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二 因 緣

 

 

佛陀在圓寂之前,曾問他的弟子們:「我所說的四諦、十二因緣,是我證悟的真理。它是苦海的明燈,入道的法門,證果的要道。不知你們誰還有疑問?就趁我圓寂前趕快提出吧!我一定會為你們解說。」

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便起身,走向佛前,跪在地上,恭敬頂禮之後便雙手合掌對佛說道:「我們都堅信四聖諦、十二因緣法是解脫的真理。世上的太陽可令冷,月亮可令熱,雪山可融化成大海,大地也可變成廢墟。但唯獨世尊所說的四聖諦、十二因緣法,不可令異!」

阿那律的一席話為世尊說法的神聖一生劃下了一個完美的句點,世尊便就此入滅了。所以,十二因緣法絕對是正法的精髓,偏離四聖諦、十二因緣、八正道,都非佛法。

本經文的重點是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曾覺得十二因緣法好像沒那麼難懂,他不解為何世尊會說十二因緣法甚深難解?世尊則告訴阿難尊者不要用一般的邏輯概念去理解思惟十二因緣,那樣做對解脫毫無實益,並進一步為阿難剖析十二因緣的精要。

在中秋佳節的今天,同時也是佛教的齋日,就讓我們一起以恭敬心聽聞世尊對我們所解說的十二因緣法。

 

選譯自北傳《長阿含經》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大緣方便經第九

喬正一譯於中華民國一○一年九月三十日星期日

農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這是佛陀住在古印度拘流沙國所發生的事。當時,佛陀與一千二百五十名大比丘就住在該國劫摩沙這個地方。

有一次,阿難尊者在一處安靜的地方禪修思惟,他心想:「咦?奇怪了?世尊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但就我所來看,好像也沒那麼難懂,不知世尊為什麼會說它甚深難解?」

於是,阿難便走出禪修的靜室,來到世尊的面前,跪在地上,額頭觸地,頂禮佛足,然後起身坐在一旁,對世尊說道:「我剛才才禪房裡靜修,心想世尊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但就我所來看,好像也沒那麼難懂,不知世尊會說它甚深難解?」

這時,世尊立即對阿難說:「你千萬不可以這樣想,也不可以這麼說。阿難!十二因緣法真的難見、難知,不是你想的這麼簡單。世上的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未見緣者,若欲思量、觀察、解析其義者,必將迷失,見不到法,如墜五里迷霧,伸手不見五指。」

「這樣吧,阿難!我現在先從造成老與死的因緣說起,來逆推回溯十二因緣。如果有人這樣問你:『是什麼因緣造成老與死?』你就應該這樣回答:『出生是老與死的因緣!』

若還有人問:『那什麼又是導致出生的因緣?』你就應回答:『存有是出生的因緣。』

若又問:『那麼什麼又是造成存有的因緣?』你就應回答:『執取是有的因緣。』

若又問:『什麼是造成執取的因緣?』你就應回答:『渴愛是造成執取的因緣。』

若又問:『什麼是造成渴愛的因緣?』你就應回答:『感受是造成渴愛的因緣。』

若又問:『什麼是造成感受的因緣?』應答彼言:『接觸外境六塵是造成感受的因緣。』

若又問:『為什麼會有接觸產生?』你就應回答:『六根是接觸外竟的因緣。』

若又問:『為什麼會有六根?』你就應回答:『名與色是造成六根的因緣。』

若又問:『為什麼會有名與色?』你就應回答:『業識知覺是產生名與色的因緣。』

若又問:『為什麼會有業識?』你就應回答:『業行(身、口、意等善惡行為)是造成業識的因緣。』

若又問:『為什麼會有業行?』你就應回答:『愚癡、無明、顛倒邪見是業行產生的因緣。』」

佛陀又正推十二因緣:「阿難!就是因為有愚癡、無明、顛倒、邪見,才會有業行,因為有業行才會有業識,因為有業識才會有名與色,因為有名與色才會有六根,因為有六根就一定會外界接觸,因為有了接觸便有苦、樂、及不苦不樂的感受,因為有感受所以才會有渴愛,因為有渴愛才會有執取,因為有執取才會有存有,因為有存有才會有出生,因為有出生才會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這就是大苦陰緣。」

