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安居的由來

 

雨安居(巴利語:Vassa),根據佛制戒律,在雨季四個月當中的三個月期間應停止到處雲遊,安住在一固定的住所度過雨安居,精進禪修。

每年一度的三月安居,是適應雨季,而作三月定居,精進修行的制度。時間有「前安居」在每年陽曆七月月圓日翌日至十月的月圓日(約相當於我國農曆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後雨安居則再推遲一個月。在入雨安居的第一天,住在同一寺院的所有比丘皆齊集於道場,決意在雨季的三個月期間安居於本寺,度過雨季,勤修止觀。今日,在上座部佛教的傳承與宗教文化中,入雨安居已成為僧團最重要的學習項目之一,並為信眾至寺院護僧的勝妙法緣。

在印度、緬甸、泰國等熱帶國家一年可以分為熱季、雨季、和涼季等三個季節。根據佛制的戒律,在雨季四個月當中的三個月期間應停止到處雲遊,安住在一固定的住所度過雨安居,精進禪修。

比丘每度過一年一度的雨季安居,其戒齡則增加一歲。因雨季安居的巴利語為瓦薩【vassa】,故比丘度過了幾個雨安居,則計算為多少瓦薩。

雨安居可以分為前安居後安居兩種,皆為期三個月。前安居的時間在每年陽曆7月月圓日的次日至10月的月圓日,約相當於中國農曆的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後安居則再推遲一個月。

本篇經文是介紹佛教入雨安居的緣起與由來。

選譯自《律藏˙大品˙入雨安居堪塔咖(犍度)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13/7/21八關齋戒日

這是發生在佛世尊住在古印度的王舍城竹林迦蘭陀迦園林時候的事。

當時正逢古印度的涼時、熱時、雨時等三個季節,僧團的比丘在這三個季節裡仍四處雲遊行腳,而世尊尚未為諸比丘制定雨時安居的規定。

這樣的情形卻招來眾人的忿怒與非難,大家都在譏嫌道:「現在是怎樣?為什麼諸沙門釋子竟在涼時、熱時、雨時等三個季節還在四處雲遊行腳,踐踏青草?這樣子豈不是殘害了植物的生命?也造下許多殺害小蟲等生物的惡業?那些外道的教義雖然荒謬錯亂,但至少也會在雨時安居;就連那些鳥類等動物也會在雨季時在樹頂築巢而安居。但是這些沙門釋子竟然不分涼時、熱時、雨時,還在四處雲遊行腳,踐踏青草,殘害了植物的生命。」

諸比丘聽到眾人的責難以後,便向世尊報告此事,世尊得悉後便正式制定:「諸比丘!許入雨安居。」

原文/
  爾時,佛世尊住王舍城竹林迦蘭陀迦園。爾時,世尊未為諸比丘制定雨時安居。此處彼諸比丘涼時、熱時、雨時盡皆遊行。
   眾人忿怒、非難:「如何諸沙門釋子涼時、熱時、雨時盡皆遊行,踐踏青草,以害一根之命(謂植物),多殺小生命耶?彼諸外道其法惡說,亦顧此以求雨時安居,彼鳥等亦顧此作巢樹頂,求雨時安居。然彼沙門釋子等不論涼時、熱時、雨時,盡皆遊行,踐踏青草,以害一根之命,多殺小生命。」

   諸比丘聞彼眾人忿怒、非難。時,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世尊曰:)「諸比丘!許入雨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