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 亡 經

    人類的煩惱無量無邊,而且千奇百怪。甚至隨著科技文明的進步,衍生出許許多多過去聞所未聞的文明病。

    佛陀說眾生的煩惱起因於慾望及渴求,人類的慾望真的是五花八門,也因此編織出苦樂參雜的百味人生。從本篇經文中我們可以發現佛陀真的非常洞悉人性,譬如佛陀就非常不看好老少配,畢竟年紀條件差異過大,只會滋生猜疑與嫉妒,終日活在恐懼與不安之中,毫無安樂可言。

    本篇經文是一位天神前來求教於佛陀何謂「負處」。這裡所謂的「負處」係指痛苦的深淵,佛陀一一指出許多人性的弱點是導致沈淪於痛苦深淵的因緣,非常地發人深省。

選譯於北傳《雜阿含經》第一二七九篇

喬正一譯於西元2007/4/21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那時佛陀仍住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內。有一天晚上,有一位容貌絕色的天神前來拜訪佛陀。他向佛陀頂禮後,便退坐在一旁,他身上所散發的光明遍照整個祇樹給孤獨園林。

天神問佛陀:「請問世尊,是什麼原因導致眾生沈淪於痛苦的深淵,無法自拔?」

世尊回答:「不論是向上提昇或向下沈淪,都很容易分辨。」

「只要是選擇會導向快樂之路就是向上提昇,而做出毀滅自己及他人的惡行就是向下沈淪。」

「譬如喜歡結交惡友,遠離善友,甚至與善友產生怨結,就是沈淪於痛苦深淵的原因。」

「總喜歡跟不善之人來往,看到善人反而生起憎惡,喜歡邪惡與不義之事,不喜歡良善與真理,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商人在從事交易的時候不誠實,以斗秤斤兩詐欺於消費者,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喜歡賭博或耽溺於嗜酒,喜歡遊盪,迷戀女色,浪費財物,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女人行為不檢,捨棄自己的丈夫而紅杏出牆;或者男子色心放蕩,拋棄家妻而外遇。因以上的惡行導致家庭破裂,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不論是老妻配少夫,或老夫得少妻,這種組合必定缺乏信任,內心常懷猜疑與嫉妒,導致睡臥不安,毫無幸福快樂可言,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平時貪睡,好逸惡勞,懶墮又脾氣壞,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有錢的時候喜歡宴客,酒食奢華不節,耗費金錢財物,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不衡量自己的實力及財力,貪心不足蛇吞象,總是痴心妄想追逐權勢,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崇尚名牌,貪求物質享受,拜金又沈迷於物慾,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接受他人豐盛的美食招待,卻慳惜自己的財物,不懂得禮尚往來回報對方,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當沙門及婆羅門等修行人前來化緣,卻慳惜財物不肯佈施,反而訶責辱罵對方,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當父母年紀老邁,明明有錢卻不及時奉養,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對父母及兄弟,搥打及罵辱,毫無尊卑倫理,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對佛陀及其聖弟子,不論是在家或出家,只要毀呰不恭敬,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明知自己不是聖人,卻妄稱自己是聖人,這種人就是世間賊,就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

「以上都是沈淪於痛苦及導致毀滅的原因,我就我所知所見而說,猶如嶮怖的道路,聰明的人都應當遠避。」

這位天神聽到佛陀以上所說的法,解除了疑惑,非常的歡喜,頂禮佛足後,即消失不見。

(一二七九) 如是我聞。 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
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退落墮負處  云何而得知
 唯願世尊說  云何負處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勝處易得知  負處知亦易
 樂法為勝處  毀法為負處
 愛樂惡知識  不愛善知識
 善友生怨結  是名墮負門
 愛樂不善人  善人反憎惡
 欲惡不欲善  是名負處門
 斗秤以欺人  是名墮負門
 博弈耽嗜酒  遊輕著女色
 費喪於財物  是名墮負門
 女人不自守  捨主隨他行
 男子心放蕩  捨妻隨外色
 如是為家者  斯皆墮負門
 老婦得少夫  心常懷嫉姤
 懷嫉臥不安  是則墮負門
 老夫得少婦  墮負處亦然
 常樂著睡眠  知識同遊戲
 怠墮好瞋恨  斯皆墮負門
 多財結朋友  酒食奢不節
 多費喪財物  斯皆墮負門
 小財多貪愛  生於剎利心
 常求為王者  是則墮負門
 求珠璫瓔珞  革屣履傘蓋
 莊嚴自慳惜  是則墮負門
 受他豐美食  自慳惜其財
 食他不反報  是則墮負門
 沙門婆羅門  屈請入其舍
 慳惜不時施  是則墮負門
 沙門婆羅門  次第行乞食
 呵責不欲施  是則墮負門
 若父母年老  不及時奉養
 有財而不施  是則墮負門
 於父母兄弟  搥打而罵辱
 無有尊卑序  是則墮負門
 佛及弟子眾  在家與出家
 毀呰不恭敬  是則墮負門
 實非阿羅漢  羅漢過自稱
 是則世間賊  墮於負處門
 此世間負處  我知見故說
 猶如嶮怖道  慧者當遠避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隱沒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