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佛教認為一般世人凡夫有四種無明,四種邪見,四種顛倒。是哪四種呢?分別是將無常誤為恆常,將苦誤為樂,將無我誤為有我,將不淨誤為清淨。簡言之,就是「常」、「樂」、「我」、「淨」。佛教的正見與一般世俗的看法正好相悖,是「無常」、「苦」、「無我」、「不淨」。 如果,我們靜下心來仔細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導致不快樂的原因就是來自「無明」。所謂「無明」就是「邪見」,也就是錯把「無常」的人、事、物,誤為永恆不變,可天長地久。又因為錯把無常當作永恆,故「無明」又名之為「顛倒」。於是,我們對這些明明是無常的人、事、物,產生了貪愛、依戀、執著,我們的情緒依附在「無常」之上,不斷的催眠自己,使自己相信若缺乏這些無常的人、事、物,我們就會不快樂。這是第一種「無明」,第一種「邪見」,第一種「顛倒」。 佛陀說:「因愛而生憂,因愛而生懼;無愛亦無憂,無愛亦無懼。」這裡所謂的愛,是指欲愛,不是無私的慈愛。不論所愛的對象為何,本質上都是佔有慾及自我中心的呈現。我們一旦想到要丟棄、放下,甚至是失去我們所貪愛、依戀、執著的人、事、物,往往極為害怕、恐懼。但事實上,我們所背負的貪愛、依戀、與執著,卻又盡是一些無用且極沈重的包袱,本質上就是「苦」。於是,我們又錯把明明是苦的一切誤執為「快樂」與「幸福」。我們更進一步告訴自己所謂的幸福就是來自外在無常的一切,只要能滿足我們對無常的貪愛與依戀,那就是幸福。這又是第二種「無明」,第二種「邪見」,第二種「顛倒」。
我們一生中很有可能會對某個人、某件事、或某個東西,產生極度的愛戀,但我們所愛戀的對象卻又在瞬息萬變之中。一旦他們不如我們的期待時,譬如:我們所愛的人變心了,
我們的小孩不長進,我們的朋友出賣我們,我們的老闆苛刻,我們的配偶外遇出軌,我們突然得到絕症,我們遇到意外而傷殘,我們遇到天災、強盜、竊盜致使所有財產付之一炬,甚至是至親突然死亡....等等,我們可能就會認為非常理、非常態,而不能接受,甚至痛苦的不能自己。但事實上從來就沒有任何東西是「我」或「我所有的」。換言之,我們自己的身心本即是無常,是一種因緣聚合的暫時存有,我們的肉身、感受、情感、情緒、思想、觀念、信仰、行動、甚至是知覺等等身心活動,都是無常。就以情人變心為例,如果,連我們自己都尚且不能保證對別人的愛能天長地久,那麼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對我們海枯石爛?是我們自己一廂情願的認為我們所愛的人、事、物,是屬於我們的,但是從來誰也不屬於誰。就是這個「我」,不願意讓「曾經」成為「過去」,不願意讓「過去」隨風而逝;就是這個「我」,恐懼未知,擔憂將來。明明是「無我」,但我們錯認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這是第三種「無明」,第三種「邪見」,第三種「顛倒」。
環目四顧與古今中外,我們能否找到一個真正快樂與自在的人---不害怕、不恐懼、不擔憂、不緊張?有的,這種人就是阿羅漢、辟支佛,還有無上至尊---佛陀。因為這些人都已依循著八正道,徹底熄滅了貪愛、瞋恨、依戀、與無明, 擺脫了欲愛的束縛與桎梏,所以是宇宙中最快樂、最自在的人。 北傳長阿含經裡收錄著許多有趣的經文,內容多與雜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雷同,甚至因文體較長而有補強的功能。這些過去先聖所遺留下來的雋言事蹟,現由末學一一為您譯介於本單元,希望諸法友閱後歡喜,福慧增長。 版主喬正一謹誌於給孤獨園林 2009/6/29於台灣台北
|
|||
![]() |
||||
弊 宿 經 | 沙 門 果 經 | 五 戒 | ||
強 國 七 勝 不 衰 法 | 佛 陀 對 神 通 的 看 法 | 一代佳人奇女子-柰女 | ||
護 城 神 | 阿 難 七 夢 經 | 帝 釋 的 慈 愛 | ||
帝 釋 的 忍 辱 | 鬼 神 | 世界末日 | ||
創世紀 | 神通的原理 | 速食的佛法 | ||
添加塑化劑的 佛法 | 一代絕色佳人-柰女 | 佛說越難經- 為富不仁 | ||
龍王皈依三寶 | 佛說五無返覆經 | 世間八法 | ||
梵天勸轉法輪 | 尋找自己 | 佛度耶輸迦 | ||
長爪比丘完整版 | 雷電形成的因緣 | 世尊的寂定 | ||
供養如來-法供養 | 梵罰- 默擯法 | 飲食男女 | ||
四大聖地 | 識緣名色 | 十二因緣 | ||
佛陀的最後一位弟子 | 最後的供養 | 佛陀的神通--佛度拜火三迦葉 | ||
四大教法 | 阿難的四種稀有的功 | 梵動經―六十二種邪見 | ||
地震的八種因緣 | 四神足的功效-壽命超過一劫 | 自歸依、歸依於法、勿他歸依 | ||
首陀會天 | 毗沙門天王經-巴利《阿嗒那帝亞經》 | 闍尼沙經 | ||
露遮經 | 大集會經 | 大典尊經 | ||
布吒婆樓經 | 善宿經 | 不退法 | ||
帝釋請法經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