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的功德  

 

 

 

 

 

   

    如果你的敵人以他的惡勢力傷害了你,而你因此生氣惱怒,就是第二度傷害了自己。

    想想當你離鄉背井遠赴異地求學或工作時,你既然有那份決心離開故鄉及家人,為何現在就不能拿出同樣的勇氣與毅力,捨離你心中的敵人?何不放下帶給你莫大痛苦的憤怒?

    你的憤怒就像是毒蟲或癌細胞,已腐蝕了你努力所培育的一切功德之根,如果讓它繼續殘留心中而漠視它,豈不愚蠢顛倒?何苦因為對方(敵人)造了惡業而隨之生氣憤怒?難道你要複製他的惡行?變成跟他一樣的討厭及可惡?

    如果有人激怒你或羞辱你,誘使你去造惡,一定要提醒自己不用浪費力氣去生氣,因為你若隨之起舞,就是中了對方的計。如果你因此生氣,對方也許會內疚害怕,但也或許不會,可是不管怎樣你一定會先受其害,這是多麼吃虧的蠢事啊!

    如果你的敵人自己氣昏了頭,自甘走上痛苦之路,倘若你也跟他一樣生氣,豈不跟對方糾纏攪和在一起?難道你要步上對方的後塵?跟對方一起毀滅?

    所以當敵人故意激你生氣或傷害你時,請保持正念警覺,且讓怒氣與敵意自行消失吧,千萬別傻傻的傷害自己!好好的愛惜自己,善加保護照顧自己的情緒及心境,讓自己在各方面成功,讓自己快樂的生活下去,這就是世上最好的報復!

    又或者,你還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修行慈心。本經是佛陀解釋慈心的功德無量無邊,且不可思議。修行慈心可以消除憤怒與敵意,讓我們平安又喜樂;今生及來世富貴長壽相隨;容顏漂亮俊美,身心健全,不會殘疾;死後來生可往生至色界梵天,不會墮入惡道及八難;可恆享離慾之樂,且樂修梵行,見佛聞法,出家學道,而獲解脫。甚至,在聲聞、辟支佛、及佛等三乘中,可因此成就辟支佛。

 

選譯自北傳《增壹阿含經》第45品之5

喬正一譯於中華民國一○○年六月二十六日星期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裡。

    當時,世尊是這樣子告訴所有的比丘:「比丘們,你們應當修行慈心,時時刻刻保持慈心,因為慈心的功德,心中所有的瞋恚、怒氣、與敵意,自然會消除。」

 「比丘們,你們可知為什麼修持慈心可以消除憤怒?我跟你們說一則過去在天界發生過的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極為兇暴的惡鬼,竟向天借膽,大剌剌地坐在天主的寶座上。當時,天界諸神見狀都極為憤怒,紛紛斥罵惡鬼:『何方妖孽?膽敢坐在我們天主的寶座上?』」

 「惡鬼雖引起了諸神的共憤,卻因此變得愈來愈俊美,顏貌顯得端正完美。」

 「當時,天主釋提桓因正在天界的另一端的普集講堂內與天界美麗的玉女們一起享樂。」

 「這時,有天神立刻趕往釋提桓因的面前報告此事。天主釋提桓因一聽,心中自忖:『此鬼必定來歷不凡,一定是神妙之鬼。』於是,天主釋提桓因來到惡鬼的面前,很有禮貌的先自我介紹:『您好,我是釋提桓因,諸神之主。』」

 「奇妙的事情發生了,當釋提桓因自我介紹以後,那名惡鬼竟轉成醜陋的外形,容貌奇醜無比,接著便消滅了。」

 佛陀說到這裡,便告訴比丘們「比丘!由上則事件可知,你們都應當努力修持慈心,且時時刻刻不捨離慈心,因為慈心的功德就是這麼不可思議。」

 佛陀又闡述慈心的功德:「還有,比丘們!我記得過去我的前生,曾連續於七年之中恆修慈心,結果因著這份功德,使我接下來經歷了七成劫、敗劫等那麼長久的時間,都不曾投生到人間及惡道,當地球的世界末日來臨時,我便出生在色界的光音天。當新世界剛形成時,我便投生到無想天上,有時轉生至色界的初禪天當造物主上帝,統領諸神及十千世界。後來又連續三十七次轉生為欲界的天主釋提桓因,以及無數次投生至人間成為統治世界的轉輪聖王。」

