闡陀是僧團中的頑皮比丘,佛在世時,因喜歡與人爭辯,得理不饒人,因此與諸比丘不合。佛入滅前,阿難尊者請教佛陀該如何處置闡陀,佛陀便授以「默擯之!」的善巧方法,這在團體心理學上的確是一招很有效的方法,可以給人很大的精神壓力,讓人反省為什麼自己不受歡迎。相信佛陀應該是預見到闡陀的開悟因緣,是需要尊者阿難的啟發。

    闡陀對於三法印早已耳熟能詳,然何以無法開悟?問題就出在他害怕「無我」,不明「緣起」!如果真的無我,又是誰在修行?誰在開悟?因為不能明白緣起,所以他誤以為無我就是虛無,相信這也是一般人的問題所在。

    本經中所提到的「世間」二字,意指五蘊身心世界,佛陀所關切的是如何從五蘊身心世間導向解脫,對於身心以外的世界,無須浪費生命去探求,此有雜阿含「赤馬天子經」一文可資佐證。所以本經可以完整、周延地詮釋佛陀的另一個名號:世間解。也就是如實知世間集、世間滅。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二百六十二篇→闡陀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那個時候,佛陀剛入滅沒多久。

  在古印度波羅倷城的西北方,有一處叫做鹿野苑的清幽之地。相傳過去偉大的古仙人都曾聚集在此遊學修行。這個地方,同時也是佛陀初轉法輪,度化五比丘的聖地。

  當時,闡陀比丘在一大清早便整理好儀容,準備到城內去乞食。

  等乞到了食物,也用過餐後,闡陀比丘便將缽和雙腳洗乾淨,拿著開啟寮房的鑰匙到處向諸比丘們請教:「拜託!請你們告訴我修行的方法,好讓我也開悟吧!」

  諸比丘們見到闡陀誠懇的哀求,便好心的告訴他:「很簡單啊!就是於任何時候都要正觀三法印啊!如來不是告訴過我們:『諸法【五蘊】無常,諸法無我,寂靜涅槃。』嗎?」

  闡陀聽後頗不以為然地辯駁:「這我早聽過了!可是,若真是『無我』,又是誰見到真理?誰在修行?誰在開悟?」

  大家見到闡陀這麼固執,便不再理他。

  闡陀見到大家都不理他,於是心想:「不知道還有誰能幫助我開悟呢?」他突然想到:「阿難尊者曾經長期隨侍在佛陀身邊,佛陀對他讚譽有佳,又被譽為「多聞第一」,現正住在拘睒彌國內一處由瞿師羅長者所建造用來供養佛陀的園林內。嗯!他應該是最佳的善知識,去找他吧!」

  第二天,他來到阿難尊者的面前,向阿難尊者行過禮後,便坐在一旁開始向阿難尊者請教。

  闡陀說:「尊者,我向其他比丘請教如何開悟,他們總是教我三法印,可是這些我早聽過了,我只是質疑『如果真的是無我,又是在修行?誰在開悟?』結果大家就不再理我了。我覺得能幫助我開悟的就只有尊者你,尊者!請您幫助我吧!」

  阿難尊者回答:「闡陀,很好!我真的很高興你能在我面前這麼誠實坦率,不作做虛偽。闡陀,一般凡夫的確不容易領悟三法印的真諦。沒關係,就由我來為你解說三法印,我對你有信心,你一定能開悟!」

  在阿難尊者善巧地鼓勵下,闡陀發現一直以來都沒有人對他這麼好,會如此正面肯定他,於是對尊者阿難產生了信心,因信心而生出歡喜,並對於三法印抱以高度的興趣及期待,希望能因此體悟箇中三昧。

  尊者阿難便開始說法:「我記得佛陀是這樣子教導尊者摩訶迦旃延:『

    迦旃延!世人的觀念錯誤顛倒,總不出兩種錯誤的觀念:一是執著世間(註:五蘊身心世界)是永恆真實存在(註:常見);另一是執著世間(註:五蘊身心世界)是虛無空幻(註:斷見)。

  迦旃延,會有這些錯誤的觀念,都是因為不了解世間(五蘊身心世界)的一切都是由因緣合和而成。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所以世間(五蘊身心世界)絕非虛無,因為若是虛無則不會有緣則生;但也絕非真實存在,因為若是真實存在,則不會無緣則滅。

  是以正確地觀察世間【五蘊】的緣起緣滅,就不會產生世間(五蘊身心世界)實有或實無的邪見。

  任何生死現象的產生,莫不脫離『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有【無明】,便有【行】,乃至生老病死純大苦聚集起;任何現象的消失,也都是因為『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老病死純大苦聚滅。

  若真能明白世間(五蘊身心世間)的緣起緣滅,遇到順境時,就不會貪愛執取,對於五蘊就不會再有『這是我』或『這是我所擁有的』類此自我中心的觀念。不論是苦生或苦滅,都念念分明是因緣的生滅,生就由它生,滅就任它滅。如此便不會執著實有苦生或實有苦滅。