佛陀告訴阿難:「阿難,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你真的明白所謂『出生是老死的因緣』這句話的意義是什麼?假使一切眾生都沒有出生的話,還會有老死嗎?」

阿難回答:「沒有。」

「所以,阿難!我們就是從這一點可以證明老與死是由出生所造成的,因為有出生才會有老死,我所說的意義與重點就在這裡。」

「所謂『存有』是『出生』的因緣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假設一切眾生都沒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你說還會有任何型態的出生嗎?」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出生是存有所造成的,因為有『存有』才會有『出生』,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為什麼『執取』是『存有』的因緣?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有欲取、見取、戒取、及我取等四種執取,還會有『存有』嗎?」

「不會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存有』是『執取』所造成的,因為有『執取』才會有『存有』,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為什麼『渴愛』是『執取』的因緣?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有欲愛、有愛、及無有愛,還會有『執取』嗎?」

「不會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執取』是『渴愛』所造成的,因為有『渴愛』才會有『執取』,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為什麼『感受』是『渴愛』的因緣?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有苦受、樂受、及不苦不樂受,還會有『渴愛』產生嗎?」

「不會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渴愛』是『感受』所造成的,因為有『感受』才會有『渴愛』,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你要明白,因為有渴愛就會有所求,因為有所求,就會有利益,因為有利益就會有利害關係,因為利益衝突就會有佔有欲,因為有佔有欲就會有執著,因為有執著就會有嫉妒,因嫉妒就會有守,因為有守就會有護。阿難!由於有護的緣故,眾生彼此間便產生了刀杖、諍訟、作無數惡,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護任何人與物,你說還會有刀杖、諍訟、及無數的犯罪嗎?」

「不會有的。」

「所以,阿難!我就是因為這樣,才確知刀杖、諍訟都是由『護』而引起的,因為有『護』便有刀杖、諍訟。阿難!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因『守』而有『護』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珍惜、重視任何人與物,你說還會有『護』嗎?」

「沒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護』是由『守』而生,因為有『守』才會有『護』,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嫉妒』才有『守』,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嫉妒,你說還有什麼人、事、物值得眾生去珍守?」

「沒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守』是由『嫉妒』而生,因為有『嫉妒』才會有『守』,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執著』才有『嫉妒』,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執著,你說還有什麼人、事、物值得眾生去嫉妒?」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嫉妒』是由『執著』而生,因為有『執著』才會有『嫉妒』,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佔有欲』才有『執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有佔有欲了,你說還有什麼人、事、物值得眾生去執著的嗎?」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執著』是由『佔有欲』而生,因為有『佔有欲』才會有『執著』,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利害關係』才有『佔有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都不再有利害關係了,你說還有什麼人、事、物值得眾生去佔有的嗎?」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佔有欲』是由『利害關係』而生,因為有『利害關係』才會有『佔有欲』,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利益』才有『利害關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對一切都不再追求利益了,你說還有什麼利害關係或衝突產生嗎?」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利害衝突』是由『利益』而生,因為有『利益』才會有『利害衝突』,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有所求』才有『利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對一切都無所求了,你說還有什麼利益可言嗎?」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利益』是因『有所求』而生,因為有『所求』才會有『利益』,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渴愛』才有『所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對一切都無所愛了,你說還有什麼值得去追求?」

「沒有了。」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有所求』是因『渴愛』而生,因為有『渴愛』才會有『所求』,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佛陀又告訴阿難:「就是因為渴(貪)愛才有所求,乃至於守與護,感受也是如此,因為受而有所求,乃至於守與護。」

