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戀摩登女

 

 

 


 

 

   很多人,不管是男或女,可能心中都有過暗自心儀的對象,卻不敢表白,因為怕被拒絕,怕受傷,祇好愛在心裡口難開。但有些人明知沒希望,卻仍痴迷的等待,等待對方的回應、答應交往,苦苦的等下去,這在佛法中就被稱為「執著」,又倘若以苦為樂,所以又稱之為「顛倒」,是一種「愚癡」。

本經是描述阿難尊者曾經發生的一段桃色困擾,經中的摩登女並非如大乘楞嚴經中所載為一妓女,事實上由本經觀之,她是一個熱情洋溢的陽光女孩,情竇初開,遇見了初戀的美男子-阿難尊者,即一見鍾情,馬上墜入了情網而無法自拔。只可惜落花有意,流水無情,阿難尊者身為沙門比丘,且已證初果,得四不壞淨,自不會再耽溺於世俗的男歡女愛。而摩登女正處於花樣年華的年紀,追求者雖不乏王公貴族,但她誰也不愛,只鍾情於阿難,所以為單戀所苦。 

單戀是一種苦,就像是生了一場重病。摩登女的個性開放多情,勇於追求自己所愛,自然熬不住單相思之苦,也不會甘於默默的苦等下去。明知阿難是出家人,對他的表白不可能換來任何的好結果,只好求助於身為女巫的母親,對阿難施以愛情降頭術,企圖以此迷惑阿難的心智。但阿難是一位持戒清淨圓滿無瑕的比丘,任何的妖蠱邪術對他都不可能奏效。 

摩登女的母親眼見邪術對阿難無效,軟的不成就來硬的,她先妨害阿難的人身自由,阻其離去,並恐嚇阿難若不就範便將他推入中庭院的大火中,但阿難意志力堅定,寧死也不犯戒,所幸最後是由佛陀以神通解救了阿難的魔難,並非如楞嚴經中所載是由文殊菩薩大費周章持神咒救人,而摩登女的母親所施的蠱術,是驅使邪鬼以迷惑人心的低級降頭術,亦非如楞嚴經所載之娑毘迦羅先梵天咒,是故楞嚴經中所載都是外道為貶抑佛法所偽造的情節,諸君不可不辯。 

由本經來看,為愛癡狂的摩登女是一名個性好強又敢愛敢恨的女子,所以願意為愛情奔走天涯。阿難既然是比丘,她也願意為阿難落髮,追隨他加入僧團成為比丘尼。後經由佛陀的教導,讓她正確的觀察阿難俊美外貌的虛假,剔除了邪見,平息了心中的情慾,證得了阿羅漢道智,也終止了這一場無謂的桃色風波。

在本經的尾端佛陀也述說了摩登女之所以對阿難一見鍾情,會如此癡戀阿難,也是有因有緣。因為他們在五百世以前就已是夫妻,在五百世的生死輪迴中彼此相親相愛,相敬相重,最後一世雖都加入了僧團,但夫妻之情已不復,只剩下兄弟之誼。

以下這篇巴利語吟誦的經文名為《Jalanandana paritta》 ,就是在講述本經的經過 ,在此貼出其網路巴利語吟誦影音檔,與大家分享:

 

 

選譯自北傳《佛說摩鄧女經》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喬正一譯於中華民國一○○年四月四日星期一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在古印度的舍衛國,佛陀就住在該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林裡。

當時,阿難尊者持缽行乞食,他乞得食物以後,沿著水邊而行。忽見一名女子在水邊擔水,正準備離去。 

阿難尊者便上前向這名女子討水喝。 

女子便將水倒給了阿難,同時在心裡也種下了情根。 

這名女子對阿難一見鍾情,便尾隨阿難,查探阿難的住處,然後回家。 

這名女子姓摩登,所以大家都稱她為摩登女。摩登女為情所苦,回到家後茶飯不思,躺在床上哭泣。

她的母親很關心女兒的情況,便問摩登女為什麼事傷心? 