  如果不是因為只從別人那裡聽來才知道,而是親自能體會這樣的真理,這樣就是正確明白佛陀的正法律了。』」

  闡陀聽完尊者阿難的轉述後,當下心開意解,證得初果。對於三法印不再疑惑,也不再對無我、無我所感到懼怕。

  闡陀雙手合十,感激地對尊者阿難說:「就是這樣!我已得到我要的答案了。我從善知識您這裡已清楚地體會到三法印的精髓,在一切生滅現象中沒有『我』或『我所有』,有的只是緣起緣滅而已。」

  尊者阿難很安慰地說:「我相信您已得到了佛法的利益,已開啟了聖慧眼,今後必將於八正道上精進修行,正向解脫,趨向涅槃,祝福你!」

  尊者阿難順利地結束對闡陀的開示。

 

(二六二)如是我聞。一時。有眾多上座比丘住

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佛般泥洹未

久。時。長老闡陀晨朝著衣持缽。入波羅奈

城乞食。食已。還攝衣缽。洗足已。持戶鉤。從

林至林。從房至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

處處請諸比丘言。當教授我。為我說法。

令我知法.見法。我當如法知.如法觀。時。諸

比丘語闡陀言。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

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闡陀

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受.想.行.識無

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闡

陀復言。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

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

知.如是見是名見法。第二.第三亦如是說

闡陀復言。是中誰復有力堪能為我說法。

令我知法.見法。復作是念。尊者阿難今在

拘睒彌國瞿師羅園。曾供養親覲世尊。佛

所讚歎。諸梵行者皆悉識知。彼必堪能

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時。闡陀過此夜

已。晨朝著衣持缽。入波羅奈城乞食。食

已。還攝舉臥具。攝臥具已。持衣缽詣拘睒

彌國。漸漸遊行到拘睒彌國。攝舉衣缽。洗

足已。詣尊者阿難所。共相問訊已。卻坐一

面。時。闡陀語尊者阿難言。一時。諸上座比

丘住波羅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時。我

晨朝著衣持缽入波羅奈城乞食。食已。還

攝衣缽。洗足已。持戶鉤。從林至林。從房

至房。從經行處至經行處。處處見諸比丘。

而請之言。當教授我。為我說法。令我知法.

見法。時。諸比丘為我說法言。色無常。受.想.

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

寂滅。我爾時語諸比丘言。我已知色無常。

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

槃寂滅。然我不喜聞。一切諸行空寂.不可

得.愛盡.離欲.涅槃。此中云何有我。而言如是

知.如是見是名見法。我爾時作是念。是中

誰復有力堪能為我說法。令我知法.見法。

我時復作是念。尊者阿難今在拘睒彌國瞿

師羅園。曾供養親覲世尊。佛所讚歎。諸梵

行者皆悉知識。彼必堪能為我說法。令我

知法.見法。善哉。尊者阿難今當為我說法。

令我知法.見法。時。尊者阿難語闡陀言。善

哉。闡陀。我意大喜。我慶仁者能於梵行人

前。無所覆藏。破虛偽刺。闡陀。愚癡凡夫

所不能解色無常。受.想.行.識無常。一切諸

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汝今堪受

勝妙法。汝今諦聽。當為汝說。時。闡陀作是

念。我今歡喜得勝妙心.得踊悅心。我今堪

能受勝妙法。爾時。阿難語闡陀言。我親從

佛聞。教摩訶迦旃延言。世人顛倒依於二

邊。若有.若無。世人取諸境界。心便計著。迦

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計於我。此苦生時

生.滅時滅。迦旃延。於此不疑.不惑.不由

於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見。如來所說。所以

者何。迦旃延。如實正觀世間集者。則不生

世間無見。如實正觀世間滅。則不生世間有

見。迦旃延。如來離於二邊。說於中道。所謂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緣無明有行。

乃至生.老.病.死.憂.悲.惱苦集。所謂此無故彼

無。此滅故彼滅。謂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

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尊者阿難說是法時。

闡陀比丘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闡陀

比丘見法.得法.知法.起法。超越狐疑。不

由於他。於大師教法。得無所畏。恭敬合掌

白尊者阿難言。正應如是。如是智慧梵行。

善知識教授教誡說法。我今從尊者阿難所。

聞如是法。於一切行皆空.皆悉寂.不可

得.愛盡.離欲.滅盡.涅槃。心樂正住解脫。不

復轉還。不復見我。唯見正法。時。阿難語

闡陀言。汝今得大善利。於甚深佛法中。得

聖慧眼。時。二正士展轉隨喜。從坐而起。各

還本處

 輸屢那三種  無明亦有三

 無間等及滅  富留那.闡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