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憂患經

一位少婦某日赫然發現自己一向深愛的老公竟然外面有了女人,這對她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她不斷問蒼天:「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天啊~」她無法接受這項打擊,終日以淚洗面,甚至因而罹患憂鬱症,最終導致精神分裂。

上開故事是大家常聽聞的社會事件,可能就發生在你我周遭之間。但我們在此不做任何價值評斷,也不去譴責這名少婦的老公。只想表達一項真理,那就是「無常」。

所謂的「無常」就是「變」,它沒有「好」與「壞」的價值包袱。「昨日的璀璨亮麗,不代表明日閃亮依舊」,「好的」會過去,「不好的」一樣也會過去。沒錯!當事情一轉變,不如預期,我們就會認為非常理、非常態,而不能接受。

但是,「變」,才是常態。就算這名少婦的老公當著她的面與別的女人親熱,她一樣也得接受,因為事情發生就是發生了,感情變了就是變了。

然而這名少婦仍然可以選擇她的人生,只要她能徹底認清、體會、了解並接受這個字.....「變」。

不論是快樂或悲傷,完全是因為這個字;富貴與貧賤,也完全是因為這個字;生與死仍是因為這個字;愛與不愛,還是逃不出這個字。不能接受這個字,下一秒開始也就不用活了。

事實上,從一開始,誰也不屬於誰,一如例中的少婦,她的老公從來就不是她的,是她自認為是屬於她的, 她期待能與對方一起「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一旦她發現她的老公並非如想像中這般的愛她,她的自尊、信心與感情便會深受打擊,痛苦的不能自己。

但是,例中的少婦一開始並未料到對方會走入她的人生,是她的老公有因有緣地闖了進來;少婦亦從未令他離開,他卻又緣盡緣滅的逕自離去。他就這樣不請自來,卻又轉眼間倏忽離去。試問,對於這樣的人生過客,少婦又何須悲傷?

從來就沒有任何東西是「我」或「我所有的」。換言之,我們自己的身心本即是無常,是一種因緣聚合的暫時存有,我們的肉身、感受、情感、情緒、思想、觀念、信仰、行動、甚至是知覺等等身心活動,都是無常。相對的,我們所愛戀的對象又何嘗不是如此?大家都在瞬息萬變之中。如果,連我們自己都尚且不能保證對別人的愛能天長地久,那麼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對我們海枯石爛?

佛陀一再的告訴我們,萬事萬物不離緣聚緣滅,任誰也無法掌控誰,除非是我們自己願意被「欲貪」所束縛。

本經中的波斯匿王平時事母至孝,與母親間的感情甚篤,但人自出生開始便已注定是一場從搖籃奔向墳墓的劇幕,他的母親年事已高,撒手人寰,波斯匿王痛苦的不能自己,情願以自己的榮華富貴去換取母親的壽命。佛陀教導他應當觀察世間的萬事萬物不離無常變易,不論是生離死別或愛恨情仇皆亦然,唯有能觀察並體會這項真理,才能漸漸地消滅我們對人、事、物的貪愛與執著,才能堅強與平靜的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事。

選譯自北傳阿含部《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

西晉沙門法炬漢譯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07/10/26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說的:

那是佛陀還住在古印度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林內。當時古印度的拘娑羅國波斯匿王的母親已高達百歲高齡,撒手人寰,波斯匿王正為他母親舉行隆重的儀式,供殯送母。

處理完母親的後事,正好是中午時分,波斯匿王很徬徨無助,不想回宮裡,於是決定找佛陀尋求心靈的慰藉。他來到給孤獨園林,對佛陀頂禮後便坐在一旁。

佛陀問:「陛下,今日何故風塵僕僕的來到我這裡,是發生了什麼事嗎?」

波斯匿王再也忍不住悲傷,顧不得君王的顏面,像個孩子般淚如雨下,涕泣不能自勝。

佛陀靜靜的等他發洩完悲傷的情緒,過一會兒,波斯匿王稍顯平靜,拭去臉上的淚水,對佛陀說:「世尊,我的母親過世了。世尊,太后在生時積修善法,如今年事已高,捨我而去,我真的好難過。我平時夙夜孝養她老人家,未曾違志。如果可以用我的壽命、象馬車乘、人民眾、金銀財寶、奴僕、村落、城廓等去換取我母親的生命,我一定毫不吝惜。」

