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說 五 無 返 復 經
 

 

「五無返復」是指五件違反世俗倫常的事情。本經是敘述有一名婆羅門教的祭司,聽聞舍衛國民風和善,便前來參觀,沒想到卻遇見讓他無法接受的怪事,這些怪事在他的眼裡都是違反人性、及世俗倫常。後來,在佛陀的解說之下,他終於明白俗人認為是反常之事,在佛教卻視之為正常。也就是說,世俗人習以為常的一些看法及觀點,在佛教來講可能卻視之為愚癡、無明、邪見、顛倒。

南北朝劉宋(北涼王族)沮渠京聲居士漢譯

喬正一白話譯於中華民國一○一年四月一日星期日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與一千兩百五十名比丘一起住在古印度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精舍裡。當時有一名信奉婆羅門教的祭司則是住在臨國羅閱祇國裡,他聽聞舍衛的人民大多父慈子孝,樂於聽聞經法,恭敬侍奉三寶,上下一片和睦,心中很仰慕,便打算到舍衛國親自體驗當地的風俗民情。

他到舍衛國後見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見有一對父子在耕地,忽然有一條毒蛇從田裡的草叢爬了出來,冷不防地咬了兒子的腳,因為毒性太強,兒子倒地,沒多久便氣絕。

但奇怪的是,這名父親似乎當作沒發生什麼事一般,並未趕去看望他的兒子,也沒有哭泣哀傷的樣子,繼續在田裡耕作。

這名祭司以為這對父子的感情一定不睦,所以兒子死了父親也不聞不問。他為了瞭解真相,便上前詢問:「請問,倒在地上的死者是誰?」

「是我的兒子。」農夫回答。

「既然是你的兒子,那麼你為什麼不哭泣?還繼續耕田?」

「只要是人,就一定會經歷生老病死,任何事物也逃不出成住壞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我的兒子會死於意外,是他前生的惡業使然,既然意外已經發生,我一直哭泣也不能令他起死回生,還不如繼續耕作來得有意義。就算難過到不吃不喝,對死者也沒有任何的好處。今天您從他國來訪,我家就住在離此地不遠之處,現在我兒子已經往生了,家裡也少了一個人吃飯,如不嫌棄,歡迎來寒舍作客。」

祭司聽到這種說法,很不能接受,他覺得眼前這名農夫簡直冷血到無情無義,天底下哪有兒子死於意外而無動於衷的父親?這名農夫一定不愛他的兒子,肯定不是一名好父親。

但祭司並沒有將心中的想法表現出來,他很想知道農夫家裡的其他人都是些怎樣的人,於是接受邀請,隨農夫身後而行。

祭司到了農夫的家,見到了他的太太,只見農夫輕描淡寫地對妻子說兒子已經往生,便交代妻子拿食物出來招待客人。

出乎祭司的預料,妻子的反應也是非常地平靜,祭司非常的不解,便問:「妳的兒子死於意外,怎麼妳看起來一點都不難過的樣子?」

女主人很平靜地說道:「兒子對我們來講就像是人生的過客一般,他來的時候就暫住在這裡,我們也不會阻止排斥他;他離去的時候我們也留不住。我沒有教他來,他卻不請自來;現在他死了,對我們來說就像是不告而別,也不是我們的能力所能掌控,他不過是隨著他自己的業力而死於意外。」

祭司還是很不能接受,他發現死者還有一名姊姊,便轉身問她:「妳的弟弟都被蛇咬死了,妳怎麼不難過?難道你們的感情不好嗎?」

「不是這樣子的,你誤會了。我打個比方吧!就好比有一名工人,入山砍材,將木材堆聚在一起建造一艘大船,然後將船安置於水上。結果忽然颳起一陣大風,將整艘船給吹翻,並將造船的材料都給吹散了,隨著海水四處漂散。我的弟弟也是這樣,他隨著他的前世善業因緣而轉生為人,並投生到我們家中,所以我們得以暫時相聚;雖是一家人,但各自的業力因緣都不相同,所以我們的壽命長短也都不一,生死無常,相聚終有別離的一天。現在,我的弟弟因前世的惡業已成熟,被蛇咬死,這就是無常,誰也沒有辦法再令他起死回生,既然如此,哭泣除了令活著的人傷心以外,再也沒有任何的好處。」

