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不作惡行,培養善行,淨化身心;是佛陀的教誨 一切惡莫作,一切善應行, 自調淨其意,是則諸佛教。 183偈 容忍是高尚的行為。出家人不傷害他人 184偈 諸佛說涅槃最上, 忍辱為最高苦行。 害他實非出家者, 惱他不名為沙門。 節制飲食、勤奮努力、律己、持戒,實踐佛陀的教誨 不誹與不害,嚴持於戒律, 飲食知節量,遠處而獨居, 勤修增上定,是為諸佛教。 185偈 註解 183偈:抑制一切惡行,一切善法應該要實行,自我淨化,就是佛陀的教誨。 184偈:涅槃是唯一的修行目標,忍辱是最高的修行品德。傷害他人的就不是出家人,不傷害他人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 185偈:在語言上不要誹謗他人,不要傷害他人,嚴持戒律,節制飲食,過著清淨獨處的生活,不懈的努力於四禪八定的修學,鍛練高度的止觀禪法,這就是諸佛的教誨。 佛陀的教誨――阿難尊者提出的問題 佛陀居住在舍衛城的祇陀園精舍時,在一次開示會上,曾提及阿難尊者提出有關過去佛的基本戒律的問題。 據說,阿難尊者心想:「佛陀講述了過去六尊佛及他們的父母、他們的壽命、他們在何處覺悟、他們的同伴和弟子、他們的主要弟子和支持者,但是對持齋一事是否與現在相同,卻沒有提到。」於是阿難尊者便前去謁見佛陀,問及此事。 雖然這些過去佛出世的時間不同,但是他們所依怙的戒律卻是一致的。毗婆尸佛(Vippassī),每隔七年持齋一次,而這麼一次的持齋後,足足維持七年之久;尸棄佛(Sikhī)和毗舍浮佛(Vessabhū)每隔六年持齋一次;拘留孫佛(Kakusandha)和俱那含牟尼佛(Koṇāgamana)每隔一年持齋一次;迦葉佛則每隔六個月持齋一次,每次長達六個月。 佛陀對阿難尊者解釋說,這是因為日差的問題,在每一個時代的時間都有所不同,以當時的時間計算,與現在的持齋禁食都是一樣的。 至於諸佛所教,與如來所教也是一樣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