佛告阿難:「所謂有『接觸』才有『感受』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對一切都沒有眼根、外色境、及眼識知覺,乃至意根、心法、意識等十八界,無所愛了,你說還會有所謂的接觸這種事嗎?」

「沒有。」

「阿難!假使一切眾生都沒有接觸外界,還會有感受嗎?」

「沒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感受』是因『接觸』而生,因為有『接觸』才會有『感受』,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名色』才有『接觸』,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一切眾生對一切都沒有身與心(五蘊)了,你說還會有什麼心識去接觸外境嗎?」

「沒有了。」

「假使一切眾生都沒有外表、身體相貌的話,還會有身體去接觸外境嗎?」

「沒有了。」

「阿難!若沒有名與色(心與身,即五蘊),還會有接觸嗎?」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觸』是因『名與色』而生,因為有『名色』才會有『觸』,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業識』才有『名色』,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假使業識不入母胎,你說還會有什麼名色嗎?」

「沒有。」

「假設識入母胎,但不出胎,或胎死腹中,還會有名色嗎?」

「若識出胎,但嬰兒夭折,名與色還能成長嗎?」

「不能。」

「阿難!若無業識,還會有名色嗎?」

「沒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名色』是因『業識』而生,因為有『業識』才會有『名色』,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

「阿難!所謂有『名色』才有『識』,這又是什麼意思呢?假設業識不依靠名色而住,那麼業識必將無所住處;若無所住處,又怎麼會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不?」

「是啊,不可能有。」

「阿難!若沒有名色,還會有業識嗎?」

「沒有。」

「阿難!我就是因為這一點,才確知『業識』是因『名色』而住,因為有『名色』才會有『知覺』,我所說的意思與重點就在這裡。」【譯按:世尊的重點是告訴我們『名』、『色』、『識』三者間互為因緣,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猶如三根稻桿彼此相互交叉而立的原理。所以『識』絕不可能脫離『名』與『色』而獨存,它不是『我』或『我所』,所以沒有靈魂或中陰身去投胎這種事情!明白了嗎?@@】

「阿難!所以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

「阿難!諸比丘若於此十二因緣法中,能如實正觀而無漏心解脫。阿難!
這種比丘就是所謂的慧解脫阿羅漢。」

「阿難!凡是認定有『我』的凡夫,我們都可以說他們有『我見』,他們可能會在『名』、『色』與『受』等這些階段都認定是『我』。有人可能會說:『受不是我,但我是受。』或有人會說:『受不是我,我也不是受,但受法是我。』或有人會說:『受不是我,我不是受,受法也不是我,但愛是我。』」

「阿難!這些有我見的人,會說受是我,你就應當告訴他們:『如來說有三種感受,分別是:樂受、苦受、及不苦不樂受。當有樂受時,就不會有苦受、及不苦不樂受等同時存在;若有苦受時,也不會有樂受、及不苦不樂受等同時存在;有不苦不樂受時,就不會有苦受、樂受。』」

「這是什麼道理呢?阿難!樂觸緣生樂受,若樂觸滅,樂受亦滅。阿難!苦觸緣生苦受,若苦觸滅、苦受亦滅;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不苦不樂受亦滅。阿難!就好比兩塊木頭相攢摩擦而有火生,若將兩塊木頭分別各置異處,就不可能會有火。同樣的道理,因樂觸緣故而產生樂受,若樂觸滅、樂受亦俱滅;因苦觸緣故而產生苦受,若苦觸滅、苦受亦俱滅;因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若不苦不樂觸滅、不苦不樂受亦俱滅。而這三種感受都是無常,它們都是從因緣而生,盡法、滅法,都是會朽壞的現象。它們都不是我所有,我也不是它們,所以應當以正智如實觀之。所以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以『受』為我,就是邪見。」

「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說『受』不是我,我就是『受』的話,你就應當告訴他們:『如來說有三種感受,分別是: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如果,樂受是我的話,當樂受消失時,就應該會有二個『我』,但這絕非事實;若說苦受是我的話,當苦受消滅時,也應該有二個『我』,這也不事實;若說不苦不樂受是我的話,當不苦不樂受消滅時,也應該有二個『我』,也不是事實。』所以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說:『受不是我,但我是受。』,就是邪見。」

