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團的第一次集結(下)

   有部分學者,因不甚用心,不深入專研,只因自己主觀偏好,或手邊資料不正確,竟毀謗:「除開雜阿含經,其餘經典皆不可信」等語,或稱:「法句經、本生經等等均非佛說,因佛在世時哪來那麼多時間說本生因緣?應該都是附和當時神話傳說。」等語,孰不知四阿含、法句經、本生經等等早已在五百大阿羅漢第一次集結時皆完成,只是訴諸文字是在百年之後。甚至,雜阿含、中阿含、長阿含、增一阿含、法句經、本生經等,皆載有完全相同或類似的內容,證據資料繁多,不勝枚舉。由此可知,不論是研究世間學問,或出世正法,都應認真、用心,不確定的事,在沒有查證之前,萬不可主觀妄下斷語,自己貽笑大方事小,若犯下毀謗正法及助長他人邪見的惡業事大,吾人都應引以為鑑。

選譯自北傳《四分律》第五十四卷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06/4/23

修訂於西元2021/10/29農曆九月二十四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在僧團正式集結之前,大迦葉先指摘阿難:「你替女人向佛陀請求出家,如此行徑得突吉羅罪,今懺悔!」

阿難回答:「大德,我並非故意如此。佛陀的養母摩訶波闍波提對有大恩德,對世尊有養育之恩,養育之恩大過於生育之恩。大德迦葉,對這一點我不認為我有罪,但大德您既然這麼說,我相信您有您的道理,所以我願意懺悔。」

大迦葉又說:「世尊三度請你作供養侍者,你竟都拒絕,這種行為得突吉羅罪!今當懺悔!」

阿難答迦葉:「我不是故意拒絕,當佛的侍者非常不容易,所以我才會拒絕。對這一點我不認為我有罪,但大德您既然這麼說,我相信您有您的道理,所以我願意懺悔。」

迦葉又說:「你為縫製僧伽梨時,竟腳踏佛衣而縫,這種不敬的行為得突吉羅罪!今懺悔!」

阿難回答:「大德迦葉,不是我對佛不敬,是因為當時無人替我拿佛衣,對這一點我不認為我有罪,但大德您既然這麼說,我相信您有您的道理,所以我願意懺悔。」

迦葉又說:「世尊欲取涅槃前,曾三次告訴你,你卻不請世尊住世一劫,如果世尊能住世超過一劫,必將令無數的人類及天神獲得大利益,能令世間諸天人民得安樂,所以你得突吉羅罪!今懺悔!」

阿難回答:「大德迦葉,我不是故意不勸請世尊住世,是因當時天魔波旬控制了我的心智,令我忘記請佛陀住世。對這一點我不認為我有罪,但大德您既然這麼說,我相信您有您的道理,所以我願意懺悔。」

迦葉又說:「世尊在時,跟你索水,你竟然不給,得突吉羅罪!今懺悔!」

阿難回答:「我非故意如此,當時因有五百輛車從水上駛過,把水弄得很濁,我怕世尊喝了會生病,所以沒給。」

迦葉不認同:「不!當時你仍應給,因為藉佛的威神或者諸天神的神通都能令水清淨。」

阿難說:「既然大德您這麼說,我相信您有您的道理,我願意懺悔。」

迦葉又說:「你不問世尊什麼是雜碎戒(小小戒),得突吉羅罪!今懺悔!」

阿難說:「我不是故意不問,當時因世尊即將入滅,我心愁憂煩亂,擔心失去依怙,所以忘了問世尊什麼是雜碎戒。對這一點我不認為我有罪,但大德您既然這麼說,我相信您有您的道理,所以我願意懺悔。」

