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的有限性(二)

本篇選譯自北傳十誦律》,佛在世時並非一帆風順,仍遇到不少打擊與挫折,其中之一便是叛徒提婆達多欲弒佛篡位。本經中的調達即是提婆達多,躲在石窟後等待佛出現時推落大石殺害佛陀,當時佛曾嘗試以神足通頓入天界及大海之中,但大石依然緊追在後,佛陀明白世間並無人類或天神能殺害佛陀,但只要餘蘊未了,宿業現前時,即便貴為三界世尊也必須坦然面對,因為神通不敵宿業,所以大石雖殺害不了佛陀,但碎石卻傷了佛足,令佛出血,這同時也是提婆達多下墮無間地獄的惡因。

選譯自北傳十誦律》第三十六卷

優婆塞喬正一譯於西元2005/10/30八關齋戒日

 

有一次佛陀駐錫古印度在王舍城耆闍堀山上的一處由欽婆羅夜叉所管轄的石窟之中。當佛陀早起著衣持缽進入王舍城乞食,食畢後返還耆闍堀山 ,便進入石窟中坐禪。

當時提婆達多想要謀害佛陀,便雇請四名健壯的惡漢,前往耆闍堀山,一起搬大石到石窟之上,等待佛陀出現經行。

佛陀出定後從石窟中走出,在石窟前低下之處經行。這時四名惡漢與提婆達多將大石從石窟高處往下推,欲擲向佛陀身上。

就在此時欽婆羅夜叉因深敬念佛,看見大石將落到佛身上,千鈞一髮之際以兩手接住大石並將之擲向它處。

但事情並未就此結束,仍有碎石迸向佛陀。佛陀為令眾生生起厭畏心,及教示諸業不失果報的法則,以此因緣之故,便以禪定之力於經行之起端消失於東方,但碎石卻緊隨佛而去,即便佛陀於南、西、北方消失也是同樣情形。

佛陀又以神通頓入大海之中,碎石亦緊緊跟隨;佛陀又以神通飛入須彌山中,但碎石還是緊追在後;佛陀飛到四天王上,碎石亦隨逐身後;佛陀又從四天王飛上至忉利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又飛至色界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曜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阿那婆訶天、福德天、廣果天、不熱天、喜見天、樂見天、阿迦尼虴(虴:去虫改口)天,但碎石仍是跟隨在後。

最後世尊以神足通返還經行起端站在該處,碎石掉在佛足之上,傷到佛足,並流出血,產生苦受,而佛陀以精進力遮護住疼痛,並說出以下的偈言:『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非天上地中,可遮業報處。

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非天上地中,得免宿惡殃。

十誦律卷三六,大正藏二三冊二六頁上:「佛在王舍城耆闍堀山上
欽婆羅夜叉石窟中住。早起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食後還耆闍堀山
,入欽婆羅夜叉石窟中坐禪。爾時調達勤作方便欲害佛,即雇四惡健
人往上耆闍堀山,共持大石到欽婆羅夜叉石窟上,待佛經行時。佛晡
時從石窟出,在石窟前陰中經行。時四惡人共調達推石欲擲佛上。爾
時欽婆羅夜叉深敬念佛,見已以兩手接石擲著餘處,有碎石迸來向佛
。佛欲令眾生生厭畏心,及示諸業不失果報,以是因緣故,入定於經
行頭沒現於東方,碎石隨去,南西北方亦復如是。佛爾時沒大海水中
,碎石亦隨,佛復入須彌山中,石亦隨逐,到四天王上,石亦隨逐,
佛從四天王上至忉利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
復至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少光天、無量光天、光曜天、少淨天
、無量淨天、遍淨天、阿那婆訶天、福德天、廣果天、不熱天、喜見
天、樂見天、阿迦尼虴(虴:去虫改口)天,石亦隨逐。爾時世尊攝
神足力還經行頭立,石墮佛足上,傷足上血出,深生苦惱,佛以精進
力遮是苦已。而說偈言:『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非天上地中,
可遮業報處。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非天上地中,得免宿惡殃。
』」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