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之處非常多,其中一項就是緣起的觀念。也就是說,萬事萬物皆不可能獨立而存,必須依靠其他的條件及因緣相輔相成而住。

    在本經中,尚有另一項重點,那就是佛教的宇宙觀不同於其他宗教。例如本經中提到的天界就不止一個,有好幾重天,彼此層層分明,一天還比一天高,一天的福報比下一層天好,這都是因眾生過去前生所修持累積的善業深淺及多寡而有所不同。

選譯自北傳《中阿含經》梵志品《阿伽羅訶那經》

優婆塞喬正一譯於西元2009/1/26農曆大年初一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舍衛國勝林給孤獨園林內的時候,當時有一位其他宗教的修士在午後時分前來拜訪佛陀。這位修行人名叫阿伽羅訶,他與佛陀彼此相互問候過,便在一旁坐下。 

他開口問佛陀:「瞿曇,我今日前來是有事求教,不知您是否方便可為我解惑?」

佛陀回應:「您儘管發問,我知無不言。」

「瞿曇,請問婆羅門教派裡的聖經,也就是梵志經典,它們的存在價值在哪裡?」

「這些典籍都必須有人類的存在才能凸顯及發揮它們的存在價值。」

「瞿曇,那麼人類又是依靠什麼才能生存呢?」 

「人類必須依靠稻麥等五穀雜糧才能維持生命。」 

「瞿曇,那麼稻麥等五穀雜糧又是依靠什麼才得以生長?」

「稻麥等五穀雜糧皆必須大地的滋養才得以生長。」

「那麼大地又必須依靠何物而成?」

「大地是依靠海水的承載而成。」

「那麼水又是依靠什麼條件而形成?」

「水是因風中的冷空氣而成。」

「那麼風又必須依靠什麼而存在?」

「風是因有虛空而存在。」

「那麼虛空又依靠什麼而存在?」

「虛空本身並不需要憑藉任何東西,但因有太陽和月亮才會凸顯它的存在。」

「那麼太陽和月亮又是依靠什麼而存在?」

「太陽和月亮皆是因有四天王天界而存在。」

「那麼四天王天界又是憑藉什麼而存?」

「是依憑三十三天。」

「那麼三十三天又是憑什麼而存?」

「是依憑焰摩天。」

「那麼焰摩天呢?」

「是依憑兜瑟哆天。」

「兜瑟哆天呢?」

「依憑化樂天。」

「化樂天呢?」

「依憑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呢?」

「依梵天。」

「梵天呢?」

「依大梵天王。」

「那麼自詡為創造萬物的造物主-大梵天王,又是憑藉著何種善業功德而成?」

「是因忍辱溫良等功德善行而成(註:慈、悲、喜、捨等四無量心及沒有淫慾的梵行)。」

「那麼忍辱溫良等美德又是依憑什麼才能看到它們的價值?」

「忍辱溫良等美德唯有依著解脫涅槃才能看出它們真正的價值。」

「那麼您所謂的解脫涅槃又必須依靠什麼才能體會它的功德?」

佛陀說:「修行人啊,您這樣打破沙鍋問到底的追問,是沒完沒了的,我可以跟簡單地跟您說,涅槃本身並不需要依憑什麼因緣或條件而存在,所謂涅槃就是滅盡一切的煩惱、貪欲、情慾、瞋恚、及對輪迴再生的渴望,涅槃可以說是修行最終的目標。修行人啊,如果您想瞭解並體會什麼是涅槃,不如這樣吧,你就入我門下,跟隨我修梵行。」

阿伽羅訶那恭敬地回應:「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啊,我自今日起願歸於佛、法及比丘眾,懇請世尊接受我為在家弟子。從今日起,我願終生做一名忠實的佛弟子,直到我生命結束的那一刻為止。」

(一五九)中阿含梵志品
    阿伽羅訶那第八(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阿伽羅訶那梵志中後彷徉。
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
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恣汝所問。
 梵志即便問曰。瞿曇。梵志經典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梵志經典依於人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人依稻麥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稻麥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稻麥依地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地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地依水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水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水依風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風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風依空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空無所依。但因日月。
故有虛空。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日月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日月依於四王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四王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四王天依三十三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三十三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三十三天依[*]摩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摩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摩天依兜瑟哆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兜瑟哆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兜瑟哆天依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化樂天依他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他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他化樂天依梵世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梵世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梵世依於大梵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大梵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大梵依於忍辱溫良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忍辱溫良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忍辱溫良依涅槃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涅槃何所依住。
 世尊告曰。梵志意欲依無窮事。
汝今從我受問無邊。涅槃者無所依住。但涅槃滅訖。
涅槃為最。梵志。以此義故。從我行梵行。
 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
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阿伽羅訶那梵志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之處非常多,其中一項就是緣起的觀念。也就是說,萬事萬物皆不可能獨立而存,必須依靠其他的條件及因緣相輔相成而住。

    在本經中,尚有另一項重點,那就是佛教的宇宙觀不同於其他宗教。例如本經中提到的天界就不止一個,有好幾重天,彼此層層分明,一天還比一天高,一天的福報比下一層天好,這都是因眾生過去前生所修持累積的善業深淺及多寡而有所不同。

