羅漢果,具有很多不可思議的神通變化,我們都親眼見過。他們在這裡般無餘涅槃後,大家收集他們的舍利造塔供養,這座塔今天都還在。怎麼能說沒有這世上沒有阿羅漢?」

    奸臣回答:「這些都是世間的幻術、咒術以及藥物產生的作用,都能產生同樣神奇的變化。那兩位大臣其實都不是阿羅漢。等再過幾天,我們可以舉證證明給大王看!

  奸臣說完這番話之後,便在二位阿羅漢的塔上,鑿了兩個洞,各放進去一隻貓,在塔里餵養,然後叫喚:「咥師出來!」貓就出來吃肉;又命令貓:「回去!」貓就鑽回到洞中。

    他們按照這樣的方法來訓練貓,貓就漸漸被馴服聽話了。

    於是奸臣對新國王說:「現在陛下想見老臣咥師他們嗎?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新國王隨即命令起駕,來到阿羅漢塔前。這時那些奸邪諂媚的奸臣便叫喚:「咥師出來!」貓就從洞裡出來;命令牠們:「回去!」貓就回到洞中。

    新國王看到這番情景之後,於是放下了,更加執迷不悟,肆意妄為,不信有罪業福德等因緣果報的真理。

  有一天,新國王帶兵出城,在回來的半路上,他看見被佛陀譽為議論第一的摩訶迦旃延尊者端坐在一處清淨的地方靜坐入定。

    新國王見到之後,便生起了壞心眼,自己用手抓了一把土灑向尊者。又對左右的隨從說:「你們每個人都給我用土灑迦旃延!」於是塵土慢慢集成土堆,最後埋沒了摩訶迦旃延尊者。

  但有一個對於三寶向來有信心的大臣,隨後趕到,並聽說且親眼目睹這事後,非常難過煩惱。他在新國王及眾人離去之後立即為尊者除去他身上的塵土,又邀請其他的人一起除去這些土。

    這時的摩訶迦旃延尊者如如不動,彷彿坐在一座琉璃的寶窟裡,神態儀貌光潔鮮明,身上沒有一處沾染泥土。

    這位虔誠的佛教大臣很歡喜,跪在尊者的面前,額頭觸地,頂禮尊者的雙足,並雙手合掌問尊者:「現在的國王沒有道義,作出這樣大逆不道的惡行。善惡一定會有報應,請問尊者我們究竟該如何才能免於禍患?」

    尊者出定之後回答:「再過七天,天上就會降下土,將這座城市給填滿,堆積成大土山,國王和民眾全都會被覆蓋消滅。」

  佛教大臣聽後,心裡懷著憂愁煩惱,立即轉告國王;他自己則趕緊挖了一條地道,通向城外。

    七天已滿,天上先降下了香、花、珍寶和衣服,這座城裡的人都好開心。奸臣對國王說:「陛下,您看!今天這樣的祥瑞,都是因為陛下的德行感應所致。那些沒有智慧的人竟膽敢誹謗您,還說天上會降下塵土,但事實上我們卻是獲得珍寶。他們這樣欺騙迷惑陛下,結果與事實不符。」

    之前參與過以土羞辱摩訶迦旃延尊者的人,因為共惡業的緣故,一聽說有吉祥的瑞應,全都鬼迷心竅,像四方雲湧般聚集到城裡。這時,城的四面城門由於冥冥之中宿世的惡業力量,竟全都落下了鐵門閂,城門都被緊鎖,大家都無處逃離。

    接著,天空開始降下了土,沒多久滿城堆積如山。而那位佛教大臣和之前有善心的人們全都一起從地道裡逃出城,來到了摩訶迦旃延尊者的處所,對尊者說:「唉….感慨這座城,才一天之間就全覆沒了。土從天而降,堆積成山,國王和民眾全都喪命了。但我們很好奇,他們的前生有什麼特殊的共惡業因緣,導致他們一同遭受這樣的災害?」

  這時尊者對大臣解說:「請您注意聽、專心聽,我現在就為你解說。在過去若干劫以前的時候,在這個國家裡,有一位長者的女兒,她到了適婚年齡都還嫁不出去,因而一直小姑獨處,於是大家給她一個綽號叫『難嫁女』。

    有一天清晨『難嫁女』在樓上灑水掃地時,誤將垃圾和糞便都掃到一位路過的比丘頭上,但她還不知懺悔。但隨後,她竟幸運嫁給了一個好丈夫。那時,眾女子很羨慕她,就問她:『妳到底是為什麼能得到這樣一位好夫君?』

    『難嫁女』回答:『我也沒做什麼特別的事,只不過我在樓上掃地時,因塵土飛揚落在某個路過的比丘頭上。大概就是因為這個緣故,所以我遇到了如意郎君。』

    眾女子聽後,信以為真,有樣學樣,競相去積聚塵土,用來丟灑比丘。

    所謂: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些愚痴的女子因為這樣的共惡業因緣,故於今生都受到了這樣的共惡果報。」