祭司又轉身問死者的妻子:「妳的丈夫都被蛇咬死了,為什麼妳看起來一點都不悲傷?難道說是你們的感情不好?」

「祭司大人,您誤會了,我們夫妻感情很好,只不過我們能成為夫妻,是因緣業力使然,不過是暫時的相聚而已。就好比天空中的飛鳥,到了黃昏時分就一起棲止在高樹上,到了第二天一早,又為了尋找食物而各自紛飛。我們的夫妻關係說穿了不過是有緣則合,無緣則離,從來誰也未曾擁有過誰,我丈夫的死就是無常,這不是我的能力所能改變,既然如此,徒自哭泣悲傷又有何益?」

祭司又問家僕:「你家的少主人死了,你為什麼不難過?難道說他生前待你非常刻薄?」

「不是這樣,我家少主人對我很好,待我不薄。只不過大家能成為老闆員工不過是因緣的合會。我就像是一頭小牛,跟隨在大牛的身後。大牛一旦被人所殺,小牛在旁邊也不能救大牛。我家少主人因無常而死於意外,誰也無法挽救他,既然如此,悲傷哭泣又有何益呢?」

祭司聽完這一家人的說辭後,非常的不能接受,他認為這太違反倫常及人性,簡直是荒謬到極點了,因此頭昏眼花,目眩神迷,一時搞不清東西方向。

「我聽說此國的人民都很孝順友愛,很有智慧,供事三寶,故而從遠方來學習。沒想到卻見到這一家違反倫常的家人,害我勞身苦心遠來至此,一無所獲。」祭司心中埋怨道。

祭司吃不下飯,便起身告辭離去。在路上他又問行人:「請問,佛陀現在何處,我想要拜訪他。」

行人回答:「就近在祇洹精舍裡。」

祭司立即趕往到佛陀的面前,他跪在地上,額頭觸地,稽首佛足作禮,然後起身坐在一旁。

祭司因為剛才受到太大的震撼,心情不太好,所以低頭默默無語。

佛陀先開口問道:「婆羅門,怎麼了?為什麼看起來心情不太好?發生了什麼事嗎?」

祭司說:我是從羅閱祇國來此地參觀,聽聞此國人民孝順奉敬三尊,故而從遠方來學習。沒想到既來地此,卻見到一家違反倫常的人,所以心情很不好。」

佛陀問:「喔?那你見到了什麼讓你無法接受的怪事?」

於是祭司便將他所見所聞一一向佛陀陳述。

佛陀聽後便說:「婆羅門,你誤會了,這一家五口人不但沒有違反倫常及人性,相反地他們才是最正常的一家人。因為他們都已體悟到生命的無常,不是哭泣、悲傷、煩惱、憂愁等負面情緒所能逆轉。過去的古代聖人都不免無常,更何況是一般凡夫呢?所以就算是哭到昏天暗地,對死者也沒有任何的一點幫助。這世上的凡夫俗子從無數劫以來就不斷地流轉生死,輪迴相續,死而復生。就如同車輪一般不停的運轉,從沒有休息的一刻,這些都不是憂愁、悲傷所能改變的。」

祭司聞佛陀的解說以後,心開意解,不再煩悶了。他對佛說道:「我聽聞佛陀的教法,能令人天獲得大利益,如病得愈,如盲得視,如闇遇明,現在親身領教,證實果然傳言不虛。」

就這樣祭司證得了道跡(初果),他明白對於一切死亡,不足以啼哭。如果真要幫助亡者,就應該以亡者的名義供養佛陀及僧團,讀誦經典,日日作禮,這才是最重要、也最能幫助亡者的行為。

