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經文與巴利語聖典《相應部》第22經第83篇《Ānanda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本篇經文可以說是原始佛法中的一篇極其珍貴且重要的經文。我們從經文中可以知道,阿難尊者當佛陀侍者的期間一直都是初果聖者,然而他卻是因為聽聞另一位名叫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尊者的說法開示才證得初果。

    佛教有「五蘊」與「五取蘊」這兩個專有名詞,然而「五蘊」與「五取蘊」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等名色法身心現象,而對於「五蘊」的執取所形成的身心現象就稱作「五取蘊」。

    因此,「五蘊」與「五取蘊」的最大差別便在於對五蘊的執取的有無,一個阿羅漢如果尚未般涅槃,只要他還活著,那麼他就還有五蘊(餘蘊),也就是他跟一般人一樣仍有五蘊名色法身心現象;然而,他與愚痴無聞的凡夫最大的不同在於他不會將五蘊認定是「我」或「我所」,也不會對五蘊緣生出貪愛與執取,因此當他遭受生離死別、重大疾病、重大傷害、或種種生命中不如意的挫折或打擊,他絕不會憂鬱、躁鬱、焦慮、恐懼、嚎啕痛苦、捶胸頓足、怨天尤人、鑽牛角尖、自尋煩惱,雖然他一樣有身體上的痛楚,但心理上卻沒有煩惱,也就是「身受心不受」。

    阿難尊者在本經中點出「我見」形成的關鍵因緣就是對五蘊的執取。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261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12/14農曆十月三十日黑月布薩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有一次,阿難尊者暫時住在古印度的憍賞彌國內的瞿師羅園林之中。

    當時,阿難尊者對諸比丘說:「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尊者在年紀很輕的時候便出家了,他修行有成,常說深奧的法義,我記得他曾對我這麼說過:『阿難,眾生因執取而有我見(我、我所),也就是說,執取就是我見,關鍵就在此。

    這是甚麼意思呢?就以五取蘊為例。

    如果對色蘊有了執取,那麼,色取蘊便是我見;

    如果對受蘊有了執取,那麼,受取蘊便是我見;

    如果對想蘊有了執取,那麼,想取蘊便是我見;

    如果對行蘊有了執取,那麼,行取蘊便是我見;

    如果對識蘊有了執取,那麼,識取蘊便是我見;

    就好比有人拿一片明鏡,攬鏡自照,看見鏡中自己的容貌,便緣生出執取認定是我,因為有執取而緣生出我見,因此,阿難,因為對色蘊的執取而認定就是【我】,這就是我見,同樣的道理,以此類推,對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執取而認定是我,就是我見。

    阿難,請問色蘊是一種永恆不變的實體嗎?還是說它只是諸緣聚合緣生瞬息萬變的一種暫時現象而已?』

    『它只是諸緣聚合緣生瞬息萬變的一種暫時現象。』

    『既然如此,那麼它會不會趨向敗壞及消滅呢?』

    『它必然會趨向敗壞及消滅。』

    『既然如此,那麼請問一位聖弟子還有可能對於色蘊認定是我?或色蘊與我是兩個不同的存在?或色蘊存在於我之中?或我是色蘊之中的一部份?』

    『不可能。』

    『那麼,受、想、行、識呢?你認為它們都是一種永恆不變的實體嗎?還是說它們也只是諸緣聚合緣生瞬息萬變的一種暫時現象而已?』

    『它們都只是諸緣聚合緣生瞬息萬變的一種暫時現象。』

    『既然如此,那麼它們會不會趨向敗壞及消滅呢?』

    『它們必然會趨向敗壞及消滅。』

    『既然如此,那麼一位多聞聖弟子還有可能認定【受】、【想】、【行】、【識】等是我?或其他四蘊與我是兩個不同的存在?或四蘊中某一蘊就存在於我之中?或我是四蘊中某一蘊的一部份?』

    『不可能。』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色蘊,不管是過去的色蘊、未來的色蘊、現在的色蘊,內在的色蘊、外在的色蘊、粗糙明顯的色蘊、微細(肉眼不易看見)的色蘊、外觀漂亮美麗的色蘊、醜陋難看的色蘊、長大(巨大、龐大)的色蘊、短小的色蘊…..等等,都不是我,與我也不是兩個不同的存在,也不存在於我之中,我也不是色蘊之中的一部份。

