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21.存放多餘缽
注釋: 1.〈語詞解釋〉243頁列舉了缽的種類及大小: (1) 種類:鐵缽、土缽。 (2) 大小:大缽──容納半ALhaka的飯(或其四分之一量的米)和一些菜。 中缽──容納一nALika的飯(或其四分之一量的米)和一些菜。 小缽──容納一pattha的飯(或其四分之一量的米)和一些菜。 根據《ユ⑦Э學大事典》III, 389頁:4 prastha(PA.:pattha)=1 adhaka (PA.:ALhaka)=386g。 《四分律》:「大(缽)者三鬥,小者一鬥半」(大22, 622上)。釋妙因《佛制比丘六物圖集解》,注:「姬週三鬥,即今唐鬥一鬥。鬥半,即今五升」。 至於nAli,字典的解釋大多是長度和時間的單位,只有在《The Book of the Discipline》I,103頁•注釋1中提到: (1) 1 Sinhalese nALi=1.5 Magadha nALi (2) 1 Magadha=13pala 所以1 Sinhalese nALi=19.5 pala 又根據《ユ⑦Э學大事典》 III, 389頁:1 pala=6g。所以換算起來,1 nAli就有19.5×6g=117g。 也就是說,大缽──可以容納386g的飯(或96g的米)和一些菜。 中缽──可以容納117g的飯(或29g的米)和一些菜。 小缽──可以容納96g的飯(或24g的米)和一些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