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聰明知識與智慧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6/6/11

    彌蘭王問:「尊者,請問當聰明知識生起時,是否智慧亦同生呢?」

    「沒錯!陛下,的確如此。」

    「哦?那麼,聰明知識與智慧是同一種東西囉?」

    「是的!陛下,它們是同一種東西。」

    「但我不懂,如果真是這樣,此人難道就沒有疑惑不解的時候?」

    「陛下!有些時候這個人會迷惑,有些時候不會迷惑。」

    「尊者!我不懂您的意思,請您說明。」

    「陛下!譬如此人對於他未曾學過的某些技術、技藝等特殊專業領域,或沒有去過的地方,或未曾聽聞過的名稱等,他都會感到疑惑。」

    「尊者!那什麼時候他不會疑惑呢?」

    「陛下!此人正觀五蘊無常、苦、無我時,他就不會疑惑。」

    「尊者!那此人的愚癡疑惑去了哪裡?」

    「陛下!當智慧生起之時,愚癡便立即同步消滅。」

    「尊者!我不懂,請舉例說明。」

    「陛下!就好像有人在一間沒有燈火的暗室裡點燃燈火,當一點燃燈火時,黑暗便同步立即消滅,光明立即呈現。」

    「尊者!請問智慧發揮功能作用後又將歸於何處?」

    「陛下!當智慧發揮功能後,任務便已了,立即消滅。但,有關無常、苦、無我的觀智卻不消失。」

    「尊者!我聽不懂ㄟ,可否舉例說明。」

    「陛下!就好比有人在深夜送書信給您,您為了閱讀信件就必須點燈火,當您閱讀完書信後已經不需要再使用燈火,便熄滅燈火。但,燈火消滅之時,您的書信卻不曾消失。」

    「尊者!請您再舉例說明。」

    「陛下!就好比在東邊,家家戶戶於門口都放置五排水甕,一旦發生火災,每家門口前的五個水甕裡的水都可以派上用場救火,將火給消滅。陛下!這些人是否還會這麼想:『我們要留著這些水壺。』」

    「尊者!不會。因為水甕裡的水都已用盡,留著那些水壺還要幹嘛呢?」

    「陛下!信根等五根,就好比那五個水甕。修行者就如那些救火的人,煩惱便如火。當五個水甕裡的水滅了火,因五根而煩惱消滅,而煩惱不再生起。陛下!同樣的道理,當智慧發揮了觀智已完成了其自身的任務後,便立即消滅。但,依其智慧而觀照的無常、苦、無我,並不消滅。」

    「請再舉例說明。」

    「陛下!又好比醫師用五種樹根所得之藥材來替病人治病。這五種樹根所研得之藥材磨成粉末,令病人喝下,而後來藥到病除。陛下!這個醫師還會想『我還要再給已經痊癒的人吃同藥的藥嗎?』」

    「尊者!不會的。樹根之藥材已用盡,而且病人也已痊癒。」

    「陛下!信根等五根便如那藥材。修行者就如醫師,煩惱如病,凡夫就是病患。當病人服藥後,藥到病除。煩惱已因信等五根而消除,煩惱不再生起。同理!當智慧發揮功用已完成其任務後便立即消滅,然而依其智慧所得之無常、苦、無我等觀智並不消滅。」

    「請再舉例說明。」

    「陛下!好比從事戰爭之人,拿著五支箭等武器,欲攻破敵軍。當他們於戰場時,射出五支箭,而果真擊破敵軍。陛下!這些從事戰爭之人還會想:『我要留下以前的箭。』」

    「尊者!不會的。因為箭已用掉了,而且敵軍也已被攻破了。」

    「陛下!信根等五根恰如五支箭,修行者便如從事戰爭的兵士,煩惱恰如敵軍。當煩惱被五根而攻破,煩惱便不再生起。而當智慧發揮功能且完成其任務後亦隨之消滅,但依智慧所生的觀智如:無常、苦、無我,則並不消滅。」

    彌蘭王讚道:「善哉!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