「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這麼說:『受不是我,我不是受,但受法是我。』你就應當告訴他們:『如果都沒有感受的存在,又何來『受法』【譯按:感受的現象】?你又怎麼會是受法呢?』對方就會回說:『嗯!的確都不是我。』所以,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說:『受不是我,我不是受,受法是我。』的話,就是邪見。」

「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可能會這麼說:『受不是我,我不是受,受法也不是我,但愛是我。』,當他們這樣說時,你就應該對他們說:『如果都沒有感受的話,又何來『愛』呢?你真的是『愛』嗎?』對方就會回說:『不是。』所以,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如果認為:『受不是我,我不是受,受法也不是我,但愛是我。』的話,就是邪見。」

「阿難!諸比丘若於此法中能如實正觀,便能得無漏心解脫。阿難!這種比丘就叫做慧解脫,有這種解脫心的比丘,他對於『有我』亦知,『無我』亦知,『有我、無我』亦知,『非有我、非無我』亦知。」

佛陀又告訴阿難:「那些有我見的人可能會以為『定』就是『我』,或說『少色』是我,或說『多色』是我,或說『少無色』是我,或說『多無色』是我。」【譯按:此處是指有禪定功夫的凡夫,以色界、無色界為我】

「阿難!他們可能會說『少色』是我者,『定少色』是我,我所見是真理,其他的都不對;或說『多色』是我,『定多色』是我,我所見才是真理,其餘者都不對;『少無色』是我者,『定言少無色』是我,我所見才是正確,其餘者為非;『多無色』是我,『定多無色』是我,我所見才是,其餘者為非。」

佛陀告訴阿難:「有七識住及二入處,是所有沙門、婆羅門都會說:『此處是安隱,是救贖、是庇護、是安全港、是燈塔、是光明、是歸宿,不是虛妄,沒有煩惱。』是哪七種識住?有些眾生,他們具有各種不同型態的身體,也有各種不同的心智,天神及人類,這就是第一種識住處,又稱作身異想異識住【譯按:身異想異識住,就好比人界及六欲天及(劫初起除外之色界初禪天),此處眾生的外表、容貌皆不同,苦、樂、不苦不樂之感受等心智亦大相逕庭。】」

「阿難!若比丘能洞悉初識住,洞悉明瞭它的生起、洞悉明瞭它的消滅、洞悉明瞭它的染著、洞悉明瞭它的後患、洞悉明瞭出離為要,能如實知者。阿難!這名比丘就一定會這麼說:『這些都不是我,我也不是它們,我已如實知見。』」

「或有一些眾生是來自劫初色界初禪之梵眾天,他們都自認為是大梵天王所生,而大梵天王也這麼想。大家都共同執著大梵上帝就是第一因,別無他想;然而大梵天王的身形高廣,容貌、威德、智慧、神通、言語、光明、衣冠等,一一不同於其他梵天眾神,所以又稱為身異想一識住。」

「還有一些是來自色界第二禪的光音天眾生,此天的眾生身形與容貌皆相同無異,但樂受與非苦樂受等二種心智互相交參雜,所以又稱作身一想異識住」

「還有一些眾生是來自色界第三禪的遍淨天。此天的有情身形完全相同,且只有喜樂的心智,故稱為身一想一識住。」

「還有一些眾生是來自空處,故稱空無邊處識住;還有一些眾生,住識處,故稱識無邊處識住;還有眾生是來自住不用處,故稱無所有處識住。以上就是為七識住處。」

「阿難!若比丘能洞悉明瞭這七識住,能知其生起、知其消滅、知其染著、
知其後患、知出離為要,能如實知見的話,這名比丘就一定會這麼說:『這都不是我,我也不是他們,我已如實知見。』這就是七識住。」

