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陀時代開始,比丘們都隱居在山林深處,他們為了禪修及證悟佛教的真諦而尋找僻靜的棲身之處。這些比丘都是過著簡樸、梵行清淨及精進的生活。

佛陀自己在森林中出生、在森林中證悟;他在森林中傳法,在森林中般無餘涅槃。佛陀在追求無上菩提時期及證悟之後,便經常住在林中。在巴利語的經典中可以看到,佛陀經常教導他的弟子們去林中尋找僻靜的地點,作為淨化他們心中垢染最適當的禪修處所。許多偉大的聖弟子們都是過著嚴謹的頭陀梵行與離群索居的生活模式。這些早期「森林比丘」的修行就是佛教的縮影,也成為解脫之道的典範。

泰國從不缺森林比丘,但在阿姜曼之前,這些森林比丘通常都各自散落在孤立的小僧團中,且這些小僧團與傳統僧團相較之下,是很小的一部分。這些僧團往往都是以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師為中心,但當這位老師過世之後都無法長期持續下去。沒有任何的文獻紀錄可以告訴我們過去七百年間在泰國究竟有多少個這樣的僧團,我們也沒辦法知道這一段期間究竟有多少位已證果的聖者來來又去去。用佛陀自己的話來說,「阿羅漢聖者就像在天空飛翔的鴻鳥一般,劃過天際之後,卻不留下任何的痕跡。」

泰國森林傳統的復興可以從現代回朔到過去的幾世紀之前,而現代的僧團所欠缺的佛教原始修行標準也因此復甦,出現了比丘重回森林過著以「戒」、「定」為基礎的生活並追尋解脫之道的行動,這些森林比丘們一心一意的決意,形成了今天泰國東北部的森林傳統。

阿姜曼是處於一個資訊及交通更為發達的時代開端,所以他的修行與教學也都被大量記錄在書籍中。許多如法如律的僧團吸引了各國及世界各地的遊客及朝聖者,這些僧團都已被阿姜曼在泰國東北各地的弟子們所成立。阿姜曼傳承的比丘所維護的最高標準及其偉大弟子們的正直與修行技巧,確保了今天大家對該國森林比丘已失去好幾世紀的一份尊敬,可以不誇張地說,泰國的森林傳統幾乎都是由阿姜曼一手所建立。

清淨的頭陀梵行生活可以使森林比丘簡化並淨化其心靈,這種淨化可以使其清楚地直探其心中的基本苦因四聖諦的苦諦,在內心中培育通往滅苦之道四聖諦的道諦,從而證得無上的至福四聖諦的滅諦)。在林中過著簡樸的生活及攜帶極少的生活資具,在森林比丘之中培育出一種沒有負擔的心靈之樂,並使其舒緩、甚或最終消除心中的貪、瞋、痴。

阿姜曼一生中大部分的歲月都鮮為人知,在他當比丘的一生中,他總是避開名聞利養。一九二八年,當阿姜曼住在清邁北部城市的一個知名的僧團中,他收到來自曼谷的長老們的信,告知他已被任命為僧團的新住持。就在這項任命宣布不久之後,阿姜曼打包了他的行囊並隱遁到山中。又過了十一年,他才又再度在這個城市裡出現。

最終,阿姜曼成為泰國的傳奇人物,也成為他那一代中最受尊敬的比丘。今天,在泰國家家戶戶、商店及辦公室的佛龕中,阿姜曼的法相都會被安置在佛像下方的尊貴處。這些照片中最常見的是一位身形矮小、穿著糞掃衣的森林比丘,安詳、平靜地在林間盤腿靜坐,雙掌向上重疊擺放在雙腿交叉的下擺間,全身散發著莊嚴肅穆的氛圍,似乎正透過相機在直視著觀眾的心。

阿姜曼始終遵循著被大家公認傳承下來的傳統修行,並成功地運用這些從佛陀時期就代代相承到今天的方法。阿姜曼與其弟子們之間的互動,以及與同時期的人之間有關的故事,都使我們聯想到佛經中如來聖弟子們的事蹟。阿姜曼是森林比丘的典範,他投身於頭陀梵行之道,五十年間從未在同一個僧團連續度過兩次雨安居。只有在他生命的最後階段,當他沒有辦法再走路的時候,他才放棄每日步行到村裡接受村民食物供養的托缽。

阿姜曼是佛教禪修各界公認的大師,而且一生中都一心一意追尋證果。他可能是一位極為嚴格的老師,但卻也能激發出他身旁每一個人心中寧靜與高度的虔敬。他的神通確實非同凡響,而他智慧的犀利與觀照力令人驚嘆。對於許多忠實虔誠的佛教徒來說,阿姜曼代表了一個強而有力的證據,他證明了解脫的存在,也證明了證果這件事在今天這個時代依然可以實現。

阿姜戒寶

謹誌於西元二0一九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