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不一不異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6/6/11

    彌蘭王又問:「尊者!究竟是什麼東西在投生(轉生)?」

    「陛下!是『名』與『色』在相續轉生。」

    「請問是今生現在的『名』與『色』在轉生嗎?」

    「不是今生現在的『名』與『色』在轉生。應該說,是依今生現在的『名』與『色』而做出的為或善或惡之業行,又依其或善、或惡的業力而轉生到他世(下一世)生出新的『名』與『色』。」

    「如果不是今生現在的『名』與『色』在轉生,那麼人豈不都應該免去惡業的果報嗎?」

    「如果沒有輪迴轉生,那麼人的確可以免去惡業果報。但,就是因為仍有輪迴轉生,所以一切的眾生都無法逃避惡業的果報。」

    「請舉例說明。」

    「陛下!就好比有人偷盜他人的水果。水果的主人逮到小偷,將他抓到國王(法官)的面前指謫:『陛下!此人偷盜我的水果。』但,小偷抗辯道:『陛下!我沒有偷此人的水果。此人所種的水果與我所偷的水果有別,我不應受罰!』陛下!您覺得這個小偷應不應受罰?」

    「該罰!

    「您的理由是什麼?」

    「因為小偷在狡(詭)辯,小偷所偷的水果與主人所栽種的水果並不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所以此人應受罰。」

    「很好,陛下果然英明!同樣的道理,依今生現在的『名』與『色』而做的或善、或惡之業行,將依其善惡業力而轉生為他世新的『名』與『色』,所以不可能逃避惡業之果報。」

    「請再舉例說明。」

    「陛下!就好比有人於寒冬時生火取暖,事後他忘記滅火就逕自離去。結果火燒了他人的田。田主人將失火的肇事者捉住,送去法辦。但肇事者辯稱:『法官!我沒燒此人的田地。因為我沒熄滅的火與燒毀此人田地的火有別,所以我不應受罰。』陛下!您覺得此人言之成理嗎?」

    「尊者!此人應受罰。」

    「您的理由是什麼?」

    「肇事者分明在狡(詭)辯!因為燒毀田地之火與他忘記滅的火都是同一種火,所以此人應受罰!」

    「陛下英明!沒錯,依今生現在的『名』與『色』而做的或善、或惡之業行,將依其善惡業力而轉生為來世新的『名』與『色』,所以不可能逃避惡業之果報。」

    「尊者!請再舉例說明好嗎?」

    「譬如有人持著燈火在屋頂之圓房裡煮飯。結果一不小心燈火燒到了屋頂的草,延燒到別戶人家,把整個村里都燒光了。村里的人將此肇事者捉去法辦,肇事者抗辯:『我沒燒村里。因為煮飯菜之燈火與燒掉村里的火有別!』陛下!您覺得誰說的對?」

    「當然是村里的人。」

    「為什麼?」

    「因為燒掉村里的火是由煮飯菜的火延續而生。」

    「陛下!就是這樣,臨死前今生現在的『名』與『色』與固然與轉生到下一世的『名』與『色』有別,但下一世的『名』與『色』卻是由上一世的『名』與『色』延續而生。是故,任何人都不逃不了惡業之果報。」

    「尊者!請再舉例說明。」

    「譬如有人向很年幼少女求婚,此人留下聘金後離去。後來,當少女長大成人,另一個人也來下聘而與女子結婚。這時,之前下聘的人前來理論:『喂!你怎麼可以帶走我的妻子?』後下聘的男子辯稱:『我沒帶走你的妻子,你求婚下聘時她還小,是未成年的少女,跟我求婚給聘金時已成年的女子有別。』陛下!您覺得誰說的對?」

    「是前者。」

    「為什麼?」

    「因為已成年的女子是由幼小、未成年的少女長大而來的。」

    「陛下!就是這樣,臨死前今生現在的『名』與『色』與固然與轉生到下一世的『名』與『色』有別,但下一世的『名』與『色』卻是由上一世的『名』與『色』延續而生。是故,任何人都不逃不了惡業之果報。」

    「請再舉例說明。」

    「譬如有人從牧牛者那裡買了一壺牛乳,但他先寄放在木牛者那裡,等第二天再來拿。結果,到了第二天,牛乳變成了奶酪了。買家來拿牛乳,牧牛者便給他奶酪,買家罵道:『這不是我買的牛乳,這是奶酪,給我牛乳!』牧牛者解釋:『牛乳已成為酪了。』陛下!您覺得誰言之成理?」

    「是牧牛者。」

    「為什麼?」

    「因為奶酪是由牛乳而生。」

    「陛下!就是這樣,臨死前今生現在的『名』與『色』與固然與轉生到下一世的『名』與『色』有別,但下一世的『名』與『色』卻是由上一世的『名』與『色』延續而生。是故,任何人都不逃不了惡業之果報。」

    彌蘭王讚道:「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