摩登女跟她的母親坦露心事,決意今生除了阿難,誰也不嫁。

母親因愛女心切,只好替女兒向阿難提親,結果當然是碰了軟釘子。 

母親告訴摩登女,阿難是佛教沙門,且為佛陀的侍者,這門親事是沒有希望的。 

摩登女聽後傷心的吃不下飯,母親沒辦法,只好使出看家本領,打算對阿難施愛情降頭術,迷惑阿難的心智。 

摩登女知道母親要幫她的忙,轉悲為喜。

母親便佯稱請阿難到家中接受供養,阿難不察,便接受邀請。到了摩登女的家中,母親立即將門反鎖,限制阿難的人身自由,並對阿難再次表示提親之意。

阿難嚴峻表示:「我是一名沙門,沙門有戒不能有妻子!」 

母親進一步要脅道:「如果你不娶我的女兒,她就會為你自殺!你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阿難仍堅決的表示:「對不起,我的老師佛陀有制定戒律,沙門不能與女人有性關係,很抱歉。」 

母親見阿難意志堅定,只好進房對女兒說阿難不想跟她結婚。 

摩登女哭著對母親說:「媽,妳不是懂降頭巫術?那妳快對阿難施法呀?」

母親說:「妳聽好,天下任何的法術,都不可能勝過佛道及阿羅漢道。我沒有把握能成功,妳也別抱太大的希望。如果法術有效,那麼在下午三點到五點左右,阿難就會自動上妳的床,跟妳作夫妻。」

摩登女說:「沒關係,就試試看吧。記得要把門鎖好,千萬別讓阿難離開喔!」

母親開始對阿難作法,召喚邪魔厲鬼企圖迷惑阿難的心智。這些低級的降頭術對一般色欲薰心的凡夫俗子可能會奏效,但阿難是一名持戒清淨的比丘,有戒律護身,所以對阿難沒有任何的影響。

