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與«別譯雜阿含»第11及«增壹阿含經»3510經的內容完全相同。

    在佛教裡,流傳著一則故事。有一位婦女失去了她的獨子,痛不欲生。這樣的打擊令她幾近瘋狂,所幸她遇見佛陀,恢復了心智,加入僧團成為比丘尼,並在佛陀的指導下修得阿羅漢果。後來,有人很好奇這位婦女是否真的已經不再為她的獨子悲傷,便詢問她的修行心得,比丘尼是這麼形容她的獨子:「我沒有請他來,他卻不請自來;我沒有叫他走,他卻逕自離去。他就這樣突然的到來,卻又突然不告而別,我又何須為他憂傷?」猶如本篇經文中佛陀所說的偈語。

    就如同本篇經文中的主角僧迦藍尊者,他已斷除一切的煩惱,滅除了苦生起的因緣--無明、渴愛、欲愛、執著,他此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他沒有下一生,已是一位阿羅漢,因此他對於前妻的百般糾纏才能無動於衷。

    也許,有人會認為本篇經文中尊者的態度似乎很不近人情,甚至是無情。但這是世間凡夫及外道的顛倒邪見,因為世人與外道都歌頌「情愛恩愛」,但對於佛教來講,說穿了卻是一種無形的「枷鎖」(執著), 是四聖諦中的苦集諦,只會緊緊鎖住自己,無法逃脫生死輪迴的牢獄。尤其當面臨生離死別時,除了帶給大家痛苦與煩惱以外,沒有任何一絲幫助。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1072)篇
喬正一譯於西元2009(佛曆2553/9/26農曆八月初八(八關齋戒日)

修訂於西元2018/2/6

    我是這樣聽說的:

    這是發生在佛陀住在古印度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內時候的事。

    當時,有一位名叫僧迦藍的尊者,在拘薩羅城市裡托缽遊行。他乞得食物後,便返還至舍衛國,回到祇樹給孤獨園林裡。

    這位僧迦藍比丘,出家以前有一位妻子,也住在舍衛國中。他的前妻聽說僧迦藍比丘現正住在祇樹給孤獨園林裡,聞訊後便立刻穿好衣服,梳妝打扮,抱著兒子來到僧迦藍比丘的僧房前。
 

    僧迦藍尊者正巧走出房外,在露地上經行。

    這時,尊者的前妻立刻上前,欲以親情攻勢打動尊者,便說道:「你看,我們的兒子還這麼小,你怎麼忍心拋妻棄子,丟下我們母子不管,自己一個人跑去出家,你讓我們母子靠誰來養活?」

    沒想到,僧迦藍比丘完全不出聲。

    不管尊者的前妻如何再三的哀求,尊者不說話就是不說話。尊者的前妻決定採取更激烈的方式,她威脅尊者:「我這樣子再三哀求你,你都不跟我說一句話,也不正眼看我一下,既然如此,我只好把兒子留在這裡給你照顧。」

    尊者的前妻說完真的把小孩放在經行道路的一端,便掉頭逕自離去,臨走前又轉身對尊者說:「沙門!這是你的兒子,你自己去養活他,我不管了,我要走了。」

    但僧迦藍仍完全無動於衷,也不去看顧他的兒子。

    尊者的前妻見狀,自忖道:「這個比丘竟然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看顧,想必是已經證得仙人難得之處。善哉啊!沙門!他一定是已獲得解脫了。」

    尊者的前妻目的沒有達到,也不想再打擾尊者,便抱起兒子離去。

    這時,佛陀正入甚深禪定中,他以超凡的天耳,聽到僧迦藍尊者與其前妻的互動經過,即說出以下的偈言:「

來者不歡喜,去亦不憂慼,於世間和合,解脫不染著,我說彼比丘,為真婆羅門。
 
來者不歡喜,去亦不憂慼,不染亦無憂,二心俱寂靜,我說是比丘,是真婆羅門。

     佛陀的意思是說:不論是妻子、兒女,都是人生的過客,他們來時不需要高興,離開時也無須憂傷。因為這一切都是因緣聚散、緣起緣滅,如果真能參透無常的真相,從其中獲得解脫,既不貪愛,也不染著,不論是聚是散,心中既不喜也不悲,完全寂靜,毫不受影響,我說這樣的比丘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修行人。

    僧迦藍尊者聽到佛陀所說的法,心中非常的歡喜,並向佛陀頂禮後離去!
 

原文/

1072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尊者僧迦藍,於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彼僧迦藍比丘,有本二,在舍衛國中。聞僧迦藍比丘於拘薩羅,人間遊行至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聞已,著好衣服,莊嚴華瓔,抱其兒來詣祇洹,至僧迦藍比丘房前。
爾時,尊者僧迦藍,出房露地經行。
時,彼本二,來到其前,作是言:此兒幼小,汝捨出家,誰當養活?
時,僧迦藍比丘不共語。
如是再三,亦不共語。
時,彼本二作如是言:我再三告,不與我語,不見顧視,我今置兒。
著經行道頭而去,言:沙門!此是汝子,汝自養活,我今捨去。
尊者僧迦藍,亦不顧視其子。
彼本二復言:是沙門,今於此兒都不顧視,彼必得仙人難得之處。善哉!沙門!必得解脫。情願不遂,抱子而去。
爾時,世尊入晝正受,以天耳過人之耳,聞尊者僧迦藍本二所說,即說偈言:
來者不歡喜,去亦不憂慼,於世間和合,解脫不染著,我說彼比丘,為真婆羅門。
來者不歡喜,去亦不憂慼,不染亦無憂,二心俱寂靜,我說是比丘,是真婆羅門。
佛說此經已,尊者僧迦藍,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