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行苦

選譯自《那先比丘經》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5/12/04八關齋戒日

    彌蘭王又問:「大師曾說過,人的生死不得自在,請問這句話是什麼意思?【行苦】」。

    那先說:「只要能找出造成生死輪迴的苦因,就不會再有下一生。這個關鍵密碼就是造成生死輪迴的原因。」

    「所以,您的意思是說,只要這個造成生死輪迴的原因消滅了,就不會再有輪迴?而因為有這苦因的存在,所以才有過去、現在的分別,這都是因為生死輪迴的原因沒有消滅的緣故?

    「是的,沒錯。就是因為這樣,才會有現在、過去之別。」

    彌蘭王又問:「尊者,人的生死是否有受到外在的因緣所影響?

    那先反問:「陛下,請問你有看過世間的人類及爬行動物一類受過外在的影響而停止輪迴?

    「沒有。可是,你誤會我的意思了。我是問造成生死輪迴的苦因究竟是什麼?

    「樹木的生長都是以栽種為原因,五穀的生長是以穀種子為原因。天下萬物的生長皆各有其原因。造成人的生死輪迴的苦因是六根對外在六塵所生的貪()愛、執著、抓取等為苦因。」

    「人的眼睛看見外在的萬物,因而有對外在的一切有了眼識的覺知,這三個條件遇合後,便有了苦樂分別的感受,由苦樂而產生恩愛情仇,由恩愛情仇而有貪戀執取,因執取而有存在,因存在而有生命,因有生命才能再造善惡業行,再從善惡業行導致下一生。其它如:耳、鼻、舌、身、意等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此類推。」

    「如果人的眼睛看不見外在的萬物,因而有對外在的一切沒有了眼識的覺知,這三個條件不遇合後,便不會有苦樂分別的感受,就不會產生恩愛情仇,不再有貪戀執取,也沒有存在,也沒有生命,沒有了生命便不能再造善惡業行,就不會再從善惡業行導致下一生。其它如:耳、鼻、舌、身、意等也是同樣的道理,可以此類推。如此,斷除一切的苦,便得涅槃。」

    彌蘭王讚道:「善哉。」

原文

王復問那先卿言人生死不可得本不可得本意云何。那先言有本者當不復生。
有本者當復過去用是為本。王言無本者當不復生。
見有本者當過去如是本為未絕耶。
那先言然皆當過去。
王復問那先人生死寧有從旁增益者不。
那先問王言世間人及蚑行蠕動之類寧有從旁增益者不。
王言我不問那先世間人及蚑行蠕動之類。
我但欲問卿人生死本耳。
那先言樹木生以栽為本五穀生以穀為本。天下萬物皆各以其類本生。
人從六情恩愛為本。那先言人有眼有色有識。
有耳有聲有識。有鼻有香有識。有舌有味有識。
有身有細滑有識。有念有法有識。
從是生苦樂從苦樂生恩愛從恩愛生貪欲從貪欲生合是諸苦乃成為人耳。
眼耳鼻口身神識念使有致并合為沛。
從沛生苦樂從苦樂生恩愛從恩愛生貪欲從貪欲因生有致從有致因生從生因老因病從病因死因憂從憂因哭從哭因內心痛人生如是。
那先言無眼不見色不覺不知從不覺不知無有合。
無有合無有苦樂無有苦樂便不生恩愛。
無恩愛不生貪欲無貪欲無有致無有致不生不老。
不生不老不病不死不病不死不愁不哭。
不愁不哭不內心痛無是諸苦便度脫得泥洹道。
無耳無所聞無鼻無所嗅無口無所味無身無細滑無識無所念。
無所念無沛無沛無苦樂無苦樂無恩愛無恩愛無貪欲無貪欲無胞胎。
無所胞胎無所生不生不老不老不病不病不死不死不愁不愁不哭不哭不內心痛。
捐棄諸苦便得泥洹道。王言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