到了約下午三點至五點多的黃昏時分,母親自信滿滿的為女兒鋪新床,摩登女也喜孜孜的梳妝打扮,準備與阿難進洞房。 

沒想到,阿難依然如如不動的坐在原地。

摩登女的母親眼見邪術對阿難無效,於是軟的不成就來硬的,她先於中庭院中燃起大火,恐嚇阿難若不就範便將他推入火中。

但阿難意志力堅定,再次宣誓他是佛陀的弟子,是一名沙門,寧死也不犯戒。 

所幸佛陀已得知一切,以神通解救了阿難的魔難,將他帶回精舍。

摩登女見阿難竟然被救走,肝腸寸斷,傷心的不能自己。

母親苦勸摩登女打消念頭,告訴她強摘的果實不甜,而且她的法術也鬥不過佛法。

摩登女的情根早已深種,根本就聽不進去,傷心欲絕,徹夜輾轉難眠。

第二天一早,摩登女自己去找阿難,不管阿難到那裡,她都緊跟在身後,這樣的行徑讓阿難感到非常的丟臉。

但摩登女早已為愛癡狂,根本不顧世人的眼光與言論,仍尾隨不止。

阿難真的覺得很丟臉,故決定閃躲摩登女,但不管怎樣都擺脫不掉。

最後,阿難決定不再出門托缽,摩登女見阿難不出門,便守在給孤獨園林的門口獨自哭泣。

阿難實在很困擾,便向佛陀求助。

佛陀便差遣使者請摩登女進來,要跟她談一談。

摩登女燃起了希望,便進門見佛。

佛陀問摩登女:「妳一直跟著阿難,究竟要做什麼?」

摩登女早已將羞恥擺在一旁,很坦率的說:「我聽說阿難沒妻子,而我也沒有丈夫,既然男未婚,女未嫁,就請您作作好事,成全我們吧!」 

佛陀說:「阿難是一名沙門,是一個出家人,出家人是不能留頭髮的。如果我答應妳,讓阿難作妳的老公,妳願不願意為他落髮?」

摩登女一聽喜出望外,直喊道:「沒問題,那有什麼問題,這個簡單,我可以做到。」

佛陀說:「妳先別忙,妳必須回去先稟告妳的母親,徵得她的同意,才能落髮。」

摩登女二話不說,立刻火速趕回家告訴她的母親。 

母親一聽大驚,斥道:「亂來,傻孩子,佛陀的意思是要妳出家,妳知道嗎?」

摩登女堅持道:「我不管,只要能跟阿難結為夫妻,作什麼樣的犧牲我都願意。」

母親很傷心的說:「妳是我辛苦懷胎十月所生,我辛辛苦苦把妳養到這麼大。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妳怎麼忍心為了一個沙門就落髮?國內有這麼多的富豪之家,王公貴族又比比皆是,只要妳願意,我都可以替妳安排一門好親事,妳為什麼就這麼死心眼呢?」

摩登女哭著說道:「媽,我生為阿難的人,死為阿難的鬼。」

母親氣憤的罵道:「氣死我了,妳真是丟盡了我們家的臉,就當我沒生過妳這個女兒!」

摩登女哀求母親:「媽,妳原諒女兒的不孝,如果您真的愛我,就成全我吧!」 

母親非常的傷心,但眼見女兒心意已決,深知其個性剛烈,若不從其所願,恐生意外,只好忍痛拿起剃刀剃除摩登女的三千煩惱絲。

摩登女剃除了頭髮,立刻歡天喜地奔回精舍準備與阿難完婚。 

摩登女對佛說:「我已剃髮,您要兌現承諾囉!」

佛陀對摩登女說:「別急,你們結婚前,我先問妳幾個問題。妳說妳愛阿難,究竟是愛他什麼地方?」

摩登女陶醉的說:「喔,阿難太完美了,我愛他迷人的眼睛,愛他俊挺的鼻子,愛他端正的嘴,愛他的耳朵,愛他磁性的聲音,愛他走路的儀態…..。」 

佛陀回說:「可是,阿難的眼中有淚,鼻中有鼻涕,口中有唾液,耳中有耳垢,身體裡有屎尿,到處都臭不可聞,沒有一處是乾淨的。如果你們結為夫妻,便有精卵結合,接著會有小孩,然後就有死亡,有生離死別便有悲傷哭泣。這樣的身體會帶給妳這麼多的煩惱與後患,又有什麼值得貪戀?」

佛陀的一席話對摩登女來說簡直如醍醐灌頂,澆醒了她蟄伏已久的善根;又如暮鼓晨鐘,敲醒了她沈睡已久的智慧。她依著佛陀的話如實的觀照身體的不淨,心中的情魔竟然消退了,翻滾的心也漸漸的平息下來,以正知、正念、正思維觀身不淨,便在佛前證得阿羅漢道 。 

佛陀知道摩登女已得阿羅漢道,便告訴她:「妳可以起來了,妳現在可以去找阿難。」

摩登女憶起自己先前荒唐的行徑,羞愧的不能自己,她低著頭跪在佛前懺悔道:「對不起,世尊,我因為愚癡蒙蔽了心,所以才會瘋狂的追求阿難。但所幸今日蒙您點醒,令我心已開,如黑暗中看見燈火;如人乘船船壞而靠岸;如盲人得到扶持;又如老人持杖而行。佛陀對我的教導令我心開悟,我真的很感謝您。」 

摩登女經過佛陀的啟示以後,如獲新生,不再苦苦糾纏阿難了。 

比丘們對這一段經過都感到很好奇,便問佛陀:「摩登女的母親懂得邪術,本欲以降頭術蠱惑阿難,但為何今日能如此迅速證得阿羅漢道?」 

佛陀問:「你們真的都想知道箇中因緣嗎?」

「是的,世尊。」

佛陀解釋:「你們聽好,這個摩登女在過去的前生五百世以前就已經是阿難的妻子了。在漫長的五百世生死輪迴中,他們彼此相親相愛,相敬相重。直到今生,摩登女對阿難的情愛執著依然未斷。他們兩人先後都加入僧團,也都有了一定的成就。現在他們夫妻兩相見就如兄弟一般的自在,這就是佛法的殊勝珍貴所在,你們都要好好的把握機會修行。」 