佛陀說:「陛下,您真的很孝順,我相信如果可以用您的榮華富貴去換取太后的生命,您一定會毫不考慮的去做。但是,陛下,您自己也很明白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人生自古誰無死?陛下,這就是無常,生離死別完全是因為無常,請您仔細的去觀察並時時體會箇中的道理。」

佛陀接著便說出以下的偈言:
「一切人歸死  無有不死者
 隨行種殃福  自獲善惡果
 地獄為惡行  善者必生天
 明慧能分別  唯福能遏惡」

佛陀繼續說:「陛下,這世界上有四種令人感到恐懼的事情,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逃避的,也不可能以武力、刀杖、咒語、藥草、象馬車乘、人民、珍寶金銀、奴婢、村落城廓、一方人民 等代價去換取避免。是哪四種事情呢?分別是:

一、老,任何人一旦衰老,肌肉便消盡,是不可能以任何代價去換取青春永住或避免不老。

二、病,任何人一旦失去健康,便失去活力,無法再享受快樂。

三、死,這世上沒有不死的人,人最終難逃一死。

四、與自己喜歡或恩愛的人分離,那是一種如撕裂般的痛楚。

陛下,就是以上這四種令人恐懼的事情,是任何人都不可能逃避的,也不可能以武力、刀杖、咒語、藥草、象馬車乘、人民、珍寶金銀、奴婢、村落城廓、一方人民等代價去換取避免。

陛下,大自然的現象也是這般變幻無常,譬如大雲湧起,一會兒風雲變色,接著雷電霹靂,再過一陣子便退散,雨過天晴。 又譬如四大山石,毫無空隙,一旦相合,山石上的樹木藥草,皆難以倖免。陛下,人類的壽命也是如此,一般人平均壽命不出百歲上下,能超過百歲以上者實在如鳳毛麟角。

所以陛下,請您徹底地觀察、認清、體會、了解並接受無常,請您廣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因為唯有如此,才可以斷盡一切對欲界的貪愛與執著,斷盡一切對色界的貪愛與執著,以及斷盡一切對無色界的貪愛與執著,甚至一切的無明都將斷盡。不論所愛的對象為何,都將斷盡對它的貪愛與執著。就如同堆積薪草,以火焚燒,不論是大叢林,或樓閣房舍,都將因此焚燒殆盡。

