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一:學習功課

      彌蘭王問:「尊者,世尊曾說:『諸比丘,你們的生活如此喜樂、自在。』請問什麼是自在?」

    「陛下,預流果是自在,一還果是自在,不還果是自在,阿羅漢果是自在。」

    「尊者,既然預流果、一還果、不還果及阿羅漢果都是自在,那為什麼諸比丘還要那麼費事去諷誦及請教契經、祇夜、吠說、偈語、自說經、如是語、本生經、未曾有法?還要如此費力去修補(寺塔)、布施及供養?這樣豈不是矛盾?

    「陛下,諸比丘聞法、修補寺塔、布施及供養,這一切都是為了證取自在而培育的功德。陛下,有些比丘自心清淨,能保持前世的記憶印象,一念之頃即是自在;但有些比丘的心中有大垢穢,便須以此功德善行為修行淨化的增上緣。

    陛下,譬如有人於田土裡播種,辛勤耕耘,不用柵欄圍籬,穀粒自己會生長;而另一人也在田裡播種,但他走入森林裡砍伐樹的細枝,以此作為柵籬保護種子,然後穀粒才能生長。

    陛下,那些自心清淨,猶如種子不用柵籬、圍牆保護的情形;但那些心中有大垢穢者,便須以那些修行的功課為淨化的輔助因緣,猶如稻穀必須靠打造柵欄圍籬才能生長的情形。

    陛下,又好比一株高大的芒果樹,樹頂有一顆顆肥滿的芒果,有神通的人便能輕易將芒果給取走;但一般人必須靠梯子爬上樹才能取走芒果。

    又譬如有一個能力很強的人,他可以獨自替主人完成很多的事;但另有一人雖然有錢,卻以低廉的價錢僱請很多人替他辦事,結果效率不彰。

    陛下,諷誦經典有很多的好處,聞法、修補寺塔、布施及供養等善行也都有很多的功德。就好比替國王服務的大臣、兵士、軍官、守門、崗哨、民眾等人,可以帶給國王很多的幫助。

    如果眾人一出生即清淨,那就不必藉老師來修行。但陛下,大部份的人還是必須靠學習來獲取知識。就像舍利弗尊者從無量阿僧祇劫以來已聚積無量的善根,已到臻智慧之頂峰,但他若不學習,一樣不能證取阿羅漢果。」

    彌蘭王讚道:「善哉!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