迦葉又說:「你不阻止女人弄髒足,得突吉羅罪!今懺悔!」

阿難回答:「不是我故意不阻止,是因女人感情脆弱,禮佛足時淚水及手弄髒足。對這一點我不認為我有罪,但大德您既然這麼說,我相信您有您的道理,所以我願意懺悔。」

舉發完阿難過去的種種過失,大迦葉對會中所有阿羅漢宣告:「各位大德僧請注意,如果有其他比丘後來才到場時,應保持大會的肅靜與神聖,只能聽,不得發言。」

於是僧伽開始詢問優波離尊者(持律第一)有關戒律的種種事項。

大迦葉問優波離尊者:「第一波羅夷(不可懺悔)最初是從何處開始?是誰先犯?」

優波離答:「在毘舍離,是須提那迦蘭陀子初犯。」

問:「第二波羅夷呢?」

答:「在王舍城,是陀尼伽比丘陶師子初犯。」

問:「第三起在何處?」

答:「在毘舍離,是婆裘河邊比丘初犯。」

問:「第四起?」

答:「在毘舍離,是婆裘河邊比丘初犯。」

問:「第一僧殘是在何處?」

答:「在舍衛國,是迦留陀夷初犯。」

…….就這樣依序將每一條有關僧殘戒律的發生地點,犯戒者,一一詢問釐清。

接下來又問:「第一不定法是在何處發生?何人所犯?」

答:「在舍衛國,是迦留陀夷初犯。第二也是如此。」

問:「尼薩耆是在何處發生?何人所犯?」

答:「在舍衛國,是六群比丘初犯。」

…….就這樣依序將每一條有關不定法戒律的發生地點,犯戒者,一一詢問釐清。

問:「最初波逸提罪是在何處發生?何人所犯?」

答:「在釋翅瘦,是象力釋子比丘初犯。」

…….就這樣依序將每一條有關波逸提戒律的發生地點,犯戒者,一一詢問釐清。

問:「波羅提提舍尼是何處發生?何人所犯?」

答:「在舍衛國,因蓮花色比丘尼引起。」

就這樣依序將第二第三第四等有關比丘尼戒律的發生地點,犯戒者,一一詢問釐清。

問:「第一眾學法是何處發生?何人所犯?」

答:「在舍衛國,是六群比丘初犯。」

……..就這樣依序將每一條有關戒律的發生地點,犯戒者,一一詢問釐清。

問:「最初聽受大戒是在何處?何人聽聞?」

答:「在波羅奈,是最初五比丘聽聞。」

問:「最初聽說戒是在何處?何人聽聞?」

答:「在王舍城,世尊為諸少年比丘說的。」

問:「最初聽安居是在何處?因何人引起?」

答:「在舍衛國,因六群比丘起。」

問:「最初自恣是在何處?因何人引起?」

答:「在舍衛國,因六群比丘起。」

……..就這樣依序問到毘尼增一。

再來將有關比丘所發生的一切有關戒律事宜并集在一處,就是比丘律的集結

將有關比丘尼戒律事宜并集在一處,就是比丘尼律的集結

將一切有關受戒法集結一處,就成為受戒犍度。

將一切有關布薩法集結一處,便成為布薩犍度。

將一切有關安居法集結一處,就是安居犍度。

將一切有關自恣法集結一處,就是自恣犍度。

將一切有關皮革法集結一處,成為皮革犍度。

將一切衣法集結一處,成為衣犍度。

將一切藥法集結一處,成為藥犍度。

將一切迦絺那衣法集結一處,成為迦絺那衣犍度。

將二并一切犍度調部毘尼增一都集結,便成為毘尼藏。

集結到這裡告一段落,這時大迦葉宣布:「各位大德僧注意,現在我要詢問阿難有關法毘尼部分。」

大迦葉問阿難:「《梵動經》是世尊在何處說的?內容為何?《增壹阿含經》是世尊在何處說的?內容為何?增十是世尊在何處說的?內容為何?《世界成敗經》是世尊在何處說的?內容為何?《僧祇陀經》是世尊在何處說的?內容為何? 《大因緣經》是世尊在何處說的?內容為何?《天帝釋問(請法)經》是世尊在何處說的?內容為何?」

阿難皆一一回答。

其餘如集結一切長經,便成為《長阿含經》。

集結一切中經,便為《中阿含經》。

集結從一事至十事,從十事至十一事,成為《增壹阿含經》。

集結有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諸天、帝釋、魔、梵王等相應部分,便是集結成《雜阿含經》。

