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情慾的方法

孔夫子說:「食、色,性也。」也就說,對世間凡夫俗子而言,飲食男女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複雜紊亂的性愛關係,便是煩惱與痛苦產生的淵藪。面對不適宜的對象,例如有夫之婦(有婦之夫)、有固定女友的男子(有固定男友的女子)、尚受監護的未成年男女等等,一旦與之發生性愛關係,依佛法來說,便是自掘墳墓與地獄,有無窮無盡的後患。

其實,說穿了,情慾的產生都是緣自於「胡思亂想」,又稱「想入非非」或「顛倒妄想」,統稱之「無明」。本經是藉由以神通聞名的賓頭盧尊者與優填王之間的對話,指出消除情慾的方法就是矯正「顛倒妄想」,以「正見」、「正思惟」、及「正念」為前導,輔以「正業」、「正語」、「正命」及「正定」,達到「正志」(消除情慾)的目標。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一一六五篇

優婆塞喬正一譯於西元2009/佛曆2553/8/29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賓頭盧尊者住在古印度拘睒彌國裡的瞿師羅園林內。當時,婆蹉國的國王優陀延那,前來參訪賓頭盧尊者,他們彼此互相問候過,各自就坐。

 

優陀延那王對賓頭盧尊者說:「尊者啊,我有一些問題想要請教您,不知您是否有空,可以為我解惑?」

 

賓頭盧尊者回答:「陛下!您儘管提問,我一定知無不言。」

 

優陀延那王問道:「究竟是什麼原因,能使一位剛出家的年輕比丘,在佛法與戒律中,保持平安與喜樂,六根歡喜愉悅,容貌氣色清新純淨,膚色鮮白,樂於寧靜而不躁動,盡其一生遠離情慾,修持梵行,純然清淨?」

 

賓頭盧尊者回答:「如佛所說及所知所見,佛陀是這樣子教導比丘們的:『比丘們!如果你們遇到比你們年長很多的異性,你們可以把他們當作是自己的母親一般;如果是遇見年紀相仿的異性,不妨將對方看做是自己的親姊妹;若遇見年幼的異性,可以把對方當作是自己的女兒。如此,你們便能在佛法與戒律中,保持平安與喜樂,六根歡喜愉悅,容貌氣色清新純淨,膚色鮮白,樂於寧靜而不躁動,盡其一生遠離情慾,修持梵行,純然清淨。』」

 

優陀延那王又問:「可是,這些方法對有些情慾很重的人可能沒什麼效果,因為這些人可能一開始還可以保持份際,不逾矩。但壓抑一段時間以後,可能就會按耐不住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情慾之火、瞋恚之火、及愚癡之火,且被這三毒之火熊熊燒燃,荼毒心靈,飽受煎熬。所以,不知佛陀是否有教導更進一步的方法?」

 

賓頭盧尊者說:「有的!佛陀對比丘們說過:『如果以上的方法沒有效,你們不妨可以練習不淨觀,從此身的腳底至頭頂,觀察骨幹被肉所塗,覆以薄皮,各種不淨污穢之物充滿其中;周遍觀察,髮、毛、爪、齒、塵垢、流唌、皮、肉、白骨、筋、脈、心、肝、肺、脾、腎、腸、肚、生藏、熟藏、胞、淚、汗、涕、沫、肪、脂、髓、痰、膿、血、腦、汁、屎、溺。』」

 

優陀延那王繼續問道:「可是一般凡人的心,就像野猴或野馬一般的難以掌控,飄忽不定,變化快速,若修不淨觀,恐怕一下子又想到對方的美色與優點了,所以不知是否還有更有效的方法?」

 

賓頭盧尊者說:「陛下!有的,如果不淨觀修不成,佛陀曾對比丘們說過:『你們應當要好好守護根門,善加控制己心。一旦美色當前時,就遠離她,捨離她,不去看對方美麗姣好的容顏,也不去看對方婀娜多姿的身材,以免滋生貪欲。如果不能善加控制收斂眼根,那麼世間的貪欲、情愛、情慾、性慾、及種種邪惡的不善法,便會腐蝕侵襲內心,煩惱便就此產生。所以你們應當好好的保護眼根,莫令其生起貪愛。其他如耳聽聲、鼻嗅香、舌嚐味、身接觸、意想法等等,都是一樣的道理。』」