    當摩訶迦旃延尊者說完之後,便以神足通與功德天神一起飛往另一座華氏城。

  自古以來,古印度的盧留城和華氏城彼此盛衰更替,當這座城覆滅時,另一座城便興盛。由於風水輪流轉,所以摩訶迦旃延尊者等人都前往華氏城。

    當時,有一位長者名叫好音聲,他住在兩城交界處,經常供養摩訶迦旃延尊者。那時,長者的家裡很富有,尊者來到了他的家中,他的財寶豐足滿溢,更勝於以往。

    摩訶迦旃延尊者來到了城裡之後,前往佛陀的住處禮佛,並問佛:「世尊,請問這位音聲長者,是什麼因緣業力,今生擁有美好的音聲,以及難以計量的財富?」

    佛陀說:「在過去無佛的時代,有一位長者,每天派人去請五百位辟支佛到家裡,他擺設飲食供養他們。

    當時傭人常帶著狗一起去邀請辟支佛。

    有一次,傭人有事分不開身,不能去請辟支佛,這隻狗很聰明,竟照時侯來到辟支佛的地方,向著他們吠叫。

    辟支佛們彼此說:『這位居士事務繁多,可能偶爾會忘記了。剛才他的狗來這裡吠叫,是來邀請我們。』

    於是,眾辟支佛一起結伴來到長者的家。

    當時,長者非常的歡喜,如法供養眾辟支佛。

    當時的長者,就是我的前生;當時僕人是阿那律;當時的狗,就是今天的好音長者的前生。就因為這個緣故,長者生生世世擁有美好的聲音,而且財富無限。

    所以有智慧的人對無上福田應勤心多做供養。」

     

原經文:

優陀羨王夫人一日夜持戒得生天緣第百十六

  【經文】

  昔優陀羨王,住盧留城。聰解明達,有大智慧。其一夫人,名曰有相。姿容奇特,兼有德行。王甚愛敬,情最寵厚。時彼國法,諸為王者,不自彈琴。爾時夫人,恃己愛寵,而白王言:願為彈琴,我為王舞。王不免意,取琴而彈,夫人即時舉手而舞。王素善相,見夫人舞,睹其死相。尋即舍琴,慘然長歎。夫人即白王言:如我今者,受王恩寵,敢於曲室,求王彈琴,我自起舞。用為歡樂,有何不適。放琴而歎?願王莫隱,而見告語。

  時王答言:我之長歎,非汝婦人之所可聞。夫人白言:我今奉王,至誠無二,若有不理,宜應告敕,殷勤不已。王以實答:我之于爾,豈容有異。爾向起舞,死相外現。計其餘命,不過七日。由是之故。舍琴而歎。夫人聞已,甚懷憂懼。即白王言。如王所說,命不雲遠。我聞石室比丘尼說,若能信心出家一日畢得生天內是之故,我欲出家。願王聽許,得及道次。

  時王情重恩愛不息,語夫人言。至六日頭,乃當聽爾出家入道。不相免意,遂至六日。王語夫人:爾有善心,求欲出家。若得生天。必來見我。我乃聽爾得使出家。作是誓已。夫人許可。便得出家。受八戒齋。即於其日。多飲石蜜漿。腹中絞結至七日晨。即便命終。乘是善緣。得生天上。即生三念。一念憶本為是何身。二念本緣修何功德。三念現今定是天身。作是念已。具知本緣並與王誓。以先誓故。來詣王所。

  爾時光明遍滿王宮。時王問言。今此光瑞。為是誰耶。願見告示。時天答言。我是王婦有相夫人。王聞是語。願來就坐。天答之言。如我今者。觀王臭穢。不可親近。我以先誓。故來見王。王聞是已。心即開悟。而作是言。今彼天者。本是我婦。由有善心。求索入道。出家一日。尋即命終。由是功德。而得生天。神志高遠。而見鄙賤。我今何故而不出家。我曾聞說。天一爪甲。直閻浮提。況我一國。何足貪惜。作是語已。立子軍王。用嗣王位。出家學道。得阿羅漢。

  時王軍王。統臨國已。信用讒佞。不恤國事。優陀羨王。湣念其子並及國人。欲來教化勸令修善。時王軍王。聞父將至。勇悅無量。欲敕一切。于路往迎。時諸佞臣。畏懼被遣。即白王言。如王今者。首戴天冠。坐師子座。師子之座。法無再坐。若迎父王還複王位。必殺于王。王若立者。須害父王。時王軍王。心懷憂愕。疑惑轉生。勸諫不已。遂作惡意。募旃陀羅。往殺其父。

