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經文是選自巴利經典中有關佛陀前生的一則事蹟,這篇名為《小迦陵誐王女本生譚》的內容就是告訴我們世事無絕對,有很多事情是可以逆轉勝,因為人類具有調御(持戒)、決心、安定、冷靜、沈著、與努力精進等諸美德,就連天神也都羨慕我們人類具有這些美德。
我們的確每天無時無刻都在承受我們自己過去善惡業所招來的果報,所以當我們遇到挫折、打擊、或遭受到一些不好的際遇的時候,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以平靜的「捨心」去"承受"。但是我們在承受果報時還是可以去"選擇"我們要造什麼樣的業。也就是說透過我們個人的努力,還是有可能促使過去前生或今生其他的善業成熟,因為有很多的善業,很可能因為我們的疏忽、懶惰、無知、邪見….而不能夠成熟。
我們千萬不要以為每天我們的境遇或者我們的生命就只是果報而已,於是就放棄了努力。如果自我放棄,那麼很可能這些善業就不能產生或成熟。
好比假設有人生了一場病,身體遭受苦受,但如果他認為:「唉…這是我的惡果報,既然該來的就讓它來…」於是他拒絕吃藥,拒絕看醫生,顛倒邪見,去聽信民俗療法或偏方,那結果會怎麼樣呢?可以預見他的病只會越來越嚴重,小病變成大病,大病變成沒命。
但如果這個病人不自我放棄,那麼他很可能因其它的善業(波羅蜜)使他遇到優秀的醫療團隊,救了他一命。如果他繼續努力修持戒定慧,不悲觀,那麼在身心互為因緣及「法」的療效之下,他的心理會影響他的生理,使他康復。
有外道認為所謂的外遇都是註定…,這是典型的外道宿命論。應該這麼說,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固然是一種宿緣,但不是什麼都絕對不可避免,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麼持戒、梵行等都將失去意義,解脫也都不可能期待!
如果我們遇到不適合的對象來誘惑我們時,不也正是面臨是否能堅持戒律的考驗?這不也就是持戒的意義所在?就如同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成佛之前,天界的魔天女來誘惑太子,如果說一切都是註定的,那麼悉達多太子就不可能成佛,我們今天也就聽聞不到無上珍貴的法。
又好比如果我去算命,算命師說我命中註定有錢,如果我想我既然會有錢,錢會從天上掉下來,於是我懶惰放逸,不去上班或工作,我真有可能會發財嗎?
又或者算命師說我有考運,難道我就不必唸書,等待坐享上榜的結果?
當然都不會!因為以上都是痴人說夢!
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已經皈依三寶的佛弟子不會再去算命的理由,因為他在「法」之中已經生出了正見,他對生命有了正確的認識與方向,從此不會再受外道邪見的影響而作出錯誤的判斷與選擇。
當我們明白了業果法則,就應當學習坦然的承受果報,接受現實。當果報不好的時候,不要怨天尤人,我們更應當學會掌握當下,學會改變未來。
掌握當下就是把握現在我們做的是善業還是不善業。透過我們現在造的善業,可以改變未來。如果我們放棄了把握現在的良機,我們未來就不可能改變,因為一切只能夠遵循著業果的法則,我們不可能得到提升。
因此,佛教既教我們要接受現實,同時,更教導我們要去改變未來、改變我們的命運。
選自巴利語《本生經》之《小迦陵誐王女本生譚》
喬正一整理於民國104/1/4
今生/
這是佛陀過去前生為菩薩時的一段很發人深省的本生事跡。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的祇園精舍。
當時有一名精通五百種議題的尼乾外道來到了毘舍離城。接著又來了一名女性尼乾子外道,王城裡的人請他們兩人公開辯論,結果不分勝負。
後來離車族人想:「如果這二人所生之子,一定很聰明。」
於是在大家的撮合之下,這兩人便結為夫妻。他們結為夫妻後生了四女一男,女兒的名字分別為:真實、愛著、教令者、反行;男孩的名字叫真實者。
這五個孩子在父母的教導下,習得了一千種學問。
有一天,這對夫妻對女兒們說:「如果將來有俗人在辯論上贏了你們,你們就去當他的佣人;若是被出家人辯贏了,就跟隨他們的教派出家。」
後來,這對夫妻便相繼去世。
這四個姊妹仍住在毘舍離城中,她們攜著閻浮樹杖,在城內巡迴演說辯論。她們來到城門的入口處,將樹枝插在地上,向小孩子說:「不管是誰,只要能辯贏我們,不管對方是俗人或出家人,都可以踏散我等所盛之土,踏碎我們的木杖。」
當時,舍利弗尊者因為忙於打掃、汲水、及看護病人,以致快接近中午才來到舍衛城內托鉢。
他看見那根樹枝,便向當地的小孩聞其緣由,小孩說明後,便交待小孩:「不管對方是誰,請他們在午飯食後來祇園精舍入口處見我。」說完,尊者便去托缽。
這四名女子歸來後,發現木枝已被人踏碎,便問小孩:「這土和樹枝是被何人所踏?」
小孩說:「是舍利弗長老所為,他請你們午後到祇桓精舍入口處找他辯論。」
