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前往有女人獻媚之家應供

        比丘律中有規定:「比丘向在家人化緣時,若遇有女人心生邪念,擠眉弄眼,欲勾引行犯戒事時,應遠離避免,不得再向這樣的在家人化緣。」蓋凡夫女子倘膽敢色誘比丘,這種女子若非色膽包天,就是愚不可及。而四雙八輩乃世間無上福田,種瓜得瓜,重豆得豆。若於無上福田裡種下愚痴惡因,必急速遭致惡報。佛陀制定此戒,不單單是為保護比丘不去犯戒,更是為避免愚痴無聞的凡夫因此種下惡因,惹禍上身,佛陀用意至深,令人感恩。本條戒律的制定緣起非常有趣,同時本篇律文也告訴我們不可仗恃特權胡作非為,妙光女的本生足以發人深省。

選譯自北傳律部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

譯於西元2006/5/6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室羅伐城,當時城中有一位長者,財富無限,受用豐足,猶如四大天王的北方毘沙門王一般(佛教大護法神之一,管理世界各地的鬼神、夜叉,特質是物樂富饒)。

他娶妻未久,妻便懷孕,其妻在有孕之日,形貌光彩異於平時,十月滿後便生一女,此女顏容姣好,人見人愛,所有美女應有的美色全都落在她身上。尤其在她誕生之日,屋內有光明四照,猶如日光。

這樣的奇聞立即流遍整座城邑,眾人彼此交相接耳,如是議論著:「有某長者誕生一女,容儀殊特,人見人愛,姿色圓滿,初生之際有光明照室,猶如日光。」

於是天天都有上千萬人,因好奇心,上門一睹奇景。

此時遠方有一命相師,善於以預兆占卜吉凶,聽說此女相貌奇異,也前往觀瞻。

命相師見後卻面色凝重,向四周眾人望去,告訴大家:「諸君等知否?此女雖有舉世難得一見的美貌,但依照相書中記載,此女將來必當與五百男子集體作愛!」

眾人雖聽相師這麼說,卻都認為:「此女貌美如此奇特,就算有五百男子與其做愛,也不足為奇。」

四方遠近眾人都聽到相師的預言,更加好奇,全都跑來觀看此女,把整條街衢擠的水洩不通。

長者在此女出生經過二十一日後,舉行滿月大會,邀集宗親族為此女取名。大家都在商量該給此女取什麼名字?最後一致決議:此女誕生之際,有光明照室,猶如日光,應與此女取名叫「妙光」

長者於是僱請養母八人一起共同照養妙光,一直到她童年,稍漸長大,出落得雍容華貴,典雅秀麗,氣質出眾。舉凡伎樂管絃,無不一一精熟。她的身影光彩赫奕,身著華服,體香芬芳,在自宅中光明遍照,猶如天女處於妙花園般。如此奇姿儀容,可愛動人,舉世無雙,就算是隱遁仙人等離欲之輩,一旦瞧見她的美,恐也難逃情欲魔網,更遑論是那些無始以來早已積集煩惱,性慾高昂的年輕男子,又怎能抗拒其惑魅?為保護妙光的貞節,其父晝夜遣人嚴加防守門戶。

到了妙光的適婚年紀,憍薩羅國王勝光大王,太子、大臣等,甚至遠方他國的王公貴族或達官貴人一類,都前來提親。但由於妙光女早年出生時被相師預言將與五百男人做愛一事,大家覺得如果屬實必將玷辱門風,有損顏面,遂逐一打退堂鼓。然為一睹妙光美貌者依然絡繹不絕,宅中內外仍是人滿為患,甚至有男子躲在門窗戶牖外窺看,雖戒備守防也難以禁止。長者眼見恐貽家禍,很不安地思量著:「我女年已長大,追求者雖多如過江之鯽,但皆因相師的預言拒卻迎娶。」於是長者見無人迎娶,心生憂惱,因此病苦纏身,漸漸憔悴消瘦。

