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父母同意不准出家

 

 

 

 
 

   得多年以前,中台禪寺發生了一起震驚社會的事件。當時,許多大專青年參加暑期佛學營後,便於該寺投身出家,其中還有藝人黃安的妹妹也在其中。這些年輕人的父母均悲憤難抑,群起圍剿中台禪寺討公道。

  這起事件在當時引起社會高度的關注,同時也招來四方嚴厲的撻伐之音。許多外道隔岸觀火,見獵心喜,趁此良機很狠的修理了大乘佛教一番。

   因此事喧騰一時,甚至驚動了檢察官改分他字案件,朝略誘罪偵辦,事後雖不了了之,但三寶形象遭受嚴重的毀損,已是不爭之事實。

   佛陀早已制定戒律,規定:「未經父母同意,不得為人引渡出家。」但將戒律明擺在一旁,置之不理,一廂情願的引渡年輕人出家,還自命是大乘菩薩的悲行,這筆惡業該如何清算?看來也只得由業力因果去計量了。

選譯自北傳《五分律》
喬正一譯於西元2010(佛曆2554)/2/23

    這是發生在古印度佛陀的故鄉釋迦國的事。


   當時,佛陀剛成立僧團沒多久,有許多比丘引度了一些未經父母同意的人出家,並遭到很多在家居士的譴責。
 

    後來,有一天早晨,佛陀帶著缽回到出家以前的老家,淨飯王宮。

   當時,佛陀出家前的妻子耶輸陀羅,將兒子羅睺羅帶到高樓上,遙見佛陀進宮,便問羅睺羅:「你有沒有瞧見那個即將走進來的沙門?」

   「看見了,媽媽。」

   「那個人是你的父親,你可以去跟他要財產。」

    佛陀走入宮中,於中庭花園露地而坐。

    羅睺羅飛奔馳下,跑到佛前,跪在地上,額頭觸地,頂禮佛足,並站立於佛陀的影子中。

   羅睺羅還是個天真的小孩,他頑皮的對佛說:「這個影子好好玩喔,我要這個影子,爸爸,你給我好不好?」

    佛陀問:「你真的想要著個影子嗎?」

   「嗯,真的。」

   佛陀說:「那你只好跟著我走了。」說罷,便將羅睺羅帶回所住的地方,交付給舍利弗,並委託舍利弗為他剃度。

   舍利弗對佛說:「世尊,您曾制定過戒律,一名比丘不得有二個以上的沙彌。我已經有周那小沙彌了,恐怕不能為羅睺羅剃度。」

  佛陀說:「沒關係,我特例允許像你一般能教誡者,可畜養二個沙彌。你應作如是度:先教授他在家人三歸法,教他說:『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如是說三遍。
    再教他說:「我某甲歸依佛已,歸依法已,歸依比丘僧已,亦說三遍。
  接著,應教他說:『我某甲終生不殺生,終生不盜,終生不邪婬,終生不妄語,終生不飲酒。』也如是說三遍。
    然後教他說:『我今於釋迦牟尼、如來、應供、等正覺所,出家作沙彌。

我願終生受持不殺生的沙彌戒。
我願終生受持不盜的沙彌戒。
我願終生受持不婬的沙彌戒。
我願終生受持不妄語的沙彌戒。
我願終生受持不飲酒的沙彌戒。
我願終生受持不歌舞作倡伎樂、不往觀聽的沙彌戒。
我願終生受持不著華香塗身的沙彌戒。
我願終生受持不坐臥高大床上的沙彌戒。
我願終生受持不受畜金銀及錢的沙彌戒。
我願終生受持不過時食的沙彌戒。』」

   後來,佛陀的父親,也就是羅睺羅的祖父-淨飯王,聽說佛陀已引度羅睺羅出家,一時悲憤難抑,氣到跑來指摘佛陀:「以前,你不告而別,私自逃出宮去出家的時候,我們還有難陀王子可繼承王位,還不致令我如此懊惱,但難陀已經被你引渡出家,我所有的感情及希望都寄託在這個孫子身上,豈料你又把他拐去出家。如此一來,國家大計,必將永為斷絕,你教我情何以堪?」

   淨飯王又拿自己為例,要求佛陀:「所謂子孫之愛徹過骨髓,你們這些出家人怎麼可以不體諒我們為人父母的心情,略誘人子出家修道?我希望你從今起,制定戒律,若父母親不同意,所有的比丘就不准為人剃度出家。」

   佛陀非常體諒老國王的心情,他答應回去就制定戒律。佛陀臨走前為老國王宣說了種種妙法,令其心生歡喜,隨後離去。

   佛陀事後便以此事召集所有的比丘僧,並問道是否有未經父母同意便授予具足戒,引渡他人出家的事。

  比丘們承認確有此事,佛陀便譴責這種行徑,並規定所有的比丘:「從今起,若父母不同意,不准為人剃度出家!」


爾時世尊在釋迦國。
諸比丘度父母所不聽人。諸居士譏呵如上。於後世尊。
晨朝著衣持缽到淨飯王宮。時羅[目*侯]羅母。
將羅[目*侯]羅在高樓上。遙見佛來語言。汝見彼沙門不。
答言見。又語言。彼是汝父。可往索父餘財。
佛既入宮於中庭露地坐。羅[目*侯]羅馳下趣佛。
頭面禮足立佛影中。白言。
是影甚樂願佛與我父餘財。佛語言。汝審欲得不。答言欲得。
佛便將還所住告舍利弗。汝可度之。舍利弗白佛。
世尊先制不得畜二沙彌。
我已有周那不復得度。佛言。
今聽如汝等能教誡者畜二沙彌。應作如是度。先授優婆塞三歸法。教言。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
如是三說。復教言。
我某甲歸依佛已歸依法已歸依比丘僧已亦三說。我是佛婆伽婆優婆塞。
復應教言。
我某甲盡壽不殺生盡壽不盜盡壽不邪婬盡壽不妄語盡壽不飲酒。復應教言。
我某甲歸依佛歸依法歸依比丘僧。
如是三說。
我今於釋迦牟尼如來應供等正覺所出家作沙彌。和尚某甲。即應語言。
盡壽不殺生是沙彌戒。盡壽不盜是沙彌戒。
盡壽不婬是沙彌戒。盡壽不妄語是沙彌戒。
盡壽不飲酒是沙彌戒。
盡壽不歌舞作倡伎樂不往觀聽是沙彌戒。
盡壽不著華香塗身是沙彌戒。盡壽不坐臥高大床上是沙彌戒。
盡壽不受畜金銀及錢是沙彌戒。
盡壽不過時食是沙彌戒。是為沙彌十戒。時淨飯王。
聞佛已度羅[目*侯]羅。便大懊惱。出詣佛所白佛言。
佛昔出家尚有難陀。不能令我如今懊惱。
難陀已復出家。餘情所寄唯在此子。今復出家。
家國大計永為斷絕。未能忘情何能自忍。
王又推己而白佛言。子孫之愛徹過骨髓。
如何諸比丘誘竊人子而度為道。
願佛從今敕諸比丘。父母不聽不得為道。
佛為王說種種妙法示教利喜已。辭退還宮。
即以是事集比丘僧。問諸比丘。
父母不聽汝等實度與受具足戒不。答言實爾世尊。佛種種訶責已。
告諸比丘。從今父母不聽不得度。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