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與巴利語聖典《相應部》第22經第8篇《Dutiya-upādāparitassanā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本經為「法」之明珠,散發著璀璨亮麗的智慧之光。本經也是佛陀教導我們在禪修時如何內觀的具體指南,也就是當我們在修「止」的同時,以四聖諦去如實「觀」照我們到底執著的是什麼(苦諦)?執著因何而生(苦集諦)?應領悟能擺脫執著便是「樂」(苦滅諦),該如何擺脫執著執著(苦滅道諦)?

    本經中,佛陀說對於色、受、想、行、識等五蘊的生起、消滅、貪愛染著、耽溺、後患,應該及如何擺脫對『色』的貪愛執著,都不能如實明白與領會其真諦實相,並不限於自己的五蘊,也包括他人的五蘊,或對於事情、物品等都包含在內。

    舉例來說,當子女沒有那麼體貼父母,或子女在遠方不能與父母同住,甚或子女給父母臉色看,又或者子女發生意外或不幸夭折,父母的心都會受傷或擔憂,這個「傷」及「憂」便是因執著而生的苦,因為對子女有期待(貪愛),認為子女是自己的財產(我、我所)

    如果自己的另一半曾劈腿,就算事後原諒對方,也很容易變得多疑,很可能會常去偷查看對方的手機與電子郵件,這都是因此人太在意對方,有佔有慾(愛欲、貪愛),認定對方是自己的配偶或情人(我、我所),因過於在意對方而受過傷(執著),因已陷入執著而變得多疑。

    以上,就是《四十二章經》所云:「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經中的「憂」便是本經的「恐懼」、「擔憂」。

    佛陀在《四十二章經》中還舉了一個例子:有一對熱戀中的少男少女,他們約好某日某時見面,到了時間,少女依約準時出現,卻不見少男的身影,少女因對方的遲到而心生惱怒,隨口唱了一段當時的流行歌曲,歌詞內容大意如下:「愛情啊,愛情,我早已看破你的真面目,你是因我的意識所生,而意識又是因我的思想所生,所以如果我要消除情感煩惱,很簡單,只要不去一直想著對方,不去胡思亂想,不去想入非非,那麼對方便不在我心中,只要我不執著,就不會變成情感煩惱的奴隸了。」

    正巧,佛陀從這名少女的身旁經過,聽到了少女所唱的歌,便轉身對身旁的比丘說道:「你們聽好!並牢記在心裡!這名少女現在所唱的歌,其歌詞內容正是上一尊迦葉佛所說過的偈語,沒想到現在竟然變成通俗的流行歌曲。」

    佛陀因為少女所唱的歌,說道:「人從愛欲而生憂慮及煩惱,從憂慮及煩惱而衍生出恐懼。只要不生執著,自然無憂無慮沒煩惱,也就不用去擔心害怕還會失去什麼。」

    佛陀又重述了上一尊迦葉佛曾說過的一段偈語:「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

    在衛塞節的今天,願以譯介此經與人神分享來緬懷佛陀的恩德。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44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5/6農曆四月十四日衛塞節布薩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那時,佛陀暫時住在古印度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中。

    有一次,世尊對諸比丘說:「愛欲、貪愛一旦生起,便接續有執著;倘若愛欲、貪愛不生,就沒有執著。大家都聽好,牢記在心,我現在就為你們解說箇中奧義。

    為什麼當渴愛、貪愛生起,便接續有執著的心理現象?

    愚癡無聞的凡夫,對於五蘊中『色』的生起,對於『色』的消滅,對於『色』的貪愛、染著、耽溺,對於『色』的後患,應該及如何擺脫對『色』的貪愛執著,對於以上都不能如實明白與領會其真諦實相;

    於是乎,對於合乎自己主觀喜好的『色』,便緣生出愛喜、讚歎、執著的心理現象,對於『色』就會主觀地認定是『我』及『我的一部分』而執著與陷溺(佔有慾)。

    當緣生出執著之後,一旦所愛喜的這個『色』發生了變化,變得跟過去不一樣,自己的心(感受、情緒、想法)也就會隨之變異;因為心也隨之變異的緣故,便無法接受現實,於是乎便有了執著與執念。

    因為心對於『色』有了執著,便緣生出恐怖、障礙、擔憂、焦慮、念念不捨等負面的心理現象,這一切都是因為此人對於他()所喜愛的『色』太過在意、太過執著、陷溺得太深的緣故。

    其他如受、想、行、識等,也都是同樣的道理,以上就叫做因愛而生執著。

    什麼是『不生愛欲就沒有執著』?