正巧此城中有一長者,大富多財,娶妻未久,妻便因病往生。如是展轉續絃,從第二、第三、乃至於第七位妻子都接續病死。由於他前世做出令他人妻子短命的惡業,惡名因此遠揚,當時眾人便謔稱他為「殺婦」。

殺婦長者一人單身獨居,寂寞難耐,仍想尋覓適合的女子。當他到女方家裡問其婚事,女方父母總是諷刺他:「難道要我今天殺自己的女兒嗎?」

不得已,只好改找寡婦。但得到的答案也是如此:「難道要我今天自殺嗎?」

長者四處覓婦不得,心灰意冷之下,只好打消再婚念頭,本打算前往外道沙門、婆羅門及諸雜類梵行人修行處,想與他們一起修行。但長者又想到:「我父以前是佛陀的鄔波索迦(註:受三歸及五戒的在家弟子),又何必去追隨諸外道?我今應可與佛弟子一起修行。」便開始供養僧伽,計畫將來加入僧團出家。

長者便常常前往逝多林中,有舊友看他如此殷勤供僧,問道:「你經常出入寺院,是打算出家嗎?」

答曰:「我今已無家累,已算是出家,又何勞再正式出家?」

其友問其緣故,長者便解釋緣由。

其友知悉後鼓勵長者:「雖然如此,但你仍應再接再厲,不要輕言放棄。若無兒女,豈不宗胤將絕?你還可尋找其他女子。」

長者難過地說:「我該怎麼辦呢?女方父母都諷刺我要殺他們的女兒,甚至寡婦還說嫁給我就是逼她們自殺。」

朋友建議:「如果是這樣,何不去找妙光美女?」

長者猶豫:「但曾有相師預言此女將與五百男人做愛,大家都不敢去提親,我又怎能娶妻作婊?」

朋友問:「平時你家還會有誰出入?」

長者說:「只有比丘會常來應供。」

朋友說:「那你還擔心什麼?你去提親吧!」

長者很沒自信地說:「恐怕她父母不會同意將她許配與我。」

朋友為他打氣:「你先不要想這麼多,說不定能成功。」

長者終於鼓起勇氣去提親。妙光父親一見長者登門造訪,早知來意,喜不自勝,高興地說:「歡迎!歡迎!光臨寒舍不知有何貴事?」

對曰:「我有不情之請,不知如何啟口?」

妙光父引導長者:「但說無妨。」

長者羞赧地說:「我想娶令千金妙光為妻。」

妙光父爽快地答應:「沒問題!」

長者立即籌設盛禮迎娶妙光,以大隊車馬隆重將妙光迎接至室內。婚後便將家中所有鎖鑰都交給妙光,並叮囑:「賢妻,我們家過去慣例都是歸信佛僧,並以此為福田。若遇有比丘上門化緣乞食,你今後可隨時按其需求供給。」

妙光答曰:「這很好,我會這麼作。」

長者天天都延請比丘至家中飲食,妙光也親自常為比丘們煮食供養。但妙光若瞧見有比丘容貌俊美或身材挺拔者,便記在心裡。

有一次長者有事暫須外出,便交代:「賢妻,我於某處有事須遠行,你於福田供養不要停止。」

答曰:「好的。」

長者又去通知比丘們:「我有事必須遠行,唯願聖者能天天至舍下受食。」

比丘們祝福長者:「願你無病安樂,我們會去就食。」

長者遠行後比丘仍舊上門應供,這時妙光以夫不在,竟於比丘面前作出嬌姿媚態,想勾引比丘。比丘們見狀後各自回到寺中,討論著:「各位知否?現在有會招致後患的情形出現,我們今後該怎麼辦?」

