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裡,流傳著一則故事。有一位婦女失去了她的獨子,痛不欲生。這樣的打擊令她幾近瘋狂,所幸她遇見佛陀,恢復了心智,加入僧團成為比丘尼,並在佛陀的指導下修得阿羅漢果。後來,有人很好奇這位婦女是否真的已經不再為她的獨子悲傷,便詢問她的修行心得,比丘尼是這麼形容她的獨子:「我沒有請他來,他卻不請自來;我沒有叫他走,他卻逕自離去。他就這樣突然的到來,卻又突然不告而別,我又何須為他憂傷?」  

  不論是妻子、兒女,都是人生的過客,他們來時不需要高興,離開時也無須憂傷。因為這一切都是因緣聚散、緣起緣滅,如果真能參透無常的真相,從其中獲得解脫,既不貪愛,也不染著,不論是聚是散,心中既不喜也不悲,完全寂靜,毫不受影響,佛陀說這樣的比丘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修行人。

  也許,有人會認為佛教的態度似乎很不近人情,甚至是無情。但這是世間凡夫及外道的看法,因為世人與外道所謂的「有情有義」,對於佛教來講,說穿了就是一種無形的「枷鎖」,緊緊的鎖住自己,無法逃脫生死輪迴的牢獄。尤其當面臨生離死別時,除了帶給大家痛苦與煩惱以外,沒有任何一絲幫助。因此,佛教曾形容「三界」如火宅,修行應如逃出火宅一般積極精進,刻不容緩。

   增壹阿含經為佛般涅盤後五百羅漢第一次集結的經典之一,其中有諸多與長阿含、中阿含、雜阿含等相同相內容之經文,異常珍貴,歡迎點閱。

 

 
  ◎病  苦 ◎善知識 與惡知識的判別 ◎舍利弗的發願  
◎天人五衰 ◎消除情慾的方法(一) ◎消除情慾的方法(二)
◎佛不是神 ◎無常 ◎懺  悔
◎善女人 ◎除憂患經(二) ◎解脫之樂
◎迷戀美色 ◎念  施 ◎四種應建塔的對象
◎四梵之福 ◎四種不可思議 ◎三寶經
◎求福不厭倦 ◎單戀-摩登女 摩登女 補遺篇-降頭術
◎慈心的功德 ◎業報相應 ◎五種無法救渡之人
◎先苦後樂 ◎佛陀的比喻 ◎不死火
◎彌賽亞與泥菩薩 ◎孝敬父母 ◎長壽第一
◎夢的解析 ◎福德第一的尊者 ◎鴦覺魔羅尊者
◎亡國焚城錄 ◎共業依報 ◎雞頭梵志的七日供養
◎九橫死經 ◎多飲食第一的吉護尊者 ◎提婆達多
◎兩大上首弟子的入滅 ◎緣  分 ◎掃帚朱利槃特尊者
◎避開惡人 大獅子吼經Ⅱ ◎恭  敬
◎謗  僧 ◎世間禪與出世間禪 優波鞠提尊者
均提沙彌 五蘊無常、苦、空、無我 教誡神通
力量經 羅雲忍辱經 聞隨行經
布薩九支 《雪山夜叉經》完整版 《仙人山經》
兩位禪定大師 《度柰女經》 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
《除愛欲經》 三種福業 《三種想經》
《難陀母經》 《難陀母經》續集 善  趣
四神足 《大念處經》 有福不能享
解  夢 八關齋戒與共惡業 《慚愧經》
《六生喻經》 降魔第一的比丘 《五心垢穢經》
《四聖諦經》 《難陀慚愧經》 《淨化經》
《迦葉衰老經》 《摩訶迦旃延經》 身受心不受
《驢牛喻經》 《有為法經》 《香  經》
《 慈心福德經》 《大人根智經》 《愛生即苦集諦經》
《釋翅經》 《福田經》 《守護六根經》
《 悲歡離合》 《捉蛇喻經》 《天德經》
《不清淨施經》 《 布施功德差別經》 《 床座經》
《 尼犍之子經》增壹阿含版 《 大苦蘊經》 《 日中一食經》
《 身受心不受經》 《 四流經》 《 僧自恣經》
《 四聖諦思惟經》 ◎禪定的力量 《 第一義空法經》
《 沙門果經》 給獨長者之死 《 古仙人道跡經》
《 鑿山經》 辨別真假阿羅漢 《重擔經》增壹阿含經版
僧團是無上福田 兩種無上凡夫福田 大愛道般涅槃
守護六根經 慈心功德經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十一種頭陀法 鑿山喻經 七不退轉善法
佛陀般涅槃經 佛教的改運之法 十種如理思惟之法
十法義經 不得與權貴過從甚密 競爭勝負虛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