於是祭司便起身對佛陀行禮,然後離去。

 

原文/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精舍。與千
二百五十比丘俱。時有一
梵志。在羅閱祇
國。聞舍衛人多慈孝順奉經修道供事三
尊。便到舍衛國。見父子二人耕地。毒蛇齧
殺其子。父故耕不視其子。亦不啼哭。
梵志
問曰。此兒誰子。耕者答言。是我之子。梵志
曰。是卿子者。何不啼哭而耕如故。其人答
曰。人生有死。物成有敗。善者有報。惡者有
對。愁憂啼哭何所追逮。設不飲食。何益死
者。卿今入城。我家在某處。願過語之。吾子
已死。不須持二人食來
梵志自念。此人無
返復兒死在地。情不愁憂而反索食。此人
不慈。無有比類。
梵志便行。入城詣耕者家。
見死兒母。即便語之。卿兒已死。父
但持
一人食來。何以不念子耶。兒母逆為
梵志
說譬喻。子者如客。來依人止。來亦不却。
去亦不留。此兒本我亦不喚來自來過我
生。死亦自去。非我力乃使進退。隨其本行
追命所生。又語其姊。卿弟已死何不啼哭。
姊即向
梵。志說喻。我等兄弟。譬如工師
入山斫林。縛作大筏。安置水中。卒逢大風。
吹破筏散。隨水流去。前後分張。不相顧
望。我弟亦爾如是宿命因緣。一時共合會。
在一家生。隨命長短。生死無常。合會有離。
我弟命盡。各自隨行。無常對至。隨其本行。
不能相救。又語死者婦。卿夫已死。何不啼
哭。婦復為
梵志說喻。我等夫婦因緣共
會。須臾間已。譬如飛鳥。暮栖高樹。同共止
宿。向明早起。各自飛去。行求飲食。有緣則
合。無緣則離。我等夫婦。亦復如是。去住進
止。非我之力無常對至。隨其本命。不能
相救。又語其奴。汝大家兒死。何不啼哭。奴
復說喻。我之大家因緣合會。我如犢子。隨
逐大牛。人殺大牛。犢子在邊。不能救大牛。
無常之命不可得救。奈何愁憂啼哭亦無
所益。
梵志聞之。心惑目瞑。不識東西我聞
此國人孝順奉道供事三尊。故從遠來。欲
得學問。未有善應而見五無返復人。勞身
苦心遠來至此。了無所益。又問行人。佛在
何許。欲往問之。行人答曰。近在祇洹精舍。
梵志即往到佛所。稽首佛足作禮。却坐一
面。愁憂低頭默無所說。佛知其意。謂
梵志
曰。可為低頭。愁憂不樂。梵志白佛言所願
不果。違我本心。是故愁憂也。佛問曰有何
所失。愁憂不樂。
梵志白佛言。我從羅閱祇
國來。聞此國人孝順奉敬三尊。故從遠來。
欲得學問既來到此。見五無返復人。是故

愁憂不樂。佛。何謂無返復者。梵志白。佛
我見父子二人耕地下種。子死在地父
亦不愁。反更索食。而反向我說無常事。母
婦及姊與奴都無愁憂。是為大逆無返復
也。佛
不然。不如卿語。此之五人最有返
復。知命無常非愁憂所逮。往古聖不免斯
患。況於凡夫大啼小哭。何益死者。世間俗
人無數劫來。流轉生死。遷神不滅。死而復
生。如車輪轉。無有休息。背死向生。非憂愁
所逮。
梵志聞之。心開意解。更有憂慼。我
聞佛說。如病得愈。如盲得視。如闇遇明。於
梵志。即得道跡。一切死亡。不足啼哭。欲
為亡者。請佛及僧。燒香供養。讀誦經典。能
日日作禮。復志心供養三寶。最是為要。於
梵志。稽首作禮。受教而去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