有一比丘先說:「我明天不會去,你們呢?」

另一比丘附和道:「我們是乞食人,當奉行乞食法。」

大家都同意。

第二天竟無一人去應供。後來長者辦完事回家,問妙光:「聖者福田是否常來就食?」

答曰:「僅一日來食後,就不再來了。」

長者懷疑:「難道是此婦於聖者前露出嬌婬魅態,比丘們懼怕招致過患,所以不來。」便向寺中慇懃重新迎請。

比丘們婉拒:「我們是乞食人,自可依常法乞食。」

長者說:「聖者,我想我大概已知是怎麼一回事。我保證今後不會再給聖者們帶來困擾。」

比丘們見長者一片誠心,便接受邀請。長者頂禮後立即回去準備第二日比丘們的飲食,並命妙光到房間緊閉門戶。

長者於戶外親自授食,比丘飲食的時候,妙光竟於房間內心生邪念,想著:某甲聖者的足踹是如此的有形,腰背的線條是如此的堅挺,胸部的肌肉是如此的結實,從容貌、眼睛一直到頭頂等等,就這樣一一分別繫念縈繞在心,身心產生極重的愛染情慾,整個人被熊熊慾火內外通體焚身,汗流遍體,以致奄奄一息,最後竟一命嗚呼。

外面的比丘用餐後一如往常漱口,為長者說祝福頌辭後離去。長者開房間門叫喚妙光出來一起吃飯,但房內沒有回應,長者入房內見她躺臥於地,以為她是睡著,想以手推醒她,摸她才知已喪命,悲傷地對家人說:「我真是薄福之人,如此美女突然死去,你們去替我通報她的親人。」

妙光女的親人聞耗立即趕來,有的椎胸懊惱,有的哭成一團,甚至有人將責任怪到長者頭上,對長者開罵。

就這樣哭哭啼啼,吵吵鬧鬧地過了一晚,但大家想到人既已死,應立即入土為安,遂以五色氊裝飾喪車,將妙光女遺體送至森林裡下葬。

這時離森林不遠處剛巧有五百名盜賊出沒,在別處行盜完後來此停留。路上有一人看見賊營後,心想:「妙光美女今已身亡,四方遠近宗親都到森林裡送殯,若遇上這些盜賊,必將惹禍上身。我應該趕快去通知他們。」

所有親人得悉後,盛大備妥喪儀,遣人守護,含悲拭淚,各自打道回府。

盜賊慢慢來到森林傍,防守之人驚見立即隨處逃竄。盜賊遙見種種莊嚴的奠儀,都感到好奇,來到妙光女的棺槨前,揭開喪衣,大家驚見妙光女的遺容,雖死儼然活著一般,美貌無異於生前,都嘆說:「此女貌美如花,前所未見,縱然遠覓,亦難尋求。」竟各自生起性慾,輪番對妙光女的遺體姦屍。五百名盜賊在妙光女身上發洩完獸慾後,留下五百金錢離去。

第二天亮,四方遠近眾人都聽說妙光女雖死,但遺骸尚被五百男人輪姦,而且還獲得金錢五百。

比丘眾也聽到這則消息,都感到很好奇,請問世尊:「這妙光女前身曾作何善業,身具光明,能於初誕之時滿室照曜?又今雖身死,尚被五百男人輪姦?還得到金錢五百?」

世尊解釋:「比丘們,假令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這妙光女過去前身所作的善惡業終須自受,果報成熟時無人能代受。

你們聽好,在這賢劫中的過去某一段時期,當人類壽命平均二萬歲時,有迦葉波佛出現於世,十號具足,於婆羅斯施鹿林駐錫。

當時城中有位明君,名叫訖栗枳,治國有方,人民安隱豐樂,無諸賊盜,是一位佛教人間的大護法。後來迦葉波佛已般無餘涅盤,國王及眾人,於佛遺骨盛興供養,焚燒既畢,收集舍利,建起莊嚴高廣的佛塔供人禮敬供養。

