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本經與巴利聖典《相應部》第12經第16篇《說法者經》《Dhammakathika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佛陀告訴我們證得初果(須陀桓果)的四個要件分別是: 一、親近善知識; 二、聽聞正法; 三、內正思惟; 四、法次法向。 什麼是「法次法向」?佛陀在本經中有非常詳盡的解釋。簡言之,就是對於十二因緣生死流轉的現象生起厭離心,進一步離欲惡不善法,正向解脫,趨向涅盤。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三百六十四篇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二○○五年四月三日八關齋戒日 修訂於西元2017/12/24 我是這樣聽說的: 有一次,佛陀駐錫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精舍內。當時,佛陀正對比丘們說法。 佛陀說:「比丘們,我現在來跟你們談談法次法向。比丘們,你們可知道什麼是法次法向?」 比丘們回答:「世尊是法根、是法眼、是法源。我們竭誠地請求您開示,我們聽後定當努力地實踐。」 佛陀說:「比丘們,如果你們能對於老、病、死生起厭離心,遠離欲惡不善法,趨向解脫,滅盡苦邊,就是法次法向。 同樣,對於生、存有、執取、貪愛…..乃至業行,都能生起厭離心,遠離欲惡不善法,趨向解脫,滅盡苦邊,就是法次法向。 比丘們,以上就是如來所謂的法次法向。」 |
|
(三六四)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 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謂法次法向。 諸比丘。云何名為法次法向。諸比丘白佛。 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願為 說。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於老.病.死。生厭.離欲. 滅盡向。是名法次法向。如是生。乃至行。 生厭.離欲.滅盡向。是名法次法向。諸比丘。 是名如來施設法次法向。佛說此經已。諸 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巴利語經文 SN.12.16/(6). Dhammakathikasutta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