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丘不得與女人共處一室過夜

    這一篇相當有趣的經文,經中的阿那律尊者享有「天眼第一」的美譽,但比丘的戒律中有一條規定:「不得與女人共處一室過夜」,這條戒律卻是因阿那律尊者而產生。阿那律尊者為佛陀的十大上首弟子之一,早已滅盡一切情慾煩惱,但世尊為何因他制訂該條戒律?原來世尊早已洞悉人性的弱點,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後患難防,這條戒律並不是專門為阿那律尊者而設計,雖是因他而生,但卻是為規範後世尚未解脫情慾煩惱的比丘。

選譯自《一切有部毘奈耶》

喬正一譯於西元2007/9/15

    這是發生在古印度室羅伐城的事。

阿那律尊者早已斷除一切的情慾煩惱,已證阿羅漢。他已親身體驗到解脫的快樂,很感謝世尊的恩德,想做一些事情報答世尊。他認為只有宣揚佛法,教化眾生,才是報答世尊最好的方法,於是帶著缽到人群聚集的城市裡遊行。

城市裡有一處村落,村裡有一位長者,膝下有二男一女。女兒在青春期的時候便早與別的男人發生過性關係。後來有人告知她的兩位兄長:「你們的妹妹還沒嫁人便早與外人私通了。」兄弟倆一聽非常的震驚,立即逼問妹妹是否真有此事。他們的妹妹怕遭受責罰,便謊稱:「我一直都非常的純潔,你們不要聽信謠言。」

但畢竟紙包不住火,妹妹的肚子一天一天的大了起來。兄弟倆很生氣地追問:「妳還說妳是處子之身,現在妳作何解釋?」

妹妹又編織另一個謊言來圓前一個謊,她謊稱:「曾有一個光頭的人強姦我。」

因妹妹有心掩蓋真相,所以到底誰才是入幕之賓,一直都查不出來。妹妹作了未婚媽媽,生了一個男孩。大家都以為這孩子的父親是一個光頭,因而稱這孩子為禿子(光頭的兒子),稱母親為禿子母。

有一天,阿那律尊者來到這個村裡,日將欲暮,想要找一處地方過夜。路人便指引尊者去禿子母的家裡,禿子母應該會收容他一晚。尊者依言前往投宿,因為當天正巧只有禿子母一人在家,還有空房間,禿子母便答應讓尊者留宿。但豈知禿子母生性淫蕩,一見尊者的相貌俊美出眾,心中生起邪念,色膽包天,竟然想要勾引尊者,便於當晚溜進尊者的寢室裡投懷送抱。尊者知道禿子母來意不善,立即以神通力飛到空中,禿子母嚇一大跳,赫然驚覺對方原來不是凡夫,而是一位有道的聖人,情慾立即消退,生起尊敬之心,並對自己的蠢行感到慚愧,跪在地上求哀懺謝,仰頭向空中的聖者懺悔:「唯願聖者慈愍我的愚蠢,請您下來吧!」

此時聖者為了幫助禿子母悔改,便縱身而下,為她說法。禿子母聞法後,心便啟悟,證獲初果。

第二天一早,禿子母的兩個哥哥回到家中發現阿那律尊者與竟與妹妹共處一室過夜,非常的生氣,深覺自己的妹妹實在太不檢點,竟然無恥到連出家人也勾引,他們羞憤難平,竟想動手殺害尊者。

尊者以神通觀察到這兩個兄弟以及在場的其他鄉民得渡的時機已經成熟,立即又飛到空中,展現十八種難得一見的神奇變化,在場的所有人都親眼目睹到尊者的神蹟,立即奔相走告,附近的居民蜂擁而至。

尊者又飛回到座位上,等大家都安靜後,開始說法,兄弟倆及在場約一萬二千人因此皆得初果。

阿那律尊者發現自己因與女人共處一室過夜竟招此無謂的後患,便決定不再重蹈覆轍。

又有一次,阿那律尊者來到另一處村落裡過夜,當晚正巧遇上一群強盜正打算到村裡行搶,他們遇見阿那律尊者,心裡非常的不舒服,因為他們迷信在行搶前若遇到光頭的出家人,一定會帶衰,搶不到好東西。因此他們私下謀議,打算殺害尊者。所幸其中一位搶匪認識阿那律尊者,便阻止大家,他說:「各位先別衝動,過去曾有商客搭船入大海中,遭遇危難,當時有人默禱這位聖者的名字,因而平安歸還。如此之人,不應殺害。不如這樣,我們先去村裡行搶,若搶不到東西,回來再殺他也未晚。」