有一位居士女,看見塔形,心生敬愛,遂以懷中明鏡繫於塔上,並發弘願:『願我來世所生之處,有光明照耀,猶如日光,隨身而出。』

比丘們,過去這位居士女就是今日妙光女的前身,由於她過去前世曾於佛塔上懸鏡發願,因此緣故,今獲此善果身如日光,出生之時,光彩曜遍滿於屋內。

至於她身雖死,仍有五百男人與之性交,完事後給她五百金錢這一段,這也是過去因緣所致,你們應仔細地聽。

在過去世時,有一位叫做梵授的婆羅斯明君,當時城中有一妓女名叫賢善,顏容姣好,人見人愛,親國舅都曾與之交歡過。有一次有五百牧牛人至芳園中一起飲酒作樂,大家都認為園中萬事雖足,唯獨缺少女人一起做愛交歡,實在美中不足,於是決定花錢找一名妓女應招。

大家都稱好,並決定招賢善來作伴。便派人前往其所邀約:「少女,可否至芳園中一起歡戲?」

賢善開出條件:「若能付得出金錢千文,我就去。少一分錢都不行!」

答曰:「我們先付五百,等歡戲結束後才一次付清剩餘的五百。」

賢善女同意:「就照你們的意思吧!」

眾人即先付五百。

賢善女說:「你們先回去等候,待我裝扮梳洗後即刻赴約。」

等眾人離去後,賢善女竟開始後悔,自忖:「我若與這五百個男人輪番做愛,豈不是要了我的小命?但已收了人家五百金錢,該怎麼辦呢?」

於是心生一計,想到過去王親國舅都曾是恩客,若倚仗他們的權勢,或許能抵賴掉這一筆生意。便令婢使前往王親國戚那裡傳達:「我不小心收了五百金錢,答應為五百男人作性服務。我若與這五百男人接續做愛,一定會死掉。但如果不去,就要罰一倍的金錢。我與親舅先曾恩愛,可否幫我想一計策,可以取消這次的生意?」

王親國舅果真願出面力挺賢善女,當她的靠山,以王族勢力不令她去赴約,亦不還錢。

當時世間無佛,有獨覺(辟支佛)出現於世間,哀恤貧窮,依下臥具,隨得在家人的佈施而食,世間唯有此一福田。正巧此獨覺在人間遊歷,走進婆羅斯城,想覓一處安靜的地方修行。獨覺看見五百男人聚集一處,想給予他們植福的機會,便向他們走近。五百男子都看見尊者身心安詳平靜,迥異於一般凡夫,都認為尊者是世間真實福田,百劫難遭遇,應該興供養以植來世善因。隨即共同籌辦上等飲食,盛滿缽中,虔誠奉獻給聖人。

獨覺的慣例都是口不說法,唯現神通令在家人發善心。在受供後隨即飛騰至虛空之中,展現各種神變,於全身上下變幻出水火流光。

凡夫一見神通,立即心生信敬,猶如大樹崩倒於地,五體投地頂禮這位聖人。但五百男子對賢善女收了錢,仗王勢毀約,也不還錢的惡行,非常憤怒,各自都還在氣頭上,於是各自發願:『我等於如是真實福田所申供養,願以此善根迴向,未來生生世世都要與賢善妓女做愛,就算是她死了,我們也會對她進行姦屍,再給付她剩餘的五百金錢,絕不善罷干休!』

比丘們,你們應當明白,過去那位賢善女就是今世的妙光,過去那五百男人即是今世五百盜賊。由於過去那五百男子能對聖者恭敬供養的緣故,再加上當時他們所發下的咒願,因著他們的業力,於生死中不斷輪迴流轉,已在五百世內常輪姦妙光女,並於事後給付她五百金錢作為代價。直到今日妙光婬女,雖已命喪黃泉,他們還是對她的遺骸進行姦屍,且於事後還留下五百金錢。所以你們應當明白,自己作的業,是不可能由他人代為承受。你們都應當捨棄黑、雜兩種不淨業,專修純白淨業,應如是學習!」

