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逝 什麼叫做「善逝」?我們必須先從「十二緣起」來理解。 眾生之所以會有生死及承受種種善惡果報,是因為過去所造作的種種善行及惡行所致,而善惡行為又因為有愛染、瞋恨、愚痴所依憑,故而能感招未來種種善惡果報以及生死不斷。 佛陀、辟支佛、阿羅漢等聖者,因已踏上古仙人道跡而徹底斷除「貪」、「瞋」、「痴」等各種心結,故其身、口、意等行為已不再有任何愛染等煩惱所羈纏,因而清淨,稱之為「梵行」,無法再感招未來任何果報,就如同砍斷大樹的根部,徹底斷除其再生的機能。故「涅盤」不是死後的境界,是在「活」著的時候即可親證。此時此刻,佛陀、辟支佛、阿羅漢等聖者能很清楚的知悉自己這一世是歷劫生死輪迴的終點站,當生命結束的那一刻起,不會再有來生,所以又稱之為「善逝」。 選錄自南傳巴利增支部 如是我聞(我是這樣聽說的): 一、 有果的業 : 比丘們!造成業的條件有三種。是哪三種呢?「貪」是造成「業」的一種條件;「瞋」是造成「業」的一種條件;「癡」是造成「業」的一種條件。
比丘們!一個人的業如由貪造,由貪而起,由貪所招致,由貪而生,不論他在那裡受生,這些業都將隨地成熟。不論業在哪裡成熟,他都要就地親受業果,無論是今生也好,來世也好。 比丘們!一個人的業如由瞋造,…..;如由癡造,由癡而生,不論他在哪裡受生,這些業都將隨地成熟。不論業在哪裡成熟,他都要就地親受業果,無論是今生也好,來世也好。 比丘們!就像一粒不曾受過風霜酷熱所侵損腐蝕的健全種子,妥善地種植在肥沃而經過耕耘的田地中,如果遇到即時的甘霖,比丘們啊!這種子就能生長、增殖、發育、茁壯。完全一樣的情形,比丘們!一個人的業如由貪造,由貪而起,由貪所招致,由貪而生,無論他在何處受生,這些業都將隨地成熟。不論在哪裡成熟,他都要就地親受業果,無論是今生也好,來世也好;一個人的業如由瞋造,……..;如由癡造,由癡而起,由癡所招致,由癡而生,不論他在何處受生,這些業都將隨地成熟,無論業在哪裡成熟,他都要就地親受業果,無論是今生也好,來世也好。 比丘們!這些就是造成業的三種條件。 二、 無果的業 比丘們!造成業的條件有三種。是哪三種呢?「無貪」是造成業的一種條件;「無瞋」是造成業的一種條件;「無癡」是造成業的一種條件。比丘們!一個人的業如不由貪造,不由貪起,不由貪招致,不由貪生,那麼貪既不存,這些業也就被捨棄了,像被連根拔起的棕櫚樹一樣,不再存在,而且將來也不會再長出來。
比丘們!這些就是造成業的三種條件。 佛陀便誦出以下偈語:「 睿智比丘知,彼過去生中,所造種種業,今生必獲果。 無論果甚多,抑或果稀少,貪瞋癡造業,終必得果報。 睿智諸比丘,毋為三毒屈;但勤求覺知,遠離惡報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