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是一篇非常珍貴的經文。經中敘述佛陀某日在羅閱城中托缽化緣乞食的時候,巧遇提婆達多也迎面走來,兩組人馬狹路相逢,佛陀便轉身掉頭離去。

    當時,阿難尊者還一度以為是佛陀在懼怕提婆達多,但佛陀解釋因為提婆達多是一個愚癡的惡人,如果他一見到佛陀,很可能又要起惡念,又要造新的惡業。佛陀因為慈悲這個愚癡的惡人,不使他有機會再去製造重大的惡業,故而儘量避開他。

    這則經文給予我們很大的啟示,當我們遇到有惡人懷著敵意在找我們的麻煩時,我們不應該學阿修羅去硬碰硬,有時避開對方反而是一種明智的選擇,因為如此不但可使對方沒有機會製造新的惡業,更避免自己因一時控制不了情緒而造下身口意的惡業,同時避開了自己與對方之間的惡緣與「未來有」(十二因緣的「有」),不管是對自己或他人都是一種保護。

選譯自《增壹阿含經》第23品第6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5/4/11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有一次,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一起暫時住在古印度的羅閱城中的迦蘭陀竹園林裡。

    在某一天的早上,世尊著衣持鉢,走入羅閱城中托缽化緣乞食。

    正巧,當時提婆達兜也走入城中乞食。

    佛陀正好要走入提婆達兜所走入的巷子中,就這樣兩組人馬狹路相逢,佛陀看見提婆達兜迎面走來,便轉身掉頭離去。

    這時,阿難尊者問世尊:「世尊,我們為什麼要離開此巷?」

    世尊說:「因為提婆達兜也在這條巷子裡,所以我要避開他。」

    阿難問佛:「世尊!難道您怕提婆達兜?」

    世尊說:「我不是怕提婆達兜,我只是不想跟這個惡人相見。」

    阿難尊者又說:「但是,世尊!您有大神通與大威勢,可以趕提婆達兜去別的地方啊?!

    這時,世尊說了以下的偈言:

「我終無此心,使彼在他方;彼自當造行,便自在他所。」

    世尊上面的這段偈語的意思是說: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趕他離開的意思,他自己造的惡業,自會讓他去他應該去的地方。

    阿難對世尊說:「可是,明明就是提婆達兜背叛佛陀在先,是他有負於如來啊?!

    世尊說:「他是愚癡的人,我們不要與他一般見識。」

    這時,世尊對阿難又說了以下的偈語:

「不應見愚人,莫與愚從事;亦莫與言論,說於是非事。」

    世尊上面這段偈語的意思是說:我們都不應該去見愚癡的人,也不要跟他們一起共事;不要跟他們說話,因為他們總是喜歡說一些顛倒是非、價值觀錯亂的邪事。

    阿難尊者復以以下的偈語回問世尊:

「愚者何所能,愚者有何過,正使共言說,竟有何等失?」

    阿難尊者的意思是說:這個愚癡的人究竟有什麼能耐?有什麼大的過錯?就連跟他們說話,也都會替自己招惹這麼大的損失?

    世尊以以下的偈語對阿難解釋:

「愚者自造行,所作者非法;正見反常律,邪見日以滋。」

    世尊上面的這段偈語的意思是說:這個愚癡的人自己造各種的重大惡業,做盡各種的壞事,心裡的邪見不斷地蔓延,正見逐漸地減少。

    世尊最後告誡阿難:「所以,阿難!不要跟隨惡知識一起鬼混。如果有人跟他們一起鬼混,就會喪失信根,破壞戒律,不聽聞正法,如此智慧便難生起。反之,如果經常跟著善知識一起學習,那就能不斷增加功德。阿難,你們都應當如此學習!

    阿難尊者聽聞佛陀的教誨以後,心生歡喜,並依法奉行。

原文/

增壹阿含236
  聞如是:
  一時,佛在羅閱城迦蘭陀竹園所,與大比丘眾五百人俱。
  爾時,世尊到時著衣持鉢,入羅閱城乞食。
  爾時,提婆達兜亦入城乞食。
  時,提婆達兜所入巷中,佛亦往至彼,然,佛遙見提婆達兜來,便欲退而去。
  是時,阿難白世尊曰:「何故欲遠此巷?」
  世尊告曰:「提婆達兜今在此巷,是以避之。」
  阿難白佛言:「世尊!豈畏提婆達兜乎?」
  世尊告曰:「我不畏提婆達兜也,但此惡人不應與相見。」
  阿難曰:「然,世尊!可使此提婆達兜乃可使在他方。」
  爾時,世尊便說此偈言:
  「我終無此心,使彼在他方,彼自當造行,便自在他所。」
  阿難白世尊曰:「然,提婆達兜有過於如來所。」
  世尊告曰:「愚惑之人不應與相見。」
  是時,世尊向阿難而說此偈:
  「不應見愚人,莫與愚從事,亦莫與言論,說於是非事。」
  是時,阿難復以此偈報世尊曰:
  「愚者何所能,愚者有何過,正使共言說,竟有何等失?」
  爾時,世尊復以此偈報阿難曰:
  「愚者自造行,所作者非法,正見反常律,邪見日以滋。
  是故,阿難!莫與惡知識從事,所以然者,與愚人從事,無信、無戒、無聞、無智,與善知識從事,便增益諸功德,戒具成就。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