 

選譯自北傳《中阿含經》梵志品《阿伽羅訶那經》

優婆塞喬正一譯於西元2009/1/26農曆大年初一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舍衛國勝林給孤獨園林內的時候,當時有一位其他宗教的修士在午後時分前來拜訪佛陀。這位修行人名叫阿伽羅訶,他與佛陀彼此相互問候過,便在一旁坐下。

 

他開口問佛陀:「瞿曇,我今日前來是有事求教,不知您是否方便可為我解惑?」

 

佛陀回應:「您儘管發問,我知無不言。」

 

「瞿曇,請問婆羅門教派裡的聖經,也就是梵志經典,它們的存在價值在哪裡?」

 

「這些典籍都必須有人類的存在才能凸顯及發揮它們的存在價值。」

 

「瞿曇,那麼人類又是依靠什麼才能生存呢?」

 

「人類必須依靠稻麥等五穀雜糧才能維持生命。」

 

「瞿曇,那麼稻麥等五穀雜糧又是依靠什麼才得以生長?」

 

「稻麥等五穀雜糧皆必須大地的滋養才得以生長。」

 

「那麼大地又必須依靠何物而成?」

 

「大地是依靠海水的承載而成。」

 

「那麼水又是依靠什麼條件而形成?」

 

「水是因風中的冷空氣而成。」

 

「那麼風又必須依靠什麼而存在?」

 

「風是因有虛空而存在。」

 

「那麼虛空又依靠什麼而存在?」

 

「虛空本身並不需要憑藉任何東西,但因有太陽和月亮才會凸顯它的存在。」

 

「那麼太陽和月亮又是依靠什麼而存在?」

 

「太陽和月亮皆是因有四天王天界而存在。」

 

「那麼四天王天界又是憑藉什麼而存?」

 

「是依憑三十三天。」

 

「那麼三十三天又是憑什麼而存?」

 

「是依憑焰摩天。」

 

「那麼焰摩天呢?」

 

「是依憑兜瑟哆天。」

 

「兜瑟哆天呢?」

 

「依憑化樂天。」

 

「化樂天呢?」

 

「依憑他化自在天。」

 

「他化自在天呢?」

 

「依梵天。」

 

「梵天呢?」

 

「依大梵天王。」

 

「那麼自詡為創造萬物的造物主-大梵天王,又是憑藉著何種善業功德而成?」

 

「是因忍辱溫良等功德善行而成(註:慈、悲、喜、捨等四無量心及沒有淫慾的梵行)。」

 

「那麼忍辱溫良等美德又是依憑什麼才能看到它們的價值?」

 

「忍辱溫良等美德唯有依著解脫涅槃才能看出它們真正的價值。」

 

「那麼您所謂的解脫涅槃又必須依靠什麼才能體會它的功德?」

 

佛陀說:「修行人啊,您這樣打破沙鍋問到底的追問,是沒完沒了的,我可以跟簡單地跟您說,涅槃本身並不需要依憑什麼因緣或條件而存在,所謂涅槃就是滅盡一切的煩惱、貪欲、情慾、瞋恚、及對輪迴再生的渴望,涅槃可以說是修行最終的目標。修行人啊,如果您想瞭解並體會什麼是涅槃,不如這樣吧,你就入我門下,跟隨我修梵行。」

 

阿伽羅訶那恭敬地回應:「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啊,我自今日起願歸於佛、法及比丘眾,懇請世尊接受我為在家弟子。從今日起,我願終生做一名忠實的佛弟子,直到我生命結束的那一刻為止。」

 

(一五九)中阿含梵志品
    阿伽羅訶那第八(第四分別誦)
我聞如是。 一時。佛遊舍衛國。

在勝林給孤獨園。 爾時。阿伽羅訶那梵志中後彷徉。
往詣佛所。共相問訊。卻坐一面。白曰。瞿曇。
欲有所問。聽乃敢陳。 世尊告曰。恣汝所問。
 梵志即便問曰。瞿曇。梵志經典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梵志經典依於人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人依稻麥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稻麥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稻麥依地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地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地依水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水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水依風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風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風依空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空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空無所依。但因日月。
故有虛空。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日月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日月依於四王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四王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四王天依三十三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三十三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三十三天依[*]摩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摩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摩天依兜瑟哆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兜瑟哆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兜瑟哆天依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
瞿曇。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化樂天依他化樂天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他化樂天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他化樂天依梵世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梵世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梵世依於大梵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大梵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大梵依於忍辱溫良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
忍辱溫良何所依住。 世尊答曰。
忍辱溫良依涅槃住。 梵志即復問曰。瞿曇。涅槃何所依住。
 世尊告曰。梵志意欲依無窮事。
汝今從我受問無邊。涅槃者無所依住。但涅槃滅訖。
涅槃為最。梵志。以此義故。從我行梵行。
 梵志白曰。世尊。我已知。善逝。我已解。世尊。
我今自歸於佛.法及比丘眾。
唯願世尊受我為優婆塞。從今日始。終身自歸。乃至命盡。
 佛說如是。阿伽羅訶那梵志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