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文人相輕」、「同行相忌」,自古皆然。這種心態其實說穿了就是一種驕傲與嫉妒的綜合。人們常說,同行是一家,也是冤家。這句話看似矛盾,其實不然。因為同樣的行業,在僧多粥少的利害關係之下,競爭自然激烈,有人成功,有人卻失敗,當然會成冤家。

    本文是記載清朝大學士永 甯 先生生病時,因第一位醫師開的處方未令他的病情好轉,誤以為是處方不對,便延請第二位醫師診治,第二位醫師要看前一位醫師的處方,卻被鬼魂給偷走了。因為鬼魂生前曾受永甯 先生的恩惠,深知第二位醫師因同行相忌,出於驕傲與嫉妒,為顯示自己的醫術更加高明精湛,會開出錯誤的處方,害死自己的恩人。這篇文獻姑不論其真假,倒是深刻地刻畫出人性的衝突與矛盾。

選譯自清朝《閱微草堂筆記》

作者/紀曉嵐

喬正一白話譯於 中華民國一○一年一月六日星期五

    清朝有一位名叫永甯的內閣大學士,曾生了一場大病,身體疲乏,精神憔悴。他請醫生替他診治,卻一直未見好轉,於是他又另請了一位醫生替他診治。

    第二位醫生向他要以前他曾服過的藥方以備參詳,他找不到,誤以為是小丫環們誤置在什麼地方,便命丫環們尋找,並警告他們若是找不到,就要毒打她們一頓。

    永寧先生又氣又急,便躺下來倚枕閉目養神。在恍惚之中,他隱約看見有一黑影跪在案前的燈下,對他說:「大人,請不要鞭打丫環。那張舊藥方是我藏起來的。我是你在擔任臬司時,替我平反昭雪,得以生還的那個死囚啊!」【註:所謂「臬司」是各省提刑按察使司的簡稱,主管一省之司法,類似於現代的檢察官。】

    永甯先生當然是嚇壞了,但他更好奇,便問黑影為什麼要將藥方藏起來?

    黑影回答:「大人有所不知,所謂醫界同行相忌。那第二位醫師拿到舊藥方時,必定會更改前一位醫生的方子,以顯示自己的醫術更加高明精湛。但事實上你原先所服的藥方並沒有錯,只是你才服一劑而已,藥效不能持續發揮,所以不能即時見效。假如第二位醫生見到舊藥方,必定會用相反的藥來標新立異,如此一來,藥不對症,大人的性命可就危險了。所以我才會把舊藥方偷偷地收藏起來。」

    永寧先生當時昏昏沉沉,並沒有清楚地意識到跪在他面前的是個鬼魂。過了一會兒,他才突然醒悟,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

    於是,他對第二位醫師謊稱以前的那張藥方已弄丟了,而且也記不清楚是些什麼藥,便請第二位醫生另開新藥方。

    後來,第二位醫生開出了藥方,他拿過來一看,方子上所用的藥竟與前一位醫生所開的處方完全相同。於是連服數劑,病情很快就好轉了。

  以上這段經過,是永 甯先生鎮守在烏魯木齊的時候,曾親口對我說起的,他並感嘆地說:「這個鬼可真是洞悉人情世故啊!」

原文/

內閣學士永公,諱寧,嬰疾,頗委頓。延醫診視,未遽癒,改延一醫,索前醫所用藥帖,弗得。公以為小婢誤置他處,責使搜索,雲不得且笞汝。方倚枕憩息,恍惚有人跪燈下曰:「公勿笞婢,此藥帖小人所藏。小人即公為臬司時平反得生之囚也。」問:「藏藥帖何意?」曰:「醫家同類皆相忌,務改前醫之方,以見所長。公所服藥不誤,特初試一劑,力尚未至耳。使後醫見方,必相反以立異,則公殆矣。所以小人陰竊之。」公方昏悶,亦未思及其為鬼。稍頃始悟,悚然汗下,乃稱前方已失,不復記憶,請後醫別疏方。視所用藥,則仍前醫方也。因連進數劑,病霍然如失。公鎮烏魯木齊日,親為餘言之,曰:「此鬼可謂諳悉世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