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之道

 

很多人誤會佛陀不關心入世疾苦,以為佛法的重心在出世解脫煩惱。事實上,佛陀也非常關心在家人現實的生活問題,尤其重視理財之道,畢竟一個在家人都照顧不好自己,使自己的人生一團混亂,又如何侈談解脫?本篇即是非常難得的一篇經文,經中是由一位天神的發問,而導引出佛陀教導在家人的安身立命之道。

 

選譯自北傳《雜阿含經》第(一二八三)篇

喬正一譯於西元二○○四年二月一日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住在古印度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內。當時有一位天神,容貌俊美絕倫,整個園林都籠罩在他身上所散發的祥光之中。他在約凌晨兩點至六點的時間來到了佛陀面前。

 

  他恭敬的頂禮佛足後,便問道:「佛陀啊,請問一般在家人該怎麼做,才是以智慧謀取財富?又為什麼同樣都是理財,有人能因此致富,有人卻仍貧乏拮据?」

 

佛陀回答:「一開始,應該要努力學習並充實專業技能,以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來賺取財富。

 

獲得財富後,應該將它們分成四等份:

 

第一份,作為自己日常生活或家用所需;

 

其中兩份,用來作為營業的資本或投資;

 

最後一份,要好好的儲存起來,以備將來遇到貧乏或急需的時候可以應急。

 

在營生事業方面,一般來說,依士農工商等職業區分,又可分為:

一、農耕園藝事業;

二、商務貿易事業;

三、畜養牛羊以生孳息;

四、投資不動產以求利潤;

五、從事建築或景觀設計業。

 

以上只是約略舉例,但不管在家人從事何種行業,都應該要把握一種原則,那就是敬業的態度,使專業技能精益求精,便能贏得他人的信任與尊重,日子自能過得平安又喜樂,如此財富將猶如群蜂逐蜜,眾蟻聚窩,滾滾而來。

 

累積了財富以後,要好好的守住,不可揮霍浪費,切不可將財富委託給太過年老、或年幼無經驗、或無知無識的大老粗保管。

 

也不可將財富存放到太遠的地方,也不可託付給不認識或不熟識的人保管。

 

不可聽信奸詐狡猾之徒的意見,也不可倚靠貪婪及自私自利的人。

 

要有識人之明,應器重有辦事能力的人,遠離那些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之輩。

 

要選擇能相知相惜的善友,而所謂的善友或知己,至少必須具備聰明及有品德等兩種基本的條件,對待他們必須如同親兄弟一般,如此便能從善友中獲得極大的利益。

 

在家人及親屬中,應扮演如牛王照顧牛群的角色,對於親人及家屬,應各隨其所需,給予錢財及飲食。

 

一個在家人如果在平時能做到以上的修行,那麼當他壽命結束以後,一定可以生天,享受無法言喻的歡樂。」

 

這位天神聽完佛陀的啟示以後,心中非常的歡喜,便誦出以下的偈言讚美佛陀是一位完美的智者,也是一位徹底熄滅煩惱的聖人:「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天神頂禮佛足以後,即隱沒消失不見。

 

 

(一二八三)如是我聞。一時。
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
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
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云何人所作  智慧以求財
 等攝受於財  若勝若復劣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始學功巧業  方便集財物
 得彼財物已  當應作四分
 一分自食用  二分營生業
 餘一分藏密  以擬於貧乏
 營生之業者  田種行商賈
 牧牛羊興息【註:天然孳息,即小牛、小羊】  邸舍【註:置產】以求利
 造屋舍床臥  六種資生具
 方便修眾具  安樂以存世
 如是善修業  黠慧以求財
 財寶隨順生  如眾流歸海
 如是財饒益  如蜂集眾味
 晝夜財增長  猶如蟻積堆
 不付老子【粗鄙、年老或年紀太輕無經驗者,見東方國語辭典】財  不寄邊境【註:邊界地方,見東方國語辭典,可喻為不認識或不熟識的人】民
 不信姦狡人  及諸慳吝者
 親附成事【做事成功,見東方國語辭典】者  遠離不成事
 能成事士夫  猶如火熾然
 善友貴重人  敏密【聰明】修良【有品德】者
 同氣親兄弟  善能相攝受
 居親眷屬中  摽【註:指揮,見東方國語辭典】顯【註:表現,見東方國語辭典】若牛王
 各隨其所應  分財施飲食
 壽盡而命終  當生天受樂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
即沒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