諸比丘眾聽聞佛陀的解說後,都心生歡喜,決定依法奉行。

此時世尊想到,這一切都是由於諸比丘到這樣的在家人家裡接受飲食供養,才會有這種過患產生,便告訴諸比丘:「妙光女都是因為迷戀苾芻,心生分別妄想,以致於喪命。所以今後你們不應再前往像這樣的人家裡接受供養,以免類似的過失再度發生。若有比丘前往像這樣的在家人家裡接受供養,因而產生過失者,得越法罪!」

 

 

佛在室羅伐城。時此城中有一長者。
大富多財受用豐足。如毘沙門王。
娶妻未久便覺有娠。其妻即於是日形貌光彩異於常時。
月滿之後便生一女。顏容端正人所樂觀。
令色妍姿眾相具足。於其誕日室中明照猶如日光。
休應嘉聲流遍城邑。諸人共議。
有某長者誕生一女。容儀挺特見者樂觀眾相圓滿。
初生之際室有光明猶如日光。
於日日中有千萬人。發希奇心集長者舍共觀希有。
于時他方有一相師善閑先兆。聞其奇異亦往觀瞻。
見希有已四顧而望。告諸人曰。君等知不。
此女具相舉世皆無。
准依相書當與五百丈夫共行歡愛。諸人報曰。看此殊相。五百未足為奇。
四遠皆聞相師所記。競來觀察闐噎街衢。
是時長者經三七日後為大歡會。
命聚宗親為女立字。皆云此女當作何名。咸言。
誕生之際室有明照猶如日光。應與此女名曰妙光
長者遂使養母八人共為瞻視。廣如餘說。
乃至童年稍漸長大。容華雅麗庠序超倫。
伎樂管絃無不備習。光彩赫奕綺服芬芳。
於己宅中鮮明遍照。猶如天女處妙花園。
觀此奇姿儀容可愛。威光挺特舉世無雙。
假使隱遁仙人離欲之輩。尚能牽彼起染欲心。
何況無始時來積集煩惱。
婬欲增盛年少丈夫而不迷惑。其父晝夜及以家人。
防守嚴更無由得睡。
時憍薩羅主勝光大王太子大臣。
并餘國主王子之類。咸共問親求為婚娶。
妙光女相師授記。與五百人共行欲事。
皆生譏恥不共成親。然於宅中內外人滿。
門窗戶牖皆共窺看。雖備守防難為禁止。長者見已恐貽家禍。
情地無安即便念曰。
女年長大雖非偶類求者當與。人皆恥嚮靡見祇迎。
於是長者見無人取心生憂惱。病苦嬰纏身形羸損。
時此城中有一長者大富多財。
娶妻未久即便身死。如是展轉更索餘妻。
第二第三乃至于七悉皆病死。由其先世作妻短命業惡嚮流布。
遂令時人與其著字名曰殺婦。
時殺婦長者獨居難活更覓餘女。至彼女家問其婚事。
父母報曰。豈我今欲殺自女耶。
遂更思量求諸寡婦。諸人答曰。豈我今欲殺自身乎。
長者諸處覓婦不得。遂於妻室斷絕求心。
即往外道沙門婆羅門及諸雜類梵行人所。
與之共住。長者念曰。我父先是屬佛鄔波索迦。
更復何煩隨諸外道。
我今宜可與佛弟子而為共住。漸申供養終當出家。即便數往逝多林中。
有舊知識問言。汝數入寺求出家乎。答曰。
我今無事。已是出家何勞更作。彼問其故。
報曰。我一婦死更取還亡。如是二三乃至于七。
世人著字喚為殺婦。並由前世惡業所招。
我自思念。父先屬佛。更何所之遂。
即發心投苾芻眾。知識報曰。雖知如此。
然於妻室道理終須。若無男女宗胤將絕。
更可求覓諸餘雜類。答曰。我欲如何。