其他如生經、本經、善因緣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優婆提舍經、句義經、法句經、波羅延經、雜難經、聖偈經等等諸經典,便集結為雜藏。

有難、無難繫相應作處,集為阿毘曇藏。

以上諸經的集結便是所謂的三藏。

這時長老富羅那尊者聽說王舍城有五百阿羅漢正共集法毘尼,便與五百比丘一起前往王舍城,來到大迦葉尊者面前表示:「我聽聞大德與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尼,我也想參與其中聞法。」

這時大迦葉便以此因緣集合比丘僧,為富樓那尊者又重新問了一次優波離以上諸戒律,一直到集結三藏諸經典部分。

富樓那尊者聽完後說:「大德迦葉,你們集結的大部分內容我大致上都沒意見,但只有除了其中八件事我可能有一些不同的意見。大德,我曾親耳從佛陀那裡聽聞,且記得很清楚,陀允許內宿、內煮、自煮、自取食、早起受食、從彼處持食來、若雜果、若池水所出等情,皆可食用,其餘皆不准。」

大迦葉說:「沒錯,誠如您所言,當時因稻穀昂貴時,世間經濟不景氣,一般人民都吃不飽,乞求困難,為慈愍比丘緣故,佛陀才允許這此八種例外。但目前仍是太平盛世,稻穀豐熟,飲食多饒,所以佛陀還是不允許。」

富樓那尊者仍不太同意:「大德迦葉,世尊是一切知見(一切智者、全知者),對不應制定的戒律早已廢除,對已廢除的戒律認為有必要又重新制定。」

迦葉說:「就因為世尊是一切知見(一切智者、全知者)的緣故,對應制定的戒律又廢除,或對已廢除的又制定,會產生爭議,令後世比丘無所適從。因此之故,富羅那,我們才會作如此約定:如果是佛陀以前所未曾制訂過的戒律,我們就不應該增加任何佛所未制訂過的戒律;反之,是佛陀先前所制訂過的戒律,今後一條都不應捨棄!我們都應當追隨佛所制訂的戒律而學習!