搶匪們覺得有道裡,便暫時不殺尊者,先入村中行搶。等他們滿載而歸後回到落腳處,此時尊者知時機成熟,便為群賊宣說法要,令他們見諦得預流果。

搶匪們證初果後對自己的惡行深感慚愧,便將搶來的東西歸還給村裡的人。當天夜裡有一位天神托夢告知村裡的人說:「你們被搶走的東西,皆由尊者阿那律的威神之力,現都放在村外苑園之中,你們明天一早可以去取回。」

村民第二天一早便往園中取回自己的財物,他們想起天神的告知,知道是尊者的恩德,便前去禮謝尊者。尊者也向村民說法,令在場的一萬二千人皆見諦。而那五百名搶匪也求尊者帶領他們出家。阿那律尊者便帶他們去見世尊,世尊也答應他們出家,他們出家後蒙佛教誡,不久皆證阿羅漢果。

許多比丘問阿那律尊者:「尊者,您這次出遊是否順利?」

「這次出遊有苦有樂。」阿那律尊者回答。

「怎麼說呢?」

「我這次出遊能幫助眾生改邪歸善,這是我感到快樂與安慰的部分;但過程中有幾度險遭殺害,則是不順的部分。」

「您怎會險遭殺害呢?」比丘們不解的問。

阿那律尊者便將與女人共處一室過夜的經過告知大家,並表示這是他自己有過失的地方。其中有少欲的比丘聽後深覺不妥,將此事告知世尊。

世尊因此制定戒律如下:「若有比丘與女人過處一室過夜,犯波逸底迦。」佛陀並解釋這條戒律的構成要件,所謂的女人,不論成年與否,只要能成為做愛的對象都算。但如果女人的丈夫在旁,便不犯。

這時比丘們心中仍有疑惑,他們問世尊:「世尊,阿那律尊者過去前生曾作過何種善業,以致令他今生能出生在大富大貴之家,而且在出家後很快的斷除諸惑,證阿羅漢?」

佛陀解釋:「比丘們,你們仔細的聽好,在過去很久以前的迦攝佛時代,有一位比丘,發願在城市裡興建一座大寺院,好讓僧眾能有一個棲身之所,方便修行,並在施工的過程裡親身擔任監工,他完成了這項善舉後,求願以此功德能早日解脫。當時,他有五百位弟子跟隨他一起共襄善舉,城市中的所有人民也都非常信敬深重這位比丘。這位比丘因為興建寺院供養眾僧之善行,故於今生能生在富貴之家,由於他當時所發的善願,故能證阿羅漢。當時跟隨他的五百位弟子,也就是今天這五百位因阿那律尊者而出家,修成阿羅漢的搶匪的前生。當時城市中所有的居民,也就是阿那律尊者今天所渡化的村民的前生。」

比丘們又問:「阿那律尊者又是憑藉著何種善因,能於今生獲得神奇的天眼,並成為佛弟子中的天眼第一?」

佛陀解釋:「過去很久以前,有許多信眾在迦羅村馱佛的精舍裡舉行大供養。當時有一名小偷想混跡入內行竊,但這名小偷的本性並不壞,他看見精舍裡的燈火即將熄滅,便主動上前添加燈油續燃,他又目睹當時那位佛陀的尊容,心生恭敬與歡喜,心中立即發願:『願以此功德使我來世能得遇如眼前的這位大師,承事無倦,並得神奇的天眼,成為佛弟子中的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由於前生續燃燈火的善行及所發的善願,故於今生能獲得天眼第一的美譽。比丘們,你們應當如是學習!」

 