但所求者皆云豈我欲殺女耶。若爾何不求諸寡婦。答曰。比亦見求。
彼云。我豈自殺。
若如是者妙光美女何不往求。答曰。相師授記通五百人。
豈令我家作婬女舍。一切丈夫悉皆捨棄。報曰。
汝有信心誰復輒入。唯除苾芻時來過顧。汝今可問。
答曰。彼多不肯見娶於我。報曰。
彼亦憂勞或相適配。長者即去到彼家中。
彼父見已唱言善來欲何求覓。對曰。中心有願未敢在言。
父曰。說亦何損。答曰。欲求妙光以為婚對。
報言。相與。即設盛禮以女娶之。
車馬賓迎將歸室內。便以家中所有鎖鑰悉皆付與。語言。
賢首。我室舊法歸依佛僧。
此是福田無餘歸趣。汝可隨時數申供給。答曰。善哉。
我當隨作。時彼長者於日日中延請苾芻就舍而食。
妙光自手常為供養。
若見苾芻顏容姝好色澤超倫者。即記在懷。
是時長者有緣暫須外出。報言。賢首。我於某處有事須行。
汝於福田供承莫絕。答曰。如是。長者復去報苾芻曰。
我有他緣須適餘處。
唯願聖者於日日中就舍受食。答言。願汝無病。我當就食。
長者行後苾芻就宅。是時妙光以夫不在。
於苾芻前現其姿態作嬌媚相。苾芻見已各並食訖。
還至寺中更相告曰。仁等知不。過失相現今欲如何。
一人告曰。我明不去彼何所為。一人復曰。
我乞食人當行乞食。諸人云善。
苾芻明日無一人去。後時長者事了歸家。問妙光曰。
聖者福田。常來食不。答曰。一日來食後更不來。
長者思量。
豈非此婦於聖者前現嬌婬相彼懼過患是故不來。便向寺中慇懃重請。答曰。
我是乞食人可依常法。白言。聖者。我已忖知。
更不同前恐生過患。苾芻便受。彼禮而去。
便於他日苾芻就食。長者遂遣妙光入室返繫其戶。
長者戶外自手授食。
苾芻食時妙光室內生分別想。某甲聖者如是足踹如是腰背。
胸項面目乃至頭頂。
如是繫念分別便生極重愛染。遂被欲火內外燒然。
遍體汗流奄便命過。苾芻食訖如常澡漱。為說頌已辭之而去。
長者開戶喚妙光曰。汝可出來我欲共食。
彼既命終寂無言嚮。長者便入見躄于地。
謂是睡著欲令警覺。以手推摩方知命過。
悲啼哀慘告家人曰。我是薄福下品之人。
如斯寶女忽然見棄。可報諸親云女身死。
宗親既聚悉來號哭。椎胸懊惱。自撲于地。
或於長者興罵詈言。如是紛紜遂便日晚。
以五色疊裝飾喪輿送至林所。
是時去林不遠便有五百群賊。餘處行盜來此居停。
路有一人見賊營已遂生是念。妙光美女今已身亡。
四遠宗親俱送林所。勿此群賊因生過患。
我宜速去報彼令知。到林告曰。
去斯不遠有五百賊欲至於此。君等急去勿令相害。
諸親聞已盛備喪儀。令人守護銜悲抆淚各並入城。
其諸賊旅遂到林傍。防守之人隨處逃竄。
諸賊遙見種種莊嚴。皆共往觀無不驚怪。
去衣共閱見彼容儀。雖復神亡儼然如活。
觀其容貌不異平生。共相謂曰。斯女妍華昔所未見。
縱令遠覓此類難求。各起染心共行非法。
即斂五百金錢置側而去。至天曉已四遠聞徹。
妙光雖死餘骸尚得通五百人獲金錢五百。
諸苾芻眾亦復聞知。時諸苾芻咸皆有疑。請世尊曰。
妙光前身曾作何業具足光明。