 

這時,優陀延那王非常滿意賓頭盧尊者的回答,讚道:「善哉啊!善哉!真是說的太好了!賓頭盧尊者!我就是這樣子,有時候因為我無法守護己身,不能護持諸根律儀,無法保持專注正念,所以一旦我進入宮中,面對後宮佳麗嬪妃,美女如雲,內心便產生非常強烈的情慾與性慾,貪欲與愚癡之火熊熊燒燃;就算我獨自一人身處辦公室或書房內,三毒之火仍不斷啃噬煎熬我心,更何況是在宮中!但有時我善護己身,善加控制收斂諸根,保持專一正念,就算我走入宮中,貪欲、瞋恚、愚癡都不會生起,也不會燃燒我心。我於內宮中,情慾與性慾之火尚不能燒身,亦不能燒心,更何況是我獨處時?!因此,基於這一番體驗,我深信一位剛出家的年輕比丘,在佛法與戒律中,能保持平安與喜樂,六根歡喜愉悅,容貌氣色清新純淨,膚色鮮白,樂於寧靜而不躁動,盡其一生遠離情慾,修持梵行,純然清淨。」

 

優陀延那王內心充滿著歡喜,他向尊者告別後便離去。

 

(一一六五) 如是我聞: 一時,
尊者賓頭盧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 時,有婆蹉國王,
名優陀延那,詣尊者賓頭盧所,共相問訊;問訊已,
退坐一面。
婆蹉王優陀延那白尊者賓頭盧言:「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已不?」
 尊者賓頭盧答言:「大王!大王且問,知者當答。」
 婆蹉王優陀延那問尊者賓頭盧:「何因何緣,
新學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
極安樂住,諸根欣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樂靜少動,
任他而活,野獸其心,堪能盡壽,
修持梵行,純一清淨?」 尊者賓頭盧答言:「如佛所說,
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為比丘說:
『汝諸比丘!若見宿人,當作母想;見中間者,
作姊妹想;見幼稚者,當作女想。以是因緣,
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
諸根敷悅,顏貌清淨,膚色鮮白,樂靜少動,
任他而活,野獸其心,堪能盡壽,修持梵行,
純一清淨。』」 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言:
「今諸世間貪求之心,若見宿人,而作母想;
見中年者,作姊妹想;見幼稚者,而作女想。
當於爾時,心亦隨起,貪欲燒燃、瞋恚燒燃、
愚癡燒燃,要當更有勝因緣不?」
 尊者賓頭盧語婆蹉王優陀延那:「更有因緣,
如世尊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為比丘說:
『此身從足至頂,骨幹肉塗,覆以薄皮,
種種不淨充滿其中;周遍觀察,髮、毛、爪、齒、塵垢、
流唌、皮、肉、白骨、筋、脈、心、肝、肺、脾、腎、腸、肚、生藏、
熟藏、胞、淚、汗、涕、沫、肪、脂、髓、痰、[-+]、膿、血、腦、
汁、屎、溺。』大王!此因此緣故,
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乃至純一滿淨。」
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
「人心飄疾,若觀不淨,隨淨想現。頗更有因緣,
令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安隱樂住,
乃至純一滿淨不?」 尊者賓頭盧言:「大王!
有因有緣,如世尊說,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
告諸比丘:『汝等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
若眼見色時,莫取色相,莫取隨形好,
增上執持。若於眼根不攝斂住,則世間貪、愛、
惡不善法則漏其心,
是故此等當受持眼律儀。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
乃至受持意律儀。』」 爾時,
婆蹉王優陀延那語尊者賓頭盧:「善哉!善說法,乃至受持諸根律儀。
尊者賓頭盧!我亦如是,有時不守護身,
不持諸根律儀,不一其念,入於宮中,
其心極生貪欲熾燃、愚癡燒燃;正使閑房獨處,
亦復三毒燒燃其心,況復宮中!
又我有時善護其身,善攝諸根,專一其念,入於宮中,貪欲、
恚、癡不起燒燃其心,於內宮中尚不燒身,
亦不燒心,況復閑獨!以是之故,此因此緣,
能令年少比丘於此法、律,出家未久,
安隱樂住,乃至純一滿淨。」 時,
婆蹉王優陀延那聞尊者賓頭盧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