    同樣的,受、想、行、識等四蘊也是如此,不管四蘊中的哪一蘊,不管是過去的、或未來的、或現在的、或內在的、或外在的、或明顯的、或微細的、或正面的、或負面的、或遠的、或近的,任何一蘊都不是我,與我也不是兩個不同的存在,它們任何一蘊既不存在於我之中,我也不是任何一蘊之中的一部份。

    只要能這樣如實體悟,這樣如實客觀地觀察,就是正觀,就稱做正覺,那麼這一位聖弟子對於色蘊、受蘊、想蘊、行蘊及識蘊等五蘊的執取就會逐漸鬆綁,乃至斷除,接著便能遠離貪欲,乃至斷除貪愛,最後達到解脫的成就,自知自證:「此生已是我歷劫生死的最後一站,我已臻無上的梵行,我已圓滿八正道的功課,當我這一世生命結束之後,我很清楚我不會再有下一生了。」』

    比丘們!這一位尊者對我的幫助實在太大了,因為他對我的循循善誘,使我遠塵、離垢,獲得法眼淨,我就是因為聽聞他說的法,才證得初果。

    從那之後,我便經常將我聽聞到的法說給四眾弟子聽,而不是說給外道、沙門、婆羅門等出家修行人聽。」

 

原文/

雜阿含261
  如是我聞:
  一時,尊者阿難住憍賞彌國瞿師羅園。
  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
  「尊者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年少初出家時,常說深法,作如是言:『阿難!生法計是我,非不生。阿難!云何於生法計是我,非不生?色生,生是我,非不生;受………………識生,生是我,非不生。
  譬如:士夫手執明鏡及淨水鏡,自見面生,生故見,非不生,是故,阿難!色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如是,受………………識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云何,阿難!色是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
  又問:『無常者是苦耶?』
  答曰:『是苦。』
  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復計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
  『如是,受、想、行、識為是常耶?為無常耶?』
  答曰:『無常。』
  『若無常是苦耶?』
  答曰:『是苦。』
  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多聞聖弟子於中寧復計我、異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
  『阿難!是故,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是,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非我、不異我、不相在如實知,如實觀察;{}如是觀者,聖弟子於色生厭,離欲,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受………………識生厭,離欲,解脫:「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諸比丘!當知彼尊者於我有大饒益,我從彼尊者所聞法已,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我從是來,常以此法為四眾說,非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出家者說。」

 

巴利語經文
SN.22.83/(1). Ānandasuttaṃ
   83. Sāvatthinidānaṃ Tatra kho āyasmā ānando bhikkhū āmantesi– “āvuso, bhikkhave”ti. “Āvuso”ti kho te bhikkhū āyasmato ānandassa paccassosuṃ. Āyasmā ānando etadavoca–
   “Puṇṇo nāma, āvuso, āyasmā mantāṇiputto amhākaṃ navakānaṃ sataṃ bahūpakāro hoti. So amhe iminā ovādena ovadati– ‘upādāya, āvuso ānanda, asmīti hoti, no anupādāya. Kiñca upādāya asmīti hoti, no anupādāya? Rūpaṃ upādāya asmīti hoti, no anupādāya. Vedanaṃ… saññaṃ… saṅkhāre… viññāṇaṃ upādāya asmīti hoti, no anupādāya’”.
   “Seyyathāpi, āvuso ānanda, itthī vā puriso vā daharo yuvā maṇḍanakajātiko ādāse vā parisuddhe pariyodāte acche vā udakapatte sakaṃ mukhanimittaṃ paccavekkhamāno upādāya passeyya, no anupādāya; evameva kho, āvuso ānanda, rūpaṃ upādāya asmīti hoti, no anupādāya. Vedanaṃ… saññaṃ… saṅkhāre… viññāṇaṃ upādāya asmīti hoti, no anupādāya.
   “Taṃ kiṃ maññasi, āvuso ānanda, ‘rūpaṃ niccaṃ vā aniccaṃ vā’”ti? ‘Aniccaṃ, āvuso’. Vedanā… saññā saṅkhārā… viññāṇaṃ niccaṃ vā aniccaṃ vā’ti? ‘Aniccaṃ, āvuso’. Tasmātiha …pe… evaṃ passaṃ …pe… nāparaṃ itthattāyāti pajānātīti. Puṇṇo nāma āvuso āyasmā mantāṇiputto amhākaṃ navakānaṃ sataṃ bahūpakāro hoti. So amhe iminā ovādena ovadati. Idañca pana me āyasmato puṇṇassa mantāṇiputtassa dhammadesanaṃ sutvā dhammo abhisamitoti. Paṭhama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