 「所以比丘們!你們應當勤修慈心,因為慈心的功德就是這麼不可思議。」

 「還有,修行慈心的人,當他死後會轉生到梵天上,遠離三惡道及八難【譯者註:所謂八難係指見聞佛法之八大障礙,即(1)地獄;(2)餓鬼;(3)畜生;(4)北俱盧洲;(5)無想天;(6)盲聾瘖啞(即殘障人士);(7)世智辯聰(極為主觀又自以為聰明的人);(8)生於佛前及佛後。】。」

 「修行慈心的人,若投生在人間,他會出生在有高度文化文明的國家。」

 「修行慈心的人,容貌會長得漂亮俊美,身心健全,不會殘疾。」

 「修行慈心的人,會有福氣遇見如來,承事諸佛,不樂俗家,選擇出家學道,著三法衣,剃除鬚髮,修沙門之法,修無上梵行。」

 「比丘們,你們當明白,猶如金剛鑽石不能拿來吃,要當精雕細琢,方能顯出其璀璨亮麗的價值。修行慈心之人亦復如是,若佛陀出現在世間,應當把握難得的機緣,運用慈心修持解脫之道,修無上梵行,此人便能清楚的知道自己今生已是歷劫生死的最後一站,已成就最高的梵行,已經沒有什麼好再修行了,自己死亡後不會再有來生。」

 這時,阿難尊者問佛:「世尊啊!假設佛陀沒有出現在這世上,那麼修持慈心的善男子如果不樂俗家,他應當趣向何處呢?」

 佛陀說:「若佛陀不出現在這世間,這名善男子又不樂俗家的話,他會自行剃除鬚髮,在閑靜之處,剋己自修,且於彼處,斷盡所有煩惱,修成解脫。」

 阿難又問佛:「世尊啊!假設此人自修梵行,那麼三乘之行(三乘即聲聞乘、辟支佛乘、及佛乘。),此人會趣向哪一乘呢?」

 佛陀說:「阿難,如你所言,我常說三乘之行,而過去、將來三世諸佛,也盡當說三乘之法。阿難!假設在某一黑暗的時代,所有眾生的壽命都很短,容貌都長得醜陋粗鄙,外形瘦弱,沒有精神。到處都充滿著憤怒、嫉妬、愚蠢、姦偽、虛假,所行欺詐。又或者有小聰明的人,彼此諍競,常常濫訟鬥爭;或以手拳、瓦石、刀杖,彼此互相傷害,當時就算是隨便拿一根芒草都可以成為殺人的凶器。但那個混亂的黑暗時代裡,還是有一些修行慈心的人,心中沒有瞋怒。這些人眼見世道紛亂,人心墮落,皆心生恐懼,趕緊席捲離開是非之地,躲在山野之中,自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修無上梵行,剋己自修,盡有漏心而得解脫,便入無漏境。這些人彼此說道:『我們皆已戰勝了敵人了。』阿難!這就是最大的勝利。」

 阿難又問佛:「那此人是在何部?是聲聞部?辟支佛部?還是佛部呢?」

佛告阿難:「此人是在辟支佛部,這是因為此人過去所累積的種種善行功德,行眾善本,修持清淨四諦,分別諸法,修行慈心的緣故。所以履仁行慈,功德廣大不可思議。」

佛陀又說:「記得我以前坐在菩提樹下,曾穿著『慈仁』的鎧甲,降伏了天魔官屬,修成無上佛道,因此緣故,我深知慈心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力量,慈心是天地間最珍貴的修行法門。」

佛陀最後說道:「阿難!你要明白,慈心的名字就叫做『最勝』【即最優越、最美好之意】,修行慈心者,功德福利真得是無量無邊,無法計算。所以你們大家應努力修行慈心,就是這樣,阿難!應當如是學習。」 

阿難尊者聽聞佛陀所說有關慈心的佛法,心生歡喜,並依法奉行。

 

