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分送食物給外道

 

這是一條很有趣的戒律,特別譯成白話與大家分享。我們在護持比丘時,也要特別注意這一條戒律。

選譯自北傳《四分律》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3/11/17八關齋戒日

這是發生在古印度佛陀時代的事。

有一次,佛陀帶領著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從古印度的拘薩羅國遊行至舍衛國。當時所有的在家居士都爭相供養佛及眾僧,因此佛與眾僧都得到非常多的餅食。

世尊交代阿難:「你拿這些餅跟眾僧一起分享吧!」阿難立即依指示行事,將大餅分給眾僧。

但因為餅還剩很多,於是世尊又告訴阿難:「你將這些剩下的餅都布施給乞丐吧!」阿難立即依指示行事,分送剩餅給乞丐。

當時乞丐中有一名信奉裸形外道的在家女子,長得很漂亮。而阿難尊者在分餅時,沒想到兩塊餅粘在一起,阿難只好當成一塊都送給了這名外道的女子。

這名女子立即問旁邊的婦女:「喂!你得幾塊餅?」

「我得一塊餅。」

對方反問:「那你得幾塊餅?」

「我得二塊餅。」

這時這名婦女竟口無遮攔,對這名外道女子說:「哦!阿難跟妳一定有私情喔!不然他為什麼對妳特別好,只有妳得到兩塊餅?」

阿難尊者聽到這樣的誹謗,心裡很難過,諸比丘也非常地不舒服。

當時與會中有一名梵志也吃了餅。

後來有一名篤信看相的婆羅門遇到了這名梵志,婆羅門便問說:「你是從哪裡來的?」

梵志說:「我是從舍衛國來的。」

婆羅門問:「請問你來舍衛國有什麼事嗎?你能乞得飲食嗎?」

梵志說:「我可以乞得到食物。」

婆羅門又問:「您是從哪裡乞得食物的?」

梵志說:「我是從禿頭居士那邊乞得的。」

婆羅門好奇地問:「什麼禿頭居士?」

梵志說:「就是沙門瞿曇啦!」

婆羅門聽後便斥責道:「你到底是什麼人?既然吃了人家的東西,還在背後說人家的壞話!」

這名婆羅門後來走到僧團中,將他所聽到的事都告訴諸比丘。

諸比丘便以這兩件事的因緣向世尊報告。

世尊便以此因緣集合比丘僧,並宣布為了僧團的十種利益並使正法得以久住世間的因緣,要制定比丘結戒。

世尊說:「若比丘分送食物給裸形外道,不管對方是男或是女,犯波逸提。」

當世尊制定這一條戒律後,其他所有的外道教徒皆有怨言,他們認為不過是一、二名外道有過錯,又豈可連帶使他們都得不到比丘們的布施呢?

諸比丘便將外道的抱怨跟佛說。

佛陀說:「那麼從現在起,若諸比丘想要分送食物給諸外道者,就必須把食物放置在地上讓外道自己去取食,若讓人家去分送食物給外道,就算犯戒。若比丘自己親手分送食物 給外道男女者,就觸犯波逸提。不管是比丘分送食物給外道,或外道分送食物給比丘,只要一接受,就算犯波逸提。若是分送但對方不接受者,則犯突吉羅。若是想要給予但後來反悔又不給予者,都算突吉羅。至於不觸犯的情形,就是將食物放到地上讓外道自己去取,若捨著地與。還有若是被對方搶奪或強盜而奪去食物者,也不犯戒。還有最初未制戒前,以及精神耗弱、瘋狂等不知自己在作什麼的情形也不犯戒。」

原文/

爾時佛將千二百五十弟子。
從拘薩羅國遊行來至舍衛國。
爾時諸檀越供養佛及眾僧大得餅食。時世尊告阿難。
汝與眾僧分此餅阿難即受教。以餅分與眾僧。
分已故有餘在世尊復告阿難。
以此餘餅與乞人。阿難即受教。人與一餅。
時彼乞兒眾中。有一裸形外道家女。顏貌端正。
時阿難賦餅。餅粘相著。
謂是一餅與此女人。此女人即問傍人言。汝得幾餅。
時彼報言。我得一餅。彼即復還問。汝得幾餅。
報言。我得二餅。時彼婦女即語此女言。
彼與汝私通。何得不與汝二餅也。
時阿難聞此語即懷愁憂。諸比丘聞亦復不樂。
時彼會中有一梵志。
在此食已便向拘薩羅國。道逢一篤信瞻相婆羅門。
即問言汝從何來。報言我從舍衛國來。復問。
云何舍衛國中。乞求飲食可得不。復可得持行不。
報言所索可得。復問言從誰間得耶。
報言禿頭居士邊得。復問何者是禿頭居士。
報言沙門瞿曇是。婆羅門問言。汝是何人。
食他食已發此惡言也。彼婆羅門至僧伽藍中。
如所聞事語諸比丘。
時諸比丘以此二因緣具白世尊。
世尊爾時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告言。自今已去與比丘結戒。
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
若比丘與裸形外道若男若女食者波逸提。
如是世尊與比丘結戒。諸餘外道等皆有怨言。
一二外道有過。
我曹復有何過而不得食耶。諸比丘白佛。佛言。
自今已去若諸比丘欲與食者。當置地與。若使人與。
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
若比丘外道男外道女自手與食者波逸提。比丘義如上。外道者。
裸形異學人波私波羅闍者。在此眾外出家者是。
佉闍尼食者。
根食乃至果食油食乃至磨細末食。食者飯[-+]乾飯魚及肉。
若比丘裸形外道若男若女自手與食者波逸提。
若與而受者波逸提。與而不受者突吉羅。
方便欲與而不與還變悔者一切突吉羅。比丘尼突吉羅。
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捨著地與。若使人與。若與父母。
與塔作人別房作人。計作食價與。
若為力勢強奪去無犯。無犯者。最初未制戒。
癡狂心亂痛惱所纏(四十一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