  時旃陀羅。既受募已。到父王所。頭面頂禮。而白之言。我之昔來亦受恩遇。于父王所,實無逆心。而今被遣來殺父王。若不加害。必受誅罰。父王答言。我今來者。欲化爾王。豈可愛身使爾被誅。便引項令長十餘丈。語旃陀羅。隨爾斫截。時旃陀羅。極手斫之。刀不能傷。父王湣故。而借神力。語旃陀羅。爾今為我往語爾王。爾今殺父。複害羅漢。作二逆罪。好加懺悔。可得轉罪。時旃陀羅。既受敕已。舉刀複斫。斬父王首。齎向其國。

  時王軍王。見父頭已。顏色不變。知父得道。不貪王位。悔情既生。心懷懊惱。啼哭悶絕。良久乃蘇。問旃陀羅父王所說。時旃陀羅。以父王敕。而白于王。爾既殺父。複害羅漢。作是二逆。須好懺悔。聞是語已。倍增斷絕。而作是言。今我父王。得羅漢道。有何貪國。而使我殺父。

  時彼佞臣。懼王加害。而白王言。世界之中。何有羅漢。王信空語。用自苦惱。時王答言。今我父頭。死來多日。顏色不變。自非得道。何由有是。又我父時。大臣咥師。優婆咥師。並皆出家。得羅漢道。種種神變。我等所見。於此涅槃。收骨造塔。如今現在。雲何道無。佞臣答言。世幻咒術。及以藥力。亦能神變。彼二臣者。非是羅漢。比更數日。示王證驗。

  作是語已。便於塔所。造作二孔。各置一貓。於塔養食。喚言咥師出。貓出食肉。語令還去。還入于孔。如是教之。貓便調伏。而白王言。王今欲見咥師等耶。願往共看。王即命駕。往至塔所。時彼佞人。便喚咥師出來。貓即出孔。語令還去。貓便入孔。王見是已。迷心遂盛。任意所作。不信罪福。

  時王出軍。遊戲回還。于其路次。而見尊者迦旃延。端坐靜處。坐禪入定。時王見之。便生噁心。手自把土。用坌尊者。語左右言。爾等為我各各以土坌迦旃延。于時土聚。遂沒尊者。

  有一大臣。信心三寶。於後而至。聞見斯事。極大懊惱。即為尊者。除去其土。複語諸人。有念我者。而除此土。爾時尊者。坐琉璃寶窟。神儀鮮澤。無汙坌色。大臣歡喜。頭面禮足。白尊者言。今王無道。作是惡逆。善惡必報。何得無患。尊者答言。卻後七日。天當雨土。滿此城內。積為土山。王及民人。盡皆覆滅。

  大臣聞已。心懷憂惱。即以白王。又自設計。造作地道。出向城外。七日既滿。天雨香華珍寶衣服。於其城內無不歡喜。佞臣白王。而今此瑞。皆由王德。無智之人。反生誹謗。雲當雨土。而獲珍寶。如此誑惑。前後非一。惡緣之徒。聞有善瑞。皆來雲集。時城四門。冥緣力故。盡下鐵關。逃隱無地。天便雨土。滿城山積。而彼大臣。共有心者。地道而出。向尊者所。而白之言。感惟此城。一旦覆沒。雨土成山。君民並命。先有何緣。同受此害。

  爾時尊者。語大臣言。諦聽諦聽。當為爾說。乃往過去若干劫時。於其國內。有長者女。住於樓上。清朝灑掃。除棄掃糞置比丘頭。不知懺悔。會得好夫。爾時諸女。而問女言。爾因何緣。得此良匹。時女答言。更無異事。由我掃樓。坌比丘頭。由是之故。值遇好婿。諸女聞已。謂如其言。競共聚土。用坌比丘。由是業緣。普受斯報。作是語已。共功德天。向華氏城。

  自昔已來。盧留城而與彼城。迭互盛衰。此國既滅。彼城複盛。由是之故。而尊者等。向華氏城。好音聲長者于其界首。供養尊者。爾時長者。素自殷富。尊者到家。財寶豐溢。殊勝於前。既至城邑已。尊者迦旃延。而白佛言。音聲長者。有何因緣。有好音聲。巨富無量。財寶盈溢。佛言。乃往過去。有一長者。日日遣人。請五百辟支佛。就家設食。而彼使人。常將狗往。會有緣事不得往請。狗依時節。獨詣僧坊。向僧而吠。時辟支佛等。而作是言。俗內多事。脫能過忘。向狗來吠。似喚我等。即便相將。詣長者家。爾時長者。甚大歡喜。如法供養。爾時長者。我身是。爾時使人。阿那律是。爾時狗者。好音長者是。由是之故。世世好聲。而多財寶。是故智者。應于福田所勤心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