「什麼又叫做二入處?就是無想入、非想非無想入。阿難!此二入處,也可能會有沙門、婆羅門認定安隱、救贖、庇護、安全港、燈塔、光明、最終的歸宿、是真實不虛妄、是解脫煩惱的涅槃。』」

「阿難!若有比丘洞悉明瞭二入處,能知其生起、知其消滅、知其染著、知其後患、知其出離為要,能如實知見者,這名比丘就一定會說:『這些不是我,我也不是它們,我已如實知見。』」

「阿難!還有所謂的八解脫,又名八背捨,即八種背棄捨離三界煩惱的繫縛的禪定,是哪八種呢?分別是:

一、            內有色想觀外色解脫,謂心中若有色(物質)的想念,就會引起貪心來,應該觀想到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無從生起,故叫解脫。

二、            內無色想觀外色解脫,即心中雖然沒有想念色的貪心,但是要使不起貪心的想念更加堅定,就還要觀想外面種種的不清淨,以使貪心永遠無從生起,所以叫解脫。

三、            淨解脫身作證具足住,一心觀想光明、清淨、奇妙、珍寶的色,叫淨解脫,觀想這種淨色的時候,能夠不起貪心,則可以證明其心性,已是解脫,所以叫身作證,又他的觀想,已經完全圓滿,能夠安住於定之中了,所以叫具足住。

四、            空無邊處解脫。

五、            識無邊處解脫。

六、            無所有處解脫。

七、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這四五六七的四種解脫,都是無色界的修定人,各在其修定的時候,觀想苦、空、無常、無我,使心願意捨棄一切,所以叫解脫。)

八、            滅受想定身作證具足住,滅受想定又名滅盡定,謂人若有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就會領受色聲香味觸之五塵,領受五塵,就會生出種種的妄想來,若有滅除受想的定功,則一切皆可滅除,所以叫滅盡定。」

阿難!若比丘們能於這八種解脫禪定,逆遊行、順遊行,出入自在,這樣的比丘就叫做得俱解脫的阿羅漢。」

阿難尊者聽聞佛陀所說以上的十二因緣法,心中歡喜異常,並依法奉行。

 

 