    多聞聖弟子對於五蘊中『色』的生起,對於『色』的消滅,對於『色』的貪愛、染著、耽溺,對於『色』的後患,應該及如何擺脫對『色』的貪愛執著,對於以上都能如實明白與領會其真諦實相;

    於是乎,他()對於『美色』,便客觀如實知是『美色』,不會緣生出愛喜、讚歎、執著的心理現象,對於『色』不會主觀地認定是『我』及『我的一部分』而執著與陷溺。

    因為沒有執著,一旦這個『色』發生了變化,變得跟過去不一樣,他()的心(感受、情緒、想法)也就不會隨之變異;因為心不隨之變異的緣故,便能坦然面對與接受現實。

    因為心對於『色』沒有執著,便沒有恐怖、障礙、擔憂、焦慮、念念不捨等負面的心理現象,這一切都是因為此人對於『色』並不在意、不執著、不陷溺的緣故。

    其他如受、想、行、識等,也都是同樣的道理,以上就叫做因無愛而不生執著。」。

    當佛陀說完此經之後,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的法,都心生歡喜,並依法奉行。

 

原文/

《相應阿含》44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生則繫著,不生則不繫著」。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若生則繫著?愚癡無聞凡夫,於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不如實知故,於色愛喜、讚歎、取著,於色是我、我所而取。取已,彼色若變、若異,心隨變異;心隨變異故,則攝受心住。攝受心住故,則生恐怖、障礙、顧念,以生繫著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生繫著。

云何不生(則)不繫著?多聞聖弟子,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故,不愛喜、讚歎、取著,不繫我、我所而取。以不取故,彼色若變、若異,心不隨變異;心不隨變異故,心不繫著攝受心住。不攝受心住故,心不恐怖、障礙、顧念,以不生不著故。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不生不繫著」。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SN.22.8/(8). Dutiya-upādāparitassanāsuttaṃ
   8. Sāvatthinidānaṃ “Upādāparitassanañca vo, bhikkhave, desessāmi anupādā-aparitassanañca. Taṃ suṇātha …pe… kathañca, bhikkhave, upādāparitassanā hoti? Idha, bhikkhave, assutavā puthujjano rūpaṃ ‘etaṃ mama, esohamasmi, eso me attā’ti samanupassati. Tassa taṃ rūpaṃ vipariṇamati aññathā hoti. Tassa rūpavipariṇāmaññathābhāvā uppajjanti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 Vedanaṃ etaṃ mama …pe… saññaṃ etaṃ mama… saṅkhāre etaṃ mama… viññāṇaṃ ‘etaṃ mama, esohamasmi, eso me attā’ti samanupassati. Tassa taṃ viññāṇaṃ vipariṇamati aññathā hoti. Tassa viññāṇavipariṇāmaññathābhāvā uppajjanti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 Evaṃ kho, bhikkhave, upādāparitassanā hoti.
   “Kathañca, bhikkhave, anupādā-aparitassanā hoti? Idha bhikkhave, sutavā ariyasāvako rūpaṃ ‘netaṃ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ā’ti samanupassati. Tassa taṃ rūpaṃ vipariṇamati aññathā hoti. Tassa rūpavipariṇāmaññathābhāvā nuppajjanti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 Vedanaṃ netaṃ mama… saññaṃ netaṃ mama… saṅkhāre netaṃ mama… viññāṇaṃ ‘netaṃ mama, nesohamasmi, na meso attā’ti samanupassati. Tassa taṃ viññāṇaṃ vipariṇamati aññathā hoti. Tassa viññāṇavipariṇāmaññathābhāvā nuppajjanti sokaparidevadukkhadomanassupāyāsā Evaṃ kho, bhikkhave, anupādā-aparitassanā hotī”ti. Aṭṭham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