 

增壹阿含455
  聞如是: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當行慈心,廣布慈心;以行慈心,所有瞋恚之心,自當消除,所以然者,比丘當知:昔{}[]有鬼極為弊暴,來在釋提桓因座上而坐,是時,三十三天極為瞋恚:『云何此鬼在我主牀上坐乎?』是時,諸天適興恚心,彼鬼遂轉端正,顏貌殊常。
  爾時,釋提桓因在普集講堂上坐,與玉女共相娛樂。
  是時,有天子往至釋提桓因所,白帝釋言:『{}[]翼當知:今有惡鬼在尊座上坐,今三十三天極懷恚怒,諸天適興恚怒,彼鬼遂轉端正{},顏貌勝常。』
  是時,釋提桓因便作是念:『此鬼必是神妙之鬼。』
  是時,釋提桓因往至彼鬼所。
  相去不遠,自稱姓名:『吾是釋提桓因,諸天之主。』
  時,釋提桓因自稱姓名時,彼惡鬼轉成醜形,顏貌可惡,是彼惡鬼即時消滅。
  比丘!當以此方便,知其行慈心而不捨離,其德如是。
  又且,比丘!吾昔日時,七歲之中恆修慈心,經歷七成劫、敗劫,不往來生死,劫欲壞時,便生光音天,劫欲成時,便生無想天上,或作梵天統領諸天,領十千世界,又復三十七{}[]為釋提桓因,又無數變為轉輪聖王。
  比丘!以此方便,知其行慈心,其德如是。
  復次,行慈心者,身壞命終,生梵天上,離三惡道,去離八難。
  復次,其行慈者,生中正之國。
  復次,行慈[]者,顏貌端正,諸根不缺,形體完具。
  復次,其行慈心者,躬自見如來,承事諸佛,不樂在家,欲得出家學道{},著三法衣,剃除鬚髮,修沙門之法,修無上梵行。
  比丘當知:猶如金剛,人取食之終不消化,要當下過,其行慈心之人亦復如是,若如來出世,要當作道,修無上梵行:生死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更不復受[]有,如實知之。」
  是時,尊者阿難白佛言:
  「世尊!設如來不出世時,彼善男子不樂在家,當何所趣向?」
  佛告阿難曰:
  「若如來不出時,然,善男子不樂在家,自剃鬚髮,在閑靜之處,剋己自修,即於彼處,盡諸有漏,成無漏行。」
  是時,阿難白佛言:
  「云何,世尊!彼人自修梵行、三乘之行,彼人何所趣向?」
  佛告阿難:
  「如汝所言,吾恆說三乘之行;過去、將來三世諸佛,盡當說三乘之法。
  阿難!當知:或有是時,眾生之類,顏貌壽命{}[]轉減少,形器瘦弱,無復威神,多諸瞋怒、嫉妬、恚癡、姦偽、幻惑,所行不真,或復有利根捷疾,展轉諍競,共相鬥訟,或以手拳、瓦石、刀杖,共相傷害,是時,眾生之類執草便成刀劍,斷{}[]命根,其中眾生行慈心者,無有瞋怒,見此變怪,皆懷恐懼,悉共馳走,離此惡處,在山野之中,自然剃除鬚髮,著三法衣,修無上梵行,剋己自修,盡有漏心而得解脫,便入無漏境,各各自相謂言:『我等已勝怨家。』阿難!當知:彼名為最勝。」
  是時,阿難復白佛言:
  「彼人為在何部?聲聞部?辟支[]部?為佛部耶?」
  佛告阿難:
  「彼人當名正在辟支佛部,所以然者,此人皆由造諸功德,行眾善本,修清淨四諦,分別諸法,夫行善法者,即慈心是也,所以然者,履仁行慈,此德廣大。
  吾昔[]著此慈仁之鎧,降伏魔官屬,坐樹王下,成無上道,以此方便,知慈最第一,慈者最勝之法也。
  阿難!當知:故名為最勝,行慈心者,其德如是,不可稱計,當求方便,修行慈心,如是,阿難!當作是學。」
  爾時,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