以上就是在王舍城五百阿羅漢第一次共同集結法毘尼的經過。
   

  《四分律》第五十四卷

大迦葉語阿難言。
汝於佛法中先求度女人得突吉羅罪。今懺悔。阿難答言。大德。
此非我故作。摩訶波闍波提於有大恩。
母命過長養世尊。大德迦葉。
我今於此不自見有罪。以信大德故。今當懺悔。
大迦葉復言。汝令世尊三反請。汝作供養人。
而言不作。得突吉羅罪。今當懺悔。
阿難答迦葉言。我不故作。為作供養人難。
是故言不能耳。我於此中不自見有罪。
以信大德故。今當懺悔。迦葉復言。
汝為縫僧伽梨。腳躡而縫。得突吉羅罪。今懺悔。
阿難答言。大德迦葉。非我慢而故作。
更無人捉故爾耳。我於此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
今當懺悔。迦葉復言。
世尊欲取涅槃三反告汝。
汝不請世尊住世若一劫若過一劫令無數人得利益慈愍世間諸天人民令得安樂。汝得突吉羅罪。今懺悔。
阿難答言。大德迦葉。非我故作。魔在我心。
令我不請住世。我於此中不自見有罪。
信大德故。今當懺悔。迦葉復言。世尊在時。
從汝索水。汝不與。得突吉羅罪。今懺悔。
阿難答言。非我故作。時有五百乘車從水中過。
其水甚濁。恐世尊飲之作患。是故不與。
迦葉復言。汝但與。
威神或復諸天能令水清淨阿難言。
我於此中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懺悔。迦葉復言。
汝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得突吉羅罪。
懺悔。阿難言。我非故作。
時我愁憂無賴失不問世尊。何者是雜碎戒。
我於此中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懺悔。迦葉復言。
汝不遮女人。令污足。得突吉羅罪。
懺悔。阿難答言。非我故作。
女人心軟禮佛足時泣淚手污足。
我於此中不自見有罪。信大德故。今當懺悔。
時大迦葉即作白言。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問優波離法毘尼。白如是。時優波離即作白。
僧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令上座大迦葉問我答。白如是。
時大迦葉即問言。第一波羅夷。本起何處。誰先犯。
優波離答言。在毘舍離須提那迦蘭陀子初犯。
第二復本起何處。答言。
在王舍城陀尼伽比丘陶師子初犯。復問。第三本起何處。答言。
在毘舍離婆裘河邊比丘初犯。復問。
第四本起何處。答言。在毘舍離婆裘河邊比丘初犯。
復問。第一僧殘本起何處。答言。
在舍衛國迦留陀夷初犯。如是展轉隨所起處。
如初說。復問。第一不定法本起何處。答言。
在舍衛國迦留陀夷初犯。第二亦爾。復問。
尼薩耆本起何處。答言。
在舍衛國六群比丘初犯。如是展轉亦如初說。復問。
初波逸提本起何處。答言。
在釋翅瘦象力釋子比丘初犯。如是展轉如初說。復問。
波羅提提舍尼本起何處。答言。
在舍衛國因蓮花色比丘尼起。第二第三第四如初分說。復問。
第一眾學法本起何處。答言。
在舍衛國六群比丘初犯。如是展轉如初分說。
比丘尼別戒如律所說。復問。
最初聽受大戒本起何處。答言。在波羅奈五比丘。復問。
最初聽說戒在何處。答言。
在王舍城為諸少年比丘。復問。初聽安居本起何處。答言。
在舍衛國因六群比丘起。復問。初自恣本起何處。
答言。在舍衛國因六群比丘起。
如是展轉問乃至毘尼增一。
時彼即集比丘一切事并在一處。為比丘。比丘尼事并在一處。
為比丘尼
一切受戒法集一處為受戒犍度。一切布薩法集一處。為布薩犍度。
一切安居法集一處。為安居犍度。
一切自恣法集一處。為自恣犍度。一切皮革法集一處。
為皮革犍度。一切衣法集一處。為衣犍度。
一切藥法集一處。為藥犍度。
一切迦絺那衣法集一處。為迦絺那衣犍度。
并一切犍度調部毘尼增一都集。為毘尼藏。
時大迦葉即作白。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問阿難法毘尼。白如是。時阿難即復作白。
大德僧聽。若僧時到僧忍聽。
僧今令大迦葉問我答。白如是。大迦葉即問阿難言。
梵動經在何處說。增一在何處說。增十在何處說。
世界成敗經在何處說。
僧祇陀經在何處說。大因緣經在何處說。
天帝釋問經在何處說。阿難皆答。如長阿含說。
彼即集一切長經。為長阿含。一切中經。為中阿含。
從一事至十事從十事至十一事。為增一。
雜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私諸天雜帝釋雜魔雜梵王。集為雜阿含。
如是生經本經善因緣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
優婆提舍經句義經。法句經波羅延經。雜難經聖偈經。
如是集為雜藏。有難無難繫相應作處。
集為阿毘曇藏。時即集為三藏。
時長老富羅那。聞王舍城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尼。
即與五百比丘俱。往王舍城。至大迦葉所。
語如是言。
我聞大德與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尼。我亦欲豫在其次聞法。
時大迦葉。以此因緣集比丘僧。為此比丘。
更問優波離。乃至集為三藏。如上所說。彼言。
大德迦葉。我盡忍可此事。唯除八事。大德。
我親從聞。憶持不忘。
聽內宿內煮自煮自取食。早起受食。從彼持食來。若雜果。
若池水所出可食者。
如是皆聽不作餘食法得食。大迦葉答言。實如汝所說。
世尊以穀貴時世人民相食乞求難得。慈愍比丘故。
聽此八事。時世還豐熟飲食多饒。佛還制不聽。
彼復作是言。大德迦葉。世尊是一切知見。
不應制已還開開已復制。迦葉答言。
以世尊是一切知見故。宜制已還開開已復制。
富羅那。我等作如是制。是佛所不制不應制。
是佛所制則不卻。
如佛所制戒應隨順而學。在王舍城五百阿羅漢共集法毘尼。
是故言集法毘尼有五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