初誕之時室皆照曜。今雖身死通五百人得金錢五百。
世尊告曰。汝等苾芻。
妙光女前身作業終須自受。果報熟時無人相代。
乃至一頌廣如上說。
汝等應聽。此賢劫中人壽二萬歲時。
有迦葉波佛出興於世十號具足。
於婆羅[-+]斯施鹿林住。時此城中王名訖栗枳。為大法王。
安隱豐樂無諸賊盜。廣說如餘。
時彼世尊化緣既盡。如薪火滅入無餘依妙涅槃界。
是時王及諸人。於佛遺身盛興供養。
焚燒既畢收其舍利。
起窣堵波縱廣一踰繕那高半踰繕那。有居士女見塔形儀極生渴仰。
遂以明鏡繫相輪中而發弘願。願我來世所在生處。
光明照耀猶如日光隨身而出。汝等苾芻。
昔居士女即妙光是。由昔懸鏡發願力故。
今獲斯果身如日光。生時光曜遍滿于室。
又復應知其身雖死有五百人共為交會復與五百金錢。此昔因緣汝等應聽。
於往昔時婆羅[-+]斯王名梵授。為大法王。廣如前說。
當此城中有一婬女名曰賢善。顏容端正人所樂見。
其王親舅先與交通。時有五百牧牛人。
至芳園中共為歡戲。各相謂曰。我於園中是事皆足。
唯無少女共作交歡。可覓將來。眾皆云善。
欲取誰來。皆云賢善。即往其所報言。少女。
可至芳園共為歡戲。報云。若得金錢千文。
我當共去。無者不行。答曰。且取五百。
待歡戲罷五百方還。女云隨意。諸人即與五百。報云前去。
我嚴香花著衣服已後即隨行。
諸人去後女尋生念。我若與彼五百人通。得存活不。
已留五百其欲如何。遂起異計。
王之親舅曾與我交。若作依憑或容救濟。
遂令婢使往詣舅邊作如是語。
我忽失意於五百人取五百金錢許為歡戲。我若與彼五百人通理難存活。
如其不去倍罰金錢。我與親舅先曾得意。
如何方計得使消通。婢到具說。
舅依王力不令女去。亦不還錢。于時世間無佛。
有獨覺者出興于世。哀恤貧窮依下臥具隨得而食。
世間唯有此一福田。時此獨覺人間遊歷。
至婆羅[-+]斯求寂靜處欲為安止。
見五百人一處聚集。共見尊者身心俱寂特異常倫。
此真福田卒難遭遇。宜興供養以植來因。
即共籌量辦好飲食。盛使滿缽虔奉聖人。
獨覺常儀口不說法。唯現身相令發善心。
即騰虛空現諸神變。於身上下水火流光。
凡夫見通疾生信敬。猶如大樹。崩倒全身禮彼上人。
各發弘願。我於如是真實福田所申供養。
以此善根願與賢善婬女假令身死酬錢五百共彼交通。汝等苾芻應知。往時賢善女者即妙光是。
昔五百人即五百群賊是。
由於聖者興供養故。復由發願彼之業力。
於生死中受諸流轉。五百生內常與五百金錢共行非法。
乃至今日妙光婬女。其命雖終於彼遺骸。
還與金錢共行惡事。是故汝等當知作業無人代受。
乃至一頌廣說如前。
汝等應捨黑雜修純白業。如是應學。
諸苾芻眾聞佛說已歡喜奉行。
爾時世尊作如是念。
由諸苾芻向如是家受飲食時有斯過患。告諸苾芻曰。
妙光女由於苾芻。起分別想遂令命過。
是故汝等不應行詣如是人家受其供養生斯過失。
若有苾芻詣如是家生過失者。得越法罪。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