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與巴利聖典《增支部》第3經第47篇《有為法經》《Saṅkhatalakkhaṇa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所謂有為法(saṃskṛta-dharma),是無為法的相對佛教術語,係指會隨因緣變化而出現、變化及消失的一切現象;無為法(a-saṃskṛta-dharma)則是指不會隨因緣變化而出現、變化及消失,是涅槃的異名。

    曾在一篇有關失智症的醫學新聞中讀到有某大學教授罹患失智症的案例,據報導這位教授的認知與記憶就如一甕有破洞陶壺裡的水,隨著時光經由陶壺的破洞不斷地流逝,最終忘記身邊的一切,乃至忘記自己是誰。而能成為一名教授一定是在聰明才智、學識等各方面都有過人之處,但如果他的聰明與學識就是「我」或其重要的部分,那麼他的聰明才智與學識就不該流逝;而如果會流逝,就代表不是永遠,就不是「我」或其所有的資產。這,就是有為法。

    如果,我們有拔牙的經驗,我們或可將拔下來的智齒留下,擺在自己的面前,靜下心,正念專注,面對它好好地參一參(正思惟):

1、它是「我」嗎?

    這顆智齒以前長在我的身體裡,如今被牙醫給拔了出來,它已經與我的身體分離了!!所以它不是「我」!!如果它是「我」,怎麼可能與「我」一分為二??怎麼可能離開我的身體??所以不是「我」。

2、它是「我的一部分」嗎??

    它已經離開了我的身體,不再是我的一部分,它已經獨立成為一顆被拔下來的智齒,與我的身體不再有任何的關係。所以,不是我的一部分。

3、這顆被拔下來的智齒中有另一個「我」嗎?

    這顆智齒沒有任何的生命,沒有思想、感受,所以不可能有另一個「我」。

4、還是說....,在這顆智齒之外還有另一個「我」存在??

    不可能!!也找不到!這種想法更無稽,是顛倒妄想。

選譯自《增壹阿含經》第22品第5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8/10/24農曆九月十六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曾有一次,佛陀暫時住在古印度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世間有三種有為法的現象,是哪三種呢?分別是:所從起、遷變(變易)、滅盡。 

    什麼是所從起?就是所謂的『生』,當人一出生聒聒墜地之後,逐漸長大成五蘊之形,得六界與六入處,就是所謂的所從起。 

    什麼是滅盡?就是所謂的死亡。生命如掌中沙從指縫間流逝,怎麼樣也都留不住,生死無常,諸陰散壞,親人宗族都與之生離死別,生理機能斷絕,就是所謂的滅盡。 

    什麼是變易?當齒落、髮白、氣力竭盡,因高齡而體力衰微,身體解散,就是所謂的變易法。 

    以上,就是三種有為法相,是故當觀此三種有為法相,善分析之。如是,諸比丘!當如是學習。」 

    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的法,都心生歡喜,並依法奉行。 

增壹阿含22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此三有為有為相,云何為三?知所從起,知當遷變,知當滅盡。 
  彼云何知所從起?所謂生,長大成五陰形,得諸持、入,是謂[]所從起。 
  彼云何為滅盡?所謂死,命過不住、無常,諸陰散壞,宗族別離,命根斷絕,是謂為滅盡。 
  彼云何變易?齒落、髮白、氣力竭盡,年遂衰微,身體解散,是謂為變易法。 
  是為,比丘!三有為有為相,當知此三有為相,善分別之。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 
  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巴利語經文
AN.3.47/ 7. Saṅkhatalakkhaṇasuttaṃ 
   47. “Tīṇimāni, bhikkhave, saṅkhatassa saṅkhatalakkhaṇāni. Katamāni tīṇi? Uppādo paññāyati, vayo paññāyati, ṭhitassa aññathattaṃ paññāyati. Imāni kho, bhikkhave, tīṇi saṅkhatassa saṅkhatalakkhaṇānī”ti. Sattam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