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經文與巴利語聖典《相應部》第47經及第2經《Satisuttaṃ》等經文的內容完全相同。

    本篇經文是佛教四念處的心法,也就是「正智」(正知)、「正念」與「四如意足」(四正勤)

    在《阿姜曼正傳》中也清楚記載了阿姜曼的修行方法就是佛陀所教授的「正念」(Mindfulness)與「正智」(Wisdom)

    什麼是「正智」(正知)?簡單講,就是當六根觸及外六境而緣生六識時,心中當下客觀清清楚楚、了了分明知道外六境,而不陷入、耽溺於境界中,也就是警覺自己的心不要隨外境轉。  

    什麼是「正念」?「念」就是不忘記,也就是當六根觸及外六境的當下,心念安住在自己的「身」、「受」、「心」、「法」,也就是四念處。

    佛陀在本經同時教導我們應以「四如意足」(四正勤、正精進),精勤方便地修持「正知」與「正念」。

    我們用一則佛經中的實例來說明。巴利語聖典《自說經》之《毘舍佉經》中如是記載,被佛陀譽為在家女弟子中「布施第一」的毘舍佉,有一次帶一些珍貴的禮物到鴦伽國,準備送給她的親戚。沒想到她一到邊界城門時,城門的守衛見她有錢,竟獅子大開口向她強索一筆高額的關稅。

    毘舍佉雖在年僅七歲時便已證初果,但瞋心尚未徹底斷除,這件事令毘舍佉非常的生氣與不舒服,於是她向當地的國王波斯匿王告發與檢舉,但不巧波斯匿王因有更重要的政務而未予處理。

    毘舍佉很想平息心中的憤怒,於是她去拜見佛陀,尋求佛陀的開導。佛陀得知經過以後便簡單說了以下的偈語:

心隨境轉皆是苦,

心能轉境才是樂。

世人皆被俗事煩,

難得逃脫此束縛。

    佛陀就是在提醒毘舍佉,她被貪官索賄這件事已成過去,緣起緣滅,已生已滅,但她卻仍記掛這件事,她並沒有讓曾被索賄這件事過去,她的「意根」與「被索賄」的記憶(法塵),兩者間都被瞋念給束縛綑綁住了,她陷溺與執著在自己被索賄這件事(外境),她忘失了正念,所以「心隨境轉皆是苦」。

    佛陀提醒毘舍佉「心能轉境才是樂」,就是本經中應以「四如意足」精勤方便修持「正知」與「正念」。

    正知就是在知道、覺知的當下,不陷溺外在境界之中;正念是在覺知的當下,念住在身受心法等四個面向。如此,便能調伏世間貪憂(貪瞋)。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六二二篇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二○○四年九月十九日八關齋戒日

修訂於西元2021/2/1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在古印度跋祇國行腳遊方,並暫時在鞞舍離國的菴羅(芒果)園中落腳。

    當時,絕世大美女菴羅女聽聞世尊來到此處,便坐上華麗的車子,駛出鞞舍離城,來到世尊落腳的地方,準備對世尊行禮並供養。

    當菴羅女來到菴羅園林之後,便下車徒步走進園林內,她看見大比丘們圍繞著世尊正在聽法。

    世尊也望見菴羅女緩步趨前,便告誡諸比丘:「

    比丘們,你們應當要經常善加控制及駕馭好你們的心念,保持正念、正智,因為今天菴羅女來到這裡,所以我才如此特別提醒你們。

    比丘應如何時常善加控制及駕馭好自己的心念呢?當比丘心中若已生起任何惡不善法(貪、瞋、痴)時,應當立即斷除,生起欲如意足(下定決心),以正確的方法努力地控制及駕馭好自己的心念,而對於未生惡不善法令不起、未生善法令其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等等,也就是四如意足(四正勤),都應時常修習,以上就是所謂的『勤攝心住』;

    什麼叫做『正智』?就是一名比丘不論是去、是來,他都應當時常客觀當下覺知,當下觀察自己來去時的威儀行止,甚至是迴、顧、視、瞻等頭部動作,或屈、伸、俯、仰等身體動作,或穿袈裟,或拿衣缽等等動作,或行走、站住、坐下、躺臥等動作,乃至即將入睡時、清醒時、說話時、靜默時,都要隨時隨地當下客觀覺知及觀察,這就是『正智』。

    什麼又是『正念』?就是一名比丘除了自身的動作以外,還要將心念安住在『身』、『受』、『心』、『法』等四個面向,修習四念處,並精勤努力,以四念處調伏世間的貪憂煩惱,就叫做正念。

    今天是因為菴羅女來到這裡,所以我才如此提醒你們應當以正智、正念,努力地控制、修習並開發你們的心智。」

    佛陀說完後,菴羅女已走到佛陀面前,她跪在地上頂禮佛足,然後起身恭敬地退在一旁。世尊便依菴羅女的因緣開示適合她聽聞的法,令她聞法之後能心生歡喜。當佛說完法之後,便默然而住。