比丘們聽到佛陀的解說以後,都心生歡喜。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阿難持缽行乞食。食已阿難隨水邊而行。
見一女人在水邊擔水而去。阿難從女[-]水。
女即與水。女便隨阿難。視阿難所止處。
女歸告其母。母名摩鄧。女於家委地臥而啼。
母問女何為悲啼。女言。
母欲嫁我者莫與他人。我於水邊見一沙門從我[-]水。
我問何字名阿難。我得阿難乃嫁。
母不得者我不嫁也。母出行問阿難。阿難者承事佛。
母已知還告女言。阿難事佛道。不肯為汝作夫。
女啼不飲食言。母能知蠱道。母出請阿難歸飯。
女大喜。母語阿難。我女欲為卿作妻。
阿難言。我持戒不畜妻。復言。
我女不得卿為夫者便自殺。阿難言。我師佛。
不得與女人共交通。母入語女。阿難不肯為汝作夫。
言其有經道者不得畜婦。女對母啼言。母道所在。
母言。天下道。無有能過佛道及阿羅漢道。
摩鄧女復言。但為我閉門戶無令得出。
暮自當為我作夫。母閉門以蠱道縛阿難。至晡時。
母為女布席臥處。女大喜自莊飾。
阿難不肯前就臥處。母令中庭地出火。
前牽阿難衣語阿難言。汝不為我女作夫。我擲汝火中。
阿難自鄙為佛作沙門。今日反在是中不能得出。
佛即持神。心知阿難。阿難還至佛所白言。
我昨日行[-]食。於水邊見一女人我從[-]水。
我還到佛所。明日有一女人名摩鄧。
請我欲得歸飯我。出便牽我。欲持女與我作妻。
我言。我持佛戒不得畜妻。
女見阿難得脫去於家啼哭。母言。其有事佛者我道不能勝。
我本不語汝耶。女啼不止續念阿難。
女明日自行求索阿難。復見阿難行[-]食。隨阿難背後。
視阿難足視阿難面。阿難慚而避之。
女復隨不止。阿難還歸佛所。女守門。阿難不出。
女啼而去。阿難前白佛。摩鄧女今日復隨我。
佛使追呼摩鄧女見之。佛問汝追逐阿難。
何等索。女言。我聞阿難無婦。我又無夫。
我欲為阿難作婦也。佛告女言。阿難沙門無髮。
汝有髮。汝寧能剃汝頭髮不。
我使阿難為汝作夫。女言。我能剃頭髮。佛言。歸報汝母。
剃頭髮來。女歸到母所言。
母不能為我致阿難。佛言。剃汝頭髮來。我使阿難為汝作夫。
母言。子我生汝。護汝頭髮。
汝何為欲為沙門作婦。國中有大豪富家。我自能嫁汝與之。
女言。我生死當為阿難作婦。母言。
汝何為辱我種。女言。母愛我者。當隨我心所喜。
母啼泣下刀剃女頭髮。女還到佛所言。
我已剃頭髮。佛言。汝愛阿難。何等。女言。
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
愛阿難聲。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
鼻中但有洟。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
身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有夫妻者。便有惡露。
惡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
已有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女即自思念。
身中惡露。便自正心即得阿羅漢道。
佛知已得阿羅漢道。即告女言。
汝起至阿難所。女即慚而低頭。長跪於佛前言。
實愚癡故逐阿難耳。今我心已開。
如冥中有燈火。如人乘船船壞依岸。如盲人得扶。
如老人持杖行。今佛與我道令我心開。
如是諸比丘俱問佛。是女人母作蠱道。
何因緣是女得阿羅漢道。佛告。諸比丘。汝欲聞知是女不。
諸比丘言。我曹當受教。佛言。是摩鄧女。
先世時五百世為阿難作婦。
五百世中常相敬相重相貪相愛。同於我經戒中得道。
於今夫妻相見如兄弟。如是佛道何用不為。
佛說是經。諸比丘聞皆歡喜。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