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期大乘佛教將佛陀神化為如造物主般的上帝,嚴重誤導後世眾生對佛陀的認識。本經是佛陀的自我介紹,佛陀將自己喻為醫師,但與大乘佛教的「藥師佛」迥然不同。世間的醫師僅能醫治眾生身體上的病痛,但佛陀卻能醫治眾生心中千奇百怪的煩惱、恐懼與痛苦,是人類與天神的心靈導師,故又名為「天人師」。 選譯自《佛說醫喻經》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光祿卿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 詔譯 喬正一譯於西元2008/5/4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那時,佛陀與許多比丘們一起住在古印度舍衛國之中。 佛陀在當時是這樣告訴比丘們:「比丘們,你們要明白,就如同這世界上的醫師,如果能夠具備以下四種知病識藥的專業本領,他就有資格稱為良醫,這四種條件分別是:
一、他能正確地判斷出疾病的類型,並對症下藥; 四、他能斷除病源,令同樣的疾病不再復發。
如果,疾病產生的原因,是來自於風起、黃起、痰起、陰起、骨節起、積實所起,他也都能針對這些病因,找出適當的藥方。 對於已經產生的各種疾病,譬如鼻子發生病變,他可能會以煙薰、或以水灌鼻,或從鼻竅引氣等方式治療,也可能以吐瀉、或遍身攻汗等方式治療。 為了斷除病源,令同樣的疾病不再復發,他也會認真的找出方法加以預防。 而佛陀就如同良醫一般,也是如此,他對世間的眾生宣說四種無上的法藥,治癒眾生心中千奇百怪的煩惱、恐懼與痛苦。這四種法藥分別是:苦聖諦,集聖諦,滅聖諦,道聖諦。 眾生的苦,無窮無盡,佛陀卻能清楚的知悉該用什麼方法來滅苦,並將滅苦的方法為眾生宣說,令眾生徹底斷除產生痛苦的原因,當產生痛苦的原因消滅後,這世上所有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全都永遠消滅。 佛陀正是因為這個緣故,才會宣說如是無上法藥,幫助眾生得離諸苦。 比丘們,又如轉輪聖王,坐擁四兵,因此如意自在,而佛陀所說的四聖諦也是如此。」 佛陀說完後,比丘們都心生歡喜,信受奉行。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舍衛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