原文/

(一三)佛說長阿含第二分大緣方便經第九
如是我聞: 一時,
佛在拘流沙國劫摩沙住處,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爾時,
阿難在閑靜處,作是念言:「甚奇!甚特!
世尊所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如我意觀,
猶如目前,以何為深?」於是,
阿難即從靜室起,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
白世尊言:「我向於靜室,默自思念:『甚奇!甚特!
世尊所說十二因緣法之光明,甚深難解,
如我意觀,如在目前,以何為深?』」 爾時,
世尊告阿難曰:「止!止!勿作此言:『十二因緣法之光明,
甚深難解!』阿難!此十二因緣難見難知,
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未見緣者,
若欲思量觀察分別其義者,則皆荒迷,無能見者。
阿難!我今語汝老死有緣,若有問言:
『何等是老死緣?』應答彼言:『生是老死緣!』
若復問言:『誰是生緣?』應答彼言:『有是生緣。』
若復問言:『誰是有緣?』應答彼言:『取是有緣。』
若復問言:『誰是取緣?』應答彼言:『愛是取緣。』
若復問言:『誰是愛緣?』應答彼言:『受是愛緣。』
若復問言:『誰是受緣?』應答彼言:『觸是受緣。』
若復問言:『誰為觸緣?』應答彼言:『六入是觸緣。』
若復問言:『誰為六入緣?』應答彼言:
『名色是六入緣。』若復問言:『誰為名色緣?』應答彼言:
『識是名色緣。』若復問言:『誰為識緣?』
應答彼言:『行是識緣。』若復問言:『誰為行緣?』
應答彼言:『癡是行緣。』阿難!如是緣癡有行,
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
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
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
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
 佛告阿難:「緣生有老死,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生者,寧有老死不?」 阿難答曰:「無也。」
「是故,阿難!以此緣,知老死由生,
緣生有老死,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
「緣有有生,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有、
色無色有者,寧有生不?」 答曰:「無也。」 「阿難!
我以此緣,知生由有,緣有有生,我所說者,
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取有有,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取、見取、戒取、我取者,
寧有有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
知有由取,緣取有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緣愛有取,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愛、有愛、無有愛者,寧有取不?」 答曰:
「無有。」 「阿難!我以此緣,知取由愛,
緣愛有取,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
「緣受有愛,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樂受、
苦受、不苦不樂受者,寧有愛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愛由受,緣受有愛,
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當知因愛有求,
因求有利,因利有用,因用有欲,因欲有著,
因著有嫉,因嫉有守,因守有護。阿難!
由有護故,有刀杖、諍訟、作無數惡,我所說者,
義在於此。阿難!此為何義,
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護者,當有刀杖、諍訟,起無數惡不?」
 答曰:「無也。」 「是故,阿難!以此因緣,知刀杖、
諍訟由護而起,緣護有刀杖、諍訟。阿難!
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因守有護,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守者,寧有護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護由守,
因守有護,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嫉有守,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嫉者,
寧有守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
知守由嫉,因嫉有守,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
因著有嫉,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著者,寧有嫉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
知嫉由著,因著有嫉,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阿難!因欲有著,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欲者,寧有著不?」 答曰:「無也。」 「阿難!
我以此緣,知著由欲,因欲有著,我所說者,
義在於此。阿難!因用有欲,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用者,寧有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欲由用,因用有欲,
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利有用,此為何義,
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利者,寧有用不?」 答曰:
「無也。」 「阿難!我以此義,知用由利,因利有用,
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因求有利,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求者,寧有利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利由求,
因求有利,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
因愛有求,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愛者,
寧有求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
知求由愛,因愛有求,我所說者,義在於此。」
 又告阿難:「因愛有求,至於守護,受亦如是,
因受有求,至於守護。」 佛告阿難:「緣觸有受,
此為何義?阿難!若使無眼、無色、無眼識者,
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若無耳、聲、耳識,鼻、香、
鼻識,舌、味、舌識,身、觸、身識,意、法、意識者,
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
若使一切眾生無有觸者,寧有受不?」 答曰:「無也。」 「阿難!
我以是義,知受由觸,緣觸有受,我所說者,
義在於此。阿難!緣名色有觸,
此為何義?若使一切眾生無有名色者,寧有心觸不?」 答曰:「無也。」
「若使一切眾生無形色相貌者,