與女人同室宿學處第六十五
佛在室羅伐城逝多林給孤獨園。
時具壽阿尼盧陀斷眾結惑證阿羅漢。
彼既自受解脫勝樂作如是念。世尊於我已作大恩。
我於世尊欲作何事而能報德。我今宜可利益有情。
此即名為酬恩中勝。作斯念已。
執持衣缽人間遊行至一聚落。此聚落中有一長者。
二男一女。其女長成行不貞謹。
彼二兄弟因與他競。他人告曰。汝妹未嫁與外人私通。
兄弟聞已問妹虛實。妹即答曰。我實清謹。
世人謾說。於後不久遂便有娠。兄弟問曰。
汝言清謹何處得斯。妹曰曾有禿人強逼於我。
因即有娠。後遂生男。時人名為禿子。母號禿子母。
是時具壽阿尼盧陀既至此村。
日將欲暮求宿處所。時諸童子報言。聖者彼處有禿子母舍。
必相容宿。時具壽阿尼盧陀隨言即去。
投彼家宿。時禿子母遂相容止。便生邪念。
即於夜中就尊者所欲相抱捉。于時尊者知其惡見。
以神通力上昇虛空。女人見已生希有心。
求哀懺謝仰而告曰。
唯願聖者慈愍我故當為下來。是時聖者為利益故。
縱身而下為其說法。如聞法已心便啟悟證獲初果。既至明日。
其女兄弟至還見譏。汝之姊妹非但俗旅。
雖釋迦子亦被拘牽。彼二聞已俱生忿怒。
便就其舍欲殺苾芻。
是時尊者觀二童子及諸有情根機時熟。即昇虛空現十八變作希有事。
時彼聚落四近諸人。各並雲奔共觀異相。
尊者復坐即便為眾宣說法要。
令彼兄弟及萬二千人皆得見諦。
廣說乃至阿尼盧陀見斯過已。更不復於俗舍之中而為止宿。
復於異時阿尼盧陀於一村隅苑園中宿。
即於此夜有諸賊侶。欲偷劫此村過苑園中。
見苾芻宿共相議曰。我欲盜財見不祥相。
我今宜可殺此苾芻。時賊將軍先是尊者寺內作人。
既遙見之遂相憶識。告諸人曰君等當知。
昔有商客入大海中遭諸厄難。稱其名者安隱而歸。
如此之人不應造次便為殺戮。
我等且去入村。若不得物迴殺未晚。諸賊相隨入村劫盜。
多獲財物還至園中。
是時尊者便為群賊宣說法要示教利喜。皆令見諦得預流果。
時彼諸人皆留盜物還彼村人。
其夜有天告村人曰。汝等諸人賊所盜物。
皆由尊者阿尼盧陀威神力故。所有財物並在村外苑園之中。
皆不將去。汝至天明各往收取。
時彼村人聞天告命。至天曉已便往園中。
到尊者所各禮足已在一面坐。尊者為其說法。
令萬二千人亦皆見諦。時彼賊侶有五百人。
便求尊者而為出家。時阿尼盧陀將五百人詣世尊所。
世尊見至便命善來苾芻。皆成出家并即圓具。
蒙佛教誡不久皆證阿羅漢果。
時諸苾芻問阿尼盧陀。尊者。得安樂行不。答曰有安樂行。
亦有苦行。問言云何。答曰我利有情斯成樂行。
幾遭斬首是為苦行。
問言何故即便具答投女宿事。諸苾芻曰。合與女人共室宿耶。
答曰只由不合有此過生。少欲苾芻聞已嫌賤。
云何苾芻與女人同室宿。以緣白佛。
佛言乃至我觀十利。為諸苾芻制其學處。應如是說。
若復苾芻共女人同室宿者。波逸底迦。
若復苾芻者謂具壽阿尼盧陀。餘義如上。
共者兼彼也。女人者。若婦若童女。謂堪行婬境。
同室宿者。室有四種如上。釋罪同前。
此中犯相其事云何。若苾芻與女同宿。
身在中閣女人在閣下。應拔梯令上。
或門安扂鑰或遣人看守。若異此者。乃至明相未出已來。
得惡作罪。若過明相便得墮罪。
若苾芻在閣下女在中閣。或苾芻在中閣女在上閣。或復翻此。
廣說如前。或苾芻在房女在簷前。唯除梯一事。
餘並如前。若女在房中苾芻簷下。
應外繫其戶。餘如前說。若在門屋下。
苾芻門內女在門前。應內安關扂。翻斯外繫。餘並同前。
假令共室。若有夫主守護者無犯。
又無犯者謂初犯人。廣說如上。時諸苾芻咸皆有疑。白佛言。
世尊。具壽阿尼盧陀曾作何業生富貴家。
出家斷惑證阿羅漢。廣化有情為大利益。
唯願為說。佛告諸苾芻。汝等當聽。
乃往過去迦攝佛時有一苾芻。於聚落中住。
建大寺宇躬為撿挍。設上供養願求解脫。共住弟子有五百人。
時聚落中所有人民。於苾芻處信敬深重。
乃至廣說。由昔撿挍供養眾僧故生富貴家。
由發願力故證阿羅漢。
彼五百弟子即今五百阿羅漢是。昔聚落中所有居人。
即所化諸人是。又問何因得妙天眼。
佛弟子中最為第一。佛言昔迦羅村馱佛制底之處興大供養。
時有群賊欲行竊盜入制底中。
見其燈闇遂便挑舉。睹佛尊容情生歡喜。即發大願。
願我來世得遇大師承事無倦。
得妙天眼人中第一。由彼願力今獲天眼最為第一。
汝諸苾芻當如是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