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穿上衣不包覆全身

Sekhiya 2.Sv.7, sekhiya 2, 2; Vin.IV, p186.

  ParimaNDalaM pArupissAmI ti, sikkhA karaNIyA.

 

    「我穿上衣1時,包覆全身。」,應當學。

因緣

  佛在捨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時,六比丘穿著上衣時前後下垂,受居士批評。

犯相

1.對象:上衣

2.方式:不包覆全身

無犯

1.無意。

2.不小心。

3.生病。

4.意外事件。

5.比丘精神失常。

備註

 

五分律:不高披衣,應當學。

五分律:不下披衣,應當學。

五分律:不參差披衣,應當學。

僧祇律:齊整被衣,應當學。

四分律:齊整著三衣,應當學。

十誦律:不高被衣,應當學。

十誦律:不下被衣,應當學。

十誦律:不參差被衣,應當學。

十誦律:齊整被衣,應當學。

根有律:齊整披三衣,應當學。

根有律:不太高、不太下、好正披,入白衣捨,應當學。

I. B. Horner:‘I will put on the upper robe all round me,’ is a training to be observed.

注釋:

1.pArupissAmipArupati, pApurati):穿上衣。pArupati有「穿」的意思,且著重在「穿上衣」「覆蓋」的意思。

      比丘上衣(uttarAsaGga)的穿法是,從腰部開始環繞,末端拉到背後,再繞過右臂,披於右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