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罰默擯法

 

 

本經的重點是敘述世尊入滅前的一些叮囑。內容提及了比丘該如何管理與懲罰僧團中的惡性比丘以及與女人間的互動等相關問題。

在本經中佛陀特別點出「默擯梵罰」之道,相當的有趣,特於持守八關齋戒之日選譯成白話文與大家分享。

選譯自北傳《長阿含經》

喬正一譯於中華民國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星期日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這是發生在世尊即將入滅前的一段經過。

當時,阿難尊者跪在地上,雙手合掌於胸前,對佛說道:「世尊,闡怒比丘的個性很強勢,不懂得尊重別人。當佛滅度後,我們該如何與他相處?」

佛陀告訴阿難:「當我滅度以後,若闡怒比丘不順從沙門的威儀,也不受教誡,你們就對他共行梵檀罰,告訴所有的比丘不要與他說話,不要理他,不要跟他有任何的來往與互動,也不要去教他或跟他討論佛法。」

 阿難又問佛:「當佛滅度後,有一些女人尚未受到教誨(對三寶沒有信心,會勾引比丘的女人),對這樣的女人我們又該如何與之互動?」

佛陀告訴阿難:「不要跟她們見面。」

阿難又問:「假設見到了面,又該如何呢?」

佛陀說:「不要跟她們說話。」

阿難又問:「假設一旦說了話,又該當如何呢?」

佛陀說:「那就應當自我收斂、守護、檢視自己的心意。阿難!你以為當佛滅度以後,就不再有所依靠而無所適從嗎?你不要這樣想,從我成佛以來所說的一切經戒,都是你所記憶整理,是你所管理。阿難!自今日開始,我允許諸比丘捨小小戒,上下應當和順,當順從禮度,這才是出家沙門敬順之法。」

佛陀又對諸比丘說:「你們若於佛、法、僧眾還有任何疑問者,或於解脫道有疑惑者,應當盡速詢問,就趁現在,否則一旦錯過就後悔莫及,趁我現在還活著,我一定會為你們解說。」

此時諸比丘都默然無言。

佛陀又再度問了一次,諸比丘還是默然無言。

佛陀說道:「好吧,既然你們覺得不好意思,不敢問,你們可以請你們的老師盡速來諮問,把握時間,否則後悔莫及。」

此時,諸比丘還是默然。

阿難最後開口對佛陀說:「世尊,看來是僧眾比丘都已有淨信,沒有一個比丘會懷疑佛、法、僧眾,甚至懷疑解脫道者。」

佛陀同意阿難的看法,說道:「我也知道今天此眾中甚至連資歷戒臘最小的比丘也都已見道跡,不趣惡道,極七往返,必盡苦際。」

 

原文/

爾時,阿難長跪叉手,前白佛言:
「闡怒比丘虜[-+]自用,佛滅度後,當如之何?」
佛告阿難:「我滅度後,若彼闡怒不順威儀,
不受教誡,汝等當共行梵檀罰,
敕諸比丘不得與語,亦勿往返教授從事。」 是時,
阿難復白佛言:「佛滅度後,
諸女人輩未受誨者,當如之何?」 佛告阿難:「莫與相見。」
 阿難又白:「設相見者,當如之何?」 佛言:「莫與共語。」
阿難又白:「設與語者,當如之何?」 佛言:
「當自撿心。阿難!汝謂佛滅度後,無復覆護,
失所持耶?勿造斯觀,我成佛來所說經戒,
即是汝護,是汝所持。阿難!自今日始,
聽諸比丘捨小小戒,上下相呼,當順禮度,
斯則出家敬順之法。」 佛告諸比丘:「汝等若於佛、法、
眾有疑,於道有疑者,當速諮問,宜及是時,
無從後悔,及吾現存,當為汝說。」
時諸比丘默然無言。 佛又告曰:「汝等若於佛、法、
眾有疑,於道有疑,當速諮問,宜及是時,
無從後悔,及吾現存,當為汝說。」時,
諸比丘又復默然。 佛復告曰:「汝等若自慚愧,
不敢問者,當因知識,速來諮問,宜及是時,
無從後悔。」時,諸比丘又復默然。 阿難白佛言:
「我信此眾皆有淨信,無一比丘疑佛、法、眾,
疑於道者。」 佛告阿難:
「我亦自知今此眾中最小比丘皆見道跡,不趣惡道,極七往返,
必盡苦際。」爾時,
世尊即記[/]千二百弟子所得道果。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