於是,這四名女子在午後去找舍利弗尊者挑戰,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們向長老提出一千個問題,而舍利弗長老也一一回答。
最後,舍利弗尊者問:「妳們還有什麼問題?」
「沒有了。」
「那好,我這邊有問題想請教妳們。」
「請說,我們姊妹知無不言。」
舍利弗尊者問:「什麼是”一”?」
這四名女子皆回答不出來。
舍利弗尊者便解釋什麼是”一”。
這四名女子心服口服,於是願加入僧團出家。
就在蓮華色長老尼的帶領下,她們一起出家,不久即證得阿羅漢果。
某日,許多比丘在法堂中討論這件事,正好佛陀來到講堂,便問:「比丘們!你們在這裡討論什麼呢?」
比丘們跟佛陀報告他們在討論什麼,佛陀說:「比丘們!不只是今日,在久遠的過去就已發生過類似的事了。」
於是佛陀便講述以下過去本生之事。
前生/
在過去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做迦陵誐的國家。這個國家是一個軍事強國,因為放眼望去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他們的對手,所以國王覺得人生很無趣,就像獨孤求敗一樣,他很希望能找到夠強的對手。
於是他的臣子建議:「陛下,您可以以許配四個公主為條件,昭告天下尋找能打贏我們的國家。
這時有一個名叫阿濕摩迦的國王願意出來挑戰。
於是,迦陵誐國王對阿濕摩迦的國王下戰帖,兩國即將開戰。
當時佛陀的前生還是菩薩的時候,他出家當仙人,並住在位於兩國中間的一間草屋中。
開戰前夕,迦陵誐王心想:「聽說這個沙門無所不知,能預知兩國孰勝孰敗,我應該先去問問看。」於是他變裝前往菩薩之處禮拜。
他問:「尊師!請問兩國交戰,最後孰勝孰敗?」
菩薩回答:「施主!這我不曉得,但帝釋天王晚上會來我這裡,我會幫你問他,請你明天再來。」
當晚,帝釋天主來問候菩薩,菩薩也向帝釋天問及其事。
帝釋天主說:「尊師!迦陵誐國王將勝,阿濕摩王迦將敗。」
第二天,迦陵誐王又來問,菩薩將帝釋天主的話轉告他,他聽後非常的高興,為了鼓舞軍心,他廣為傳播此事。
這件事情也傳到了阿濕摩迦王那裡,他很緊張,便問他的臣子該怎麼辦?
國王有一個聰明絕頂的臣子,這個聰明的臣子安慰道:「陛下!孰勝孰敗,怎可預知?請陛下不要擔心。」
接著,這個聰明的臣子也前往菩薩那裡,他問菩薩:「尊師!請問兩國交戰孰勝孰敗?」
「迦陵誐王將勝,阿濕摩迦王將敗。」
「勝敗之事,怎麼可能預先知道?」
「施主!勝利一方之守護神為全身白色之牛;另一方的守護神是全身黑色的牛。兩方開打之前,兩國的守護神就已經先開戰了,我們是憑此來認定勝負結果。」
聰明的臣子得悉後,便起身返國,站在山上問自己國家的軍隊:「你們大家願意為國王犧牲生命嗎?」
「我們願意。」軍隊齊聲答道。
「好,為證明大家的忠心,請大家由此崖跳下去。」
軍隊毫不考慮一起轉身準備跳下去,臣子立刻阻止,並說:「好了!我已知道各位的忠心,請大家明天奮力作戰。」
眾軍皆答應。
開戰之際,因為迦陵王認為自己一定旗開得勝,於是就像龜兔賽跑故事裡的兔子一般,開始輕敵,不做任何的準備。
整個軍隊也都很懶散,四處遊蕩玩樂,不作任何的努力準備。
兩軍接近時,兩方的守護神都立於前鋒。
聰明的臣子問阿濕摩迦王:「陛下!請問您有看到守護神嗎?」
「有,我看到了。」
「祂們的樣子是長得怎樣?」
「迦陵誐之守護神是全身白色,我的守護神是全身黑色,難道是我眼花了嗎?」
「陛下!您沒有看錯!祂們的確分別是敵我兩軍的守護神。所以懇請陛下持槍,帶領一千名軍官與士兵急速趕往迦陵誐王的守護神面前,請陛下以槍直接擊落他們的守護神,我們一千名軍官與士兵
就以千支槍跟對方軍隊打仗。只要迦陵誐的守護神一死,迦陵誐王就一定落敗,我們就贏了。請陛下不要擔心,最後一定是我軍獲勝,迦陵誐王必敗。」
國王聽後讚道:「嗯…真是妙計。」
於是便依照聰明臣子的指示,以槍突擊對方的守護神,結果迦陵誐國的軍隊果真大敗。一千名軍官見此狀,均揚聲歡呼道:「
耶~~萬歲!~~迦陵誐軍逃走了!」
迦陵誐國王戰敗後,很生氣,便跑去責怪菩薩為什麼說謊?
菩薩也甚感詫異。
幾天後,帝釋天主又來向菩薩頂禮,菩薩也責問天神為什麼要說謊?
帝釋天主便解釋:「尊者,難道您沒有聽過就連天神也羨慕人類的調御(持戒)、決心、安定、冷靜、沈著、與努力精進等諸美德嗎?
阿濕摩迦國今天之所以會逆轉勝,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他們具備了以上的條件,他們憑著智慧、努力精進、冷靜、沈著,才能戰無不勝、攻無不
剋!」
後來,聰明的臣子寄信給迦陵誐國王,提醒他要守信用,依約履行將四名公主嫁過來,否則後果自負。
迦陵誐國王讀完信後很害怕,他覺得這個國家真的很厲害,再也不敢看不起阿濕摩迦國,並立即將四名公主送去給對方。
從此以後,兩國維持著良好的友誼邦交,彼此相互扶助。
結論/
佛陀說完後,便解釋:「當時的迦陵誐王之公主就是今日這四名比丘尼等,而那個聰明的臣子就是今日的舍利弗,那位仙人就是我本人的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