寧有身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觸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觸由名色,
緣名色有觸,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
緣識有名色,此為何義?若識不入母胎者,
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入胎不出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若識出胎,嬰孩壞敗,
名色得增長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識者,有名色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是緣,知名色由識,
緣識有名色,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
緣名色有識,此為何義?若識不住名色,
則識無住處;若無住處,寧有生、老、病、死、憂、悲、
苦惱不?」 答曰:「無也。」 「阿難!若無名色,寧有識不?」
答曰:「無也。」 「阿難!我以此緣,知識由名色,
緣名色有識,我所說者,義在於此。阿難!
是故名色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
有緣生,生緣老、死、憂、悲、苦、惱,大苦陰集。 「阿難!
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
齊此為演說,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
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無漏心解脫。阿難!
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
如是解脫比丘如來終亦知,如來不終亦知,如來終不終亦知,
如來非終非不終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
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
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如是盡知已,
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阿難!
夫計我者,齊幾名我見,名色與受,俱計以為我。
有人言:『受非我,我是受。』或有言:『受非我,
我非受,受法是我。』或有言:『受非我,我非受,
受法非我,但愛是我。』 「阿難!彼見我者,
言受是我,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樂受、苦受、
不苦不樂受。當有樂受時,無有苦受、
不苦不樂受;有苦受時,無有樂受、不苦不樂受;
有不苦不樂受時,無有苦受、樂受。』
所以然者?阿難!樂觸緣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滅。
阿難!苦觸緣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滅;
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
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滅。阿難!如兩木相攢則有火生,
各置異處則無有火。此亦如是,
因樂觸緣故生樂受,若樂觸滅受亦俱滅;
因苦觸緣故生苦受,若苦觸滅受亦俱滅;
因不苦不樂觸緣生不苦不樂受,
若不苦不樂觸滅受亦俱滅。阿難!此三受有為無常,從因緣生,盡法、
滅法,為朽壞法。彼非我有,我非彼有,
當以正智如實觀之。阿難!彼見我者,
以受為我,彼則為非。 「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
我是受者,當語彼言:『如來說三受,苦受、
樂受、不苦不樂受。若樂受是我者,樂受滅時,
則有二我,此則為過。若苦受是我者,
苦受滅時,則有二我,此則為過。
若不苦不樂受是我者,不苦不樂受滅時,則有二我,
此則為過。』阿難!彼見我者,言:『受非我,我是受。』
彼則為非。阿難!彼計我者,作此說:『受非我,
我非受,受法是我。』當語彼言:『一切無受。
汝云何言有受法?汝是受法耶?』對曰:『非是。』是故,
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受法是我。』
彼則為非。 「阿難!彼計我者,作是言:『受非我,
我非受,受法非我,但愛是我。』者,當語彼言:
『一切無受,云何有愛?汝是愛耶?』對曰:
『非也。』是故,阿難!彼計我者,言:『受非我,我非受,
受法非我,愛是我。』者,彼則為非。阿難!
齊是為語,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
齊是為智觀,齊是為眾生。阿難!
諸比丘於此法中如實正觀,於無漏心解脫。阿難!
此比丘當名為慧解脫,如是解脫心比丘,
有我亦知,無我亦知,有我無我亦知,
非有我非無我亦知。何以故?阿難!齊是為語,
齊是為應,齊是為限,齊是為演說,齊是為智觀,
齊是為眾生;如是盡知已,
無漏心解脫比丘不知不見如是知見。」 佛語阿難:「彼計我者,
齊已為定,彼計我者,或言少色是我,
或言多色是我,或言少無色是我,或言多無色是我。
阿難!彼言少色是我者,定少色是我,
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多色是我者,定多色是我,
我所見是,餘者為非。少無色是我者,
定言少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
多無色是我者,定多無色是我,我所見是,餘者為非。」
佛告阿難:「七識住,二入處,諸有沙門、
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為舍、為燈、為明、
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
云何為七?或有眾生,若干種身若干種想,天及人,
此是初識住處。諸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
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
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初識住,知集、知滅、
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者。阿難!彼比丘言:
『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或有眾生,
若干種身而一想,梵光音天是;或有眾生,
一身若干種想,光音天是;或有眾生一身一想,
遍淨天是;或有眾生,住空處;或有眾生,
住識處;或有眾生,住不用處,是為七識住處。
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為護、
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為不煩惱。』
阿難!若比丘知七識住,知集、知滅、知味、
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彼非我,
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七識住。
「云何二入處?無想入、非想非無想入。是為,阿難!
此二入處,或有沙門、婆羅門言:『此處安隱,為救、
為護、為舍、為燈、為明、為歸,為不虛妄,
為不煩惱。』阿難!若比丘知二入處,知集、知滅、
知味、知過、知出要,如實知見,彼比丘言:
『彼非我,我非彼,如實知見。』是為二入。 「阿難!
復有八解脫。云何八?色觀色,初解脫。內無色想,
觀外色,二解脫。淨解脫,三解脫。度色想,
滅有對想,不念雜想,住空處,四解脫。
度空處,住識處,五解脫。度識處,住不用處,
六解脫。度不用處,住有想無想處,七解脫。
滅盡定,八解脫。阿難!諸比丘於此八解脫,
逆順遊行,入出自在,如是比丘得俱解脫。」 爾時,
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