所以,陛下,請盡快走出悲傷的陰影吧,請您化悲傷為力量,好好振作起來,以正法治理國家,切莫以非法誤國。就是這樣,陛下,就請您這麼學習。」

波斯匿王問世尊:「您今日對我的啟示,該如何命名?」

佛陀說:「就叫它『除憂患經』吧!因為它能幫助眾生消除煩惱與痛苦。」

波斯匿王說:「善哉啊,世尊。這名字取得真好,在我聽過您的開示之後,所有的戀慕愁憂皆悉除盡,我現在自覺身體柔軟,通體舒暢,內心無限歡喜。」

最後,波斯匿王從座位起身,走到佛前,頭面禮足,繞佛三匝後,平靜地離去。
 


    西晉沙門法炬譯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
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拘娑羅國波斯匿王太后崩。
時年百歲老無壯勢。精進修善法。
時波斯匿王供殯送母。日正中還。
塵土坌身步往詣園至世尊所。頭面禮足在一面坐。時世尊問王言。
今王何故塵土坌身步來至我所。
時波斯匿王便涕泣不能自勝。揮淚白世尊言。太后崩。世尊。
太后無常。如來。年在期頤無少壯力。
積修善法甚戀痛念。夙夜孝養未曾違志。
命可贖者世殞身壽。若象馬車乘贖命可得者。
盡當持贖。以人民眾贖命可得者。亦當持贖。
莫使我母命過。若以金銀贖命可得者。亦當持贖。
若以珍寶贖命可得者。
亦當持贖若以金銀珍寶贖命可得者。亦當持金銀珍寶贖命。
若以奴贖命可得者。亦當持奴贖命。
若以婢贖命可得者。亦當持婢贖命。
若以奴婢贖命可得者。亦當持奴婢贖命。若以村落贖命可得者。
亦當以村落贖命。若以城廓贖命可得者。
亦當以城廓贖命。若以村落城廓贖命可得者。
亦當以城廓村落贖命。若以一方贖命可得者。
亦當以一方贖命。若以地人民贖命可得者。
亦當以地人民贖命。
若以人民一方贖命可得者。亦當以人民一方贖命。莫使我母命過。
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如是大王。
如王所說。若以白象贖命可得者。便可以象贖母命。
若以馬車人民珍寶金銀奴婢村落城廓一方人民贖母命可得者。
便當以一方人民贖母命。莫使我母命過。是故大王。當思惟無常想。
當廣布無常想。當廣布死想。
爾時世尊便說偈言。
 一切人歸死  無有不死者
 隨行種殃福  自獲善惡果
 地獄為惡行  善者必生天
 明慧能分別  唯福能遏惡
如是大王。有四恐畏。大恐畏無能避者。
亦不可以力刀杖避。咒術藥草象馬車乘人民。
珍寶金銀奴婢村落城廓一方人民。
珍寶金銀奴婢村落城廓一方人民。云何為四。
老為大恐畏。肌肉消盡。不可以刀杖避。
乃至一方人民皆無能避。病為大恐畏。無強健志。
不可以刀杖避。乃至一方人民。死為大恐畏。
盡無有壽。不可以刀杖避。乃至一方人民。
恩愛別離為大恐畏。不可以刀杖避。
乃至一方人民。是謂大王有此四大恐畏。不可以刀杖避。
咒術藥草象馬車乘人民。
珍寶金銀奴婢村落城廓一方人民。
珍寶金銀奴婢村落城廓一方人民。譬如大王有大雲起雷電霹靂。
斯須還散亦不久停。如是大王。
人命極短壽極百歲。其中出者亦少少耳。
譬如大王有四大山石無有空缺。四山皆等一時相磨。
樹木藥草不可以刀杖避。如是大王。有四大恐畏至。
不可得避。云何為四。老為大患。肌肉消盡。
不可以刀杖避。藥草咒術而得避者。病為大患。
無強健志。死為大患。身永滅。
恩愛別離為大患。不可以刀杖避。咒術藥草而得避者。
大王。廣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所以然者。
已修無常想。當布無常想。盡斷一切欲愛。
盡斷一切色愛。盡斷一切無色愛。一切無明盡斷。
此間所有愛亦斷。
譬如大王草[-+]積薪積以火往燒。大叢林若臺閣舍此亦如是。
若修無常想。廣布無常想。盡斷欲愛。盡斷色愛。
盡斷無色愛。盡斷無明。盡斷此間所有愛。
是故大王。當以正法治化。莫以非法治化。如是大王。
當作是學。爾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
此法名何等。當云何奉持。世尊告曰。名除憂患經。
此法除去憂患。時波斯匿王白世尊言。
如是世尊。除憂患經。如是世尊。除憂患經。
所以然者我聞此法已。世尊。所有戀慕愁憂皆悉除盡。
自覺身體柔軟歡喜。爾時世尊與王波斯匿。
具說微妙法勸令歡喜。
時波斯匿王即從坐起。頭面禮足繞佛三匝而去。
爾時拘娑羅國波斯匿王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說波斯匿王太后崩塵土坌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