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一個被誤導的心,所造成的傷害, 比一個惡毒的敵人來得更大。 仇敵害仇敵,怨家對怨家, 若心向邪行,惡業最為大。 042偈 註解 仇敵遇上仇敵,肯定會相互殘害,怨家對上怨家,肯定會相互謾罵、報復。倘若心趨向於邪行,就會造作極大的惡業。 一切的錯誤皆由邪惡之心引起――牧人難陀的故事 佛陀居住在憍薩羅國某個村莊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牧人難陀。 難陀是一名年輕的牧人,他替大慈善家給孤獨長者放牧和打理牧場,雖然身為牧人,卻是一名有為上進的青年。他偶爾在給孤獨長者家裡遇上佛陀,便會留下來聆聽佛陀的開示,他也經常向給孤獨長者請教佛法,很得給孤獨長者的讚賞。有一天,他邀請佛陀到他家裡去接受他的供養,佛陀沒有馬上答應他,只說時機尚未成熟。 過了一些日子,佛陀知道該是成全難陀的時候了,便帶了一批弟子,來到遠在郊外的牧場――難陀的家,接受難陀的供養。難陀恭敬的迎接佛陀與眾比丘的到來,並以現擠的牛奶、酥油、乳酪、點心及其它食物供養佛陀。佛陀離開前,為難陀開示佛法,難陀在聆聽佛陀的開示後,當下證得了須陀洹果(初果)。佛陀離開時,難陀親自替佛陀捧缽,跟隨佛陀走了好長的一段路,然後向佛陀頂禮告別,自己回牧場。 在回家途中,一支由獵人射出的流箭,把難陀給射死了,事後有人譴責佛陀,說難陀的死是因為佛陀,比丘們向佛陀匯報了這些傳言,佛陀說:「比丘們,無論我是否前去牧場,無論我是否接受難陀的供養,難陀都難逃一死,這是難陀的宿世業力使然。難陀前世中的某一世,與殺害他的獵人是好朋友,當時他們都是獵人,可他覬覦好朋友漂亮的妻子和豐厚的家產,於狩獵途中將好朋友給謀害了,他的好朋友生生世世都在尋找他,當強大的業力現前時,無論是誰都沒辦法躲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