    菴羅女整理好衣服起身又向佛陀頂禮,並合掌對佛說:「希望世尊能與各位大長老明日午前光臨舍下,接受我日中的供養。」

    世尊默然表示接受菴羅女的邀請。

    菴羅女辭別前又跪地頂禮佛足之後便離去,她回家之後開始準備第二天供養佛陀及僧伽的各種飲食,並佈置、舖設妥供佛僧安坐的床座。

    到了第二天早上,菴羅女差遣僕人去邀請佛陀及僧眾前來應供,佛陀便帶領僧眾來到菴羅女的家,各自就已設好的座位而坐。

    菴羅女親手供養佛陀及僧眾種種飲食,當佛陀與僧眾用完餐並漱口及洗缽之後,菴羅女便拿出了一個小座墊,坐在佛陀的面前聽佛陀的開示。

    佛陀為菴羅女說了一段祝福隨喜偈:「

施者人愛念  多眾所隨從

名稱日增高  遠近皆悉聞

處眾常和雅  離慳無所畏

是故智慧施  斷慳永無餘

上生忉利天  長夜受快樂

盡壽常修德  娛樂難陀園

百種諸天樂  五欲悅其心

彼於此人間  聞佛所說法

  為善逝弟子  樂彼受化生」

    上面偈語的意思是:

    一個樂善好施的人會受到人人的敬愛,她(他)會獲得很多人(貴人)的支持與幫助。她(他)的名聲將日日增高,且善名遠揚。

    她(他)身處在大眾中會散發出和雅、嫻靜的氣質及儀態,心中遠離慳貪且無所畏懼。

    所以有智慧的人會樂於佈施,這樣的功德終將引導她(他)永斷除貪、瞋、痴無餘。

    她(他)死後會再生於忉利天,享受恆久的歡樂及幸福,所以在世時應當積極行善積德,來世便能於天上的難陀樂園中享樂,上百種諸天的妙樂及五欲功德將令她(他)身心歡愉。

    她(他)在人間聽聞佛陀所說的法,若心生信心而成為佛陀的忠實弟子,對天上的喜樂心生欣慕,來世必將化生於天界。

    當佛陀為菴羅女開示了種種妙法之後,菴羅女心生法喜,隨後佛陀便帶領僧眾離去。

 

 

(六二二)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跋祇人間遊行。

到鞞舍離國菴羅園中住。爾時。菴羅女聞

世尊跋祇人間遊行至菴羅園中住。即自莊

嚴乘車。出鞞舍離城。詣世尊所。恭敬供養。

詣菴羅園門。下車步進。遙見世尊與諸大

眾圍遶說法。世尊遙見菴羅女來。語諸比

丘。汝等比丘。勤攝心住。正念正智。今菴

羅女來。是故誡汝。云何為比丘勤攝心

住。若比丘已生惡不善法當斷。生欲.方

便。精進攝心。未生惡不善法不令起。未生

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修習增滿。

生欲.方便。精勤攝心。是名比丘勤攝心住

云何名比丘正智。若比丘去來威儀常隨

正智。迴顧視瞻。屈伸俯仰。執持衣缽。行住

坐臥。眠覺語默。皆隨正智住。是正智。云何

正念。若比丘內身身觀念住。精勤方便。正智

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受.心.法法觀念住。

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是名

比丘正念。是故汝等勤攝其心。正智正念。今

菴羅女來。是故誡汝。時。菴羅女詣世尊所。

稽首禮足。卻住一面。爾時。世尊為菴羅女種

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而住。爾

時。菴羅女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唯

願世尊與諸大眾明日受我請中食。爾時。世

尊默然受請。菴羅女知世尊默然受請已。

稽首禮足。還歸自家。設種種食。布置床

座。晨朝遣使白佛。時到。爾時。世尊與諸大

眾詣菴羅女舍。就座而坐。時。菴羅女手自

供養種種飲食。食訖。澡漱.洗缽竟。時。菴羅女

持一小床坐於佛前。聽佛說法。爾時。世尊

為菴羅女說隨喜偈

 施者人愛念  多眾所隨從

 名稱日增高  遠近皆悉聞

 處眾常和雅  離慳無所畏

 是故智慧施  斷慳永無餘

 上生忉利天  長夜受快樂

 盡壽常修德  娛樂難陀園

 百種諸天樂  五欲悅其心

 彼於此人間  聞佛所說法

 為善逝弟子  樂彼受化生

爾時。世尊為菴羅女種種說法。示教照喜。

示教照喜已。從座起而去

 

巴利語經文

SN.47.2/(2) Satisuttaṃ
   368.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vesāliyaṃ viharati ambapālivane. Tatra kho bhagavā bhikkhū āmantesi– “bhikkhavo”ti. “Bhadante”ti te bhikkhū bhagavato paccassosuṃ. Bhagavā etadavoca–
   “Sato, bhikkhave, bhikkhu vihareyya sampajāno. Ayaṃ vo amhākaṃ anusāsanī. Kathañca, bhikkhave, bhikkhu sato hoti? Idha, bhikkhave,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vedanāsu …pe… citte …pe… dhammesu dhammānupassī viharati ātāpī sampajāno satimā, vineyya loke abhijjhādomanassaṃ. Evaṃ kho, bhikkhave, bhikkhu sato hoti.
   “Kathañca, bhikkhave, bhikkhu sampajāno hoti? Idha, bhikkhave, bhikkhu abhikkante paṭikkante sampajānakārī hoti, ālokite vilokite sampajānakārī hoti, samiñjite pasārite sampajānakārī hoti, saṅghāṭipattacīvaradhāraṇe sampajānakārī hoti, asite pīte khāyite sāyite sampajānakārī hoti, uccārapassāvakamme sampajānakārī hoti, gate ṭhite nisinne sutte jāgarite bhāsite tuṇhībhāve sampajānakārī hoti. Evaṃ kho, bhikkhave, bhikkhu sampajānakārī hoti. Sato, bhikkhave, bhikkhu vihareyya sampajāno. Ayaṃ vo amhākaṃ anusāsanī”ti. Dutiy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