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獲大

        布施是佛教裡最基本的修行,其主要目的是在於滅除欲貪與執著。很多人會以「佛教主張布施得福太過功利」等語批評佛教,但事實上,佛陀只是如實的說出事實與真理,畢竟一般人不是聖賢,未得初果,心思猶如天氣一般,無常善變,捉摸不定,行善多僅憑一時好惡,不易持久,容易厭倦,甚至一遇挫折便失去信心,是以佛陀以他親眼所見的事實鼓勵大家,布施行善最終獲利的人仍是自己。

   又布施行善貴在動機的真誠與慈悲,而不是沽名釣譽的競賽,是以那怕僅一掬的清水,只要是出於敬意,奉獻給值得恭敬供養的修行人,都必將為自己招來不可思議的福報,猶如一芥種子,若栽於肥沃的良田裡,遇上適時的節氣,必將開花結果,且果實纍纍,收穫無量。

選譯自北傳《出普曜經》第五卷
喬正一譯於西元2009/12/4
 


    有一次,佛陀來到一處婆羅門所聚居的城市裡。古印度的婆羅門都是篤信婆羅門教,當時婆羅門教徒的首領得知佛陀來到他們的地盤,已感受到威脅,深怕佛陀能感動群心,自己的教徒會被吸納入佛教,故而規定若有人民膽敢布施飲食給佛陀,或聽聞佛法者,都將受罰五百金錢。

    因此,當佛陀進入城內乞食的時候,所有的人皆緊閉門戶,佛陀只好空缽而出。

    正好,有一個女僕,以破瓦器盛著臭酸的剩菜剩飯,欲出門丟棄。她看見佛陀空著缽四處碰壁,一時心生不忍,她又覺得佛陀的儀表及行為舉止都非常的莊重安詳,必是一位有道的修行人,故而滿懷著清淨的信心,想要將剩飯供養給佛陀,但她又擔心供養剩飯實在太沒有敬意了,所以一時躑躅不前。

    佛陀知道這名女傭的心意,便走上前接受了供養。隨後,佛陀便當眾預言這名女傭未來的命運,佛陀說女傭藉由布施飲食的功德,將於長達十五劫的歲月裡,不會再墜入地獄、餓鬼、及畜生等惡道中,且將於天上及人間享受無盡的幸福與快樂,最後一生將轉世得男兒身,會出家學道,修成辟支佛。

    當時旁邊有一位婆羅門,聽到佛陀為這名女傭所說的預言及祝福,認為是佛陀為了得到供養所說的妄語,因為他根本不相信如此臭酸的殘食,竟能招致如此不可思議的善果福報。

    佛陀聽到婆羅門的譴責,立即申出舌頭,覆面上至髮際,這種特徵是古印度傳說中三十二種大人福相的一種象徵。

    佛陀問婆羅門:「婆羅門,既然你博覽群經,你就應該知道有這種舌頭的人是絕不可能會說妄語,現在你還會認為是我在說謊嗎?」

    婆羅門看見佛陀擁有如此吉祥特徵的相貌,著實嚇了一跳,他回說:「的確經書上是有記載,有此吉相之人是絕不可能說謊的,但我真的不懂,為何區區的殘食,會招致那麼大的福報?其中的因果關係究竟為何?」

    佛陀問道:「你有沒有看過一棵名叫尼拘陀的大樹,其樹之大,不但能蔭覆五百輛商賈客的乘車,且仍有餘蔭?」

    「有啊,我見過這種樹。」

    又問:「那麼這種樹的種子大小如何?」

    答曰:「當如一般芥子的三分之一吧!」

    又問:「你為何相信如此巨大的樹,它的種子會那麼小?」

    答曰:「這是我親眼所見,當然是眼見為憑。」

    佛陀說:「我跟你一樣,也是親眼所見。這個老女人之所以會獲得如此不可思議的大善果,大福報,都是因為她在優良肥美的如來福田裡,恭敬又親手栽種所致。」

    這時婆羅門已經心開意解,五體投地,向佛陀悔過。

    佛陀更進一步為他宣說適合他聽聞的法,助他得初果。

    婆羅門立即大聲廣為宣傳,告知眾人說:「如今甘露門已開,大家不要再浪費生命了,還不快點出來供養佛陀!」

    所有的婆羅門因此受到鼓動,集資設宴,迎佛供養。

    婆羅門的首領與其他臣民也都歸依佛法,城中男女皆得淨信。

佛遊婆羅門城。諸婆羅門王。
知如來神德能感動群心。一食其化誰受我語。因共立制。
若與佛食聽佛語者罰金錢五百。
時佛入城乞食。人皆閉門空缽而出。有一使人。
以破瓦器盛臭潘淀出門棄之。見佛空缽信心清淨。
欲興供養無由如願。云今此弊食須者可取。
佛知其意即受其施而說。女人施食十五劫。
天上人間受福快樂不墮惡道。
後得男身出家學道成辟支佛。邊有一婆羅門。
以偈說佛為食妄語。如此臭食果報乃重。
佛即出舌覆面上至髮際。語婆羅門。
汝見經書頗有此舌而作妄語者不。婆羅門言。
如此舌者必不妄言。未解小施而獲大報耳。佛曰。
汝曾見尼拘陀樹蔭覆賈客五百乘車猶不盡不。答曰見。
又問。此樹種子大小。答曰。如芥子三分之一。
又問。誰當信此。答曰。眼所現見。又問。
我亦如是。此老女人得大果報。
如來福田良美所致。時婆羅門心開意解五體投地向佛悔過。
佛為說法得初道果。即發大聲告眾人曰。
甘露門開如何不出。諸婆羅門乞輸金錢。
迎佛供養。婆羅門王亦共臣民歸命佛法。
城中男女皆得淨信(出普曜經第五卷)。

回上一頁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