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與巴利聖典《相應部》第12經第57篇《Taruṇarukkhasuttaṃ》的內容完全相同。

    雖然本篇經文的內容很抽象,但卻是無上珍貴的經文,是佛陀教導我們如何修內觀的一篇極其珍貴的指南。很多人會跑去道場學內觀,然而真正的修行道場其實就在我們的實際生活經驗中,我們應直接從實際人際關係與生活經驗下手切入去直觀,因此,內觀其實並沒有那麼抽象、虛玄或遙不可及。

    我們用生活中常見的實例解析如下:

    當一個男人(女人)遇到一個女人(男人),用佛法來觀照,就是男性(女性)的六根遇到()女性(男性)的六塵。

    如果對方令這個男人(女人)心儀,那麼就是這個男人(女人)接觸到了可愛境、可念境、可意境,換言之,就是「五欲」,也就是對方的「女色」(男色)令這個男人(女人)「順眼」,對方的「女聲」(男聲)令這個男人(女人)「順耳」…..

    這時,這個男人(女人)的意根因其它五根接觸對方所產生的眼識、耳識..而緣生出認知與價值判斷(意識),比如說知道對方是一個「漂亮有吸引力」的「美」女(「英俊、帥氣」的男人)

    如果這個男人(女人)沒有「正知」、「正念」,於是因「不正思惟」(顛倒妄想)而緣生出「無明」,他()會認為對方是一個真實永遠不變的女人(男人),這就是「常見」(身見、我見、薩迦耶見)。他()在心中可能開始緣生出與對方交往、共結連理的浪漫畫面或景象(顛倒妄想),腦海中開始編織屬於自己的浪漫唯美的愛情故事,可能會一廂情願主觀的形塑對方是一個多麼優秀、多麼好的女人(男人)形象,催眠自己對方就是自己的真命天女(),然而客觀事實也許並非如此。

    因為「不正思惟」與「無明」,這個男人(女人)的六根因接觸對方的六塵所生的六識便緣生出喜貪煩惱心結,於是乎「喜貪煩惱心結」綁住了這個男人的(女人)六根與對方的六塵。

    因「喜貪煩惱心結」綁住了這個男人的(女人)六根與對方的六塵,於是緣生出這個男人(女人)對他()心儀的女人(男人)的愛慕(貪愛、癡求欲);愛慕(貪愛、癡求欲)成了「喜貪煩惱心結」這株幼苗的養分,愛慕(貪愛、癡求欲)滋養了「喜貪煩惱心結」這株幼苗,使「喜貪煩惱心結」這株幼苗成長與茁壯。

    這個男人(女人)又因「愛」(癡求欲)而對女人(男人)展開追求(造業);「業」因「愛」的緣(養分、助緣)而成長,進而成熟為業報。

    如果追求成功,這個男人(女人)因「無明」、「貪愛」而認定()這個女人(男人)是「我的」女()朋友(我所);如果他們共譜連理,這個男人(女人)就會因「無明」、「貪愛」而認定()這個女人(男人)是「我的」妻子(丈夫)(我所)。對方不可以外遇出軌,第三者也不可以搶走或介入,否則就是背叛,於是許多的猜忌、不安與焦慮因此而緣生(執著、佔有慾、抓取)

    如果他們的關係()穩定,這個男人(女人)就會因「愛」而對對方緣生出許多期待(執取、執著),希望對方能滿足他()的期待;而如果對方不能滿足他()的期待,他()就會失望,進而產生孤獨與失落感,甚至緣生出怨懟、憤怒乃至爭吵等衝突與負面情緒(怨憎會苦)。當初他()們因誤會(不正思惟、無明、貪愛)而結合,最後卻因了解(我見與我執)而分開(愛別離苦)。但歸根究柢,這個男人(女人)最愛的其實是他()自己。

    但如果這個男人(女人)在追求過程中或交往過程中或婚姻關係中都並不順利,而如果他()是一個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我見、我執),他()的貪愛(期待、癡求欲)便得不到滿足,因貪愛不滿足,他()的自我價值感(我見、我執)便遭受挫折與否定,又如果他()的五蘊熾盛(非常自我中心、偏執),他()的「愛」(癡求欲)便可能進而演化成「掌控欲」、「佔有慾」(執取),便極可能因「瞋」(憎恨、憤怒)而傷害對方(造業),變成恐怖情人而感招未來(或下一生)的果報(五蘊、六根的憂悲惱苦)

    以上的內觀,就是四念處的「身身觀念住」,就是如實地從我們實際的人際關係與生活經驗中下手,直接切入去直觀。如此,才是四聖諦的「苦聖諦如實知」。

    老、病、死既然因「生」而緣起,那就應進一步去探究、觀照、照見為何我們有「生」?去找出「苦」集()起的因緣為何?「苦集」的因緣是「不正思惟」(顛倒妄想)、無明、貪愛、執取【苦集諦】。

    佛陀在本經中也教導我們如何以「止觀」中的「觀智」來止息我們的煩惱,簡單說,就是以四念處而內觀身心現象,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去開展七覺支(法次法向),踏上八正道【苦滅道諦】,煩惱從何處生起,就在那裡去止息與熄滅。不給煩惱愛欲的種子有任何生長及茁壯的養分(因緣),甚至斬斷其根,徹底摧毀它【苦滅諦】,五蘊之火(貪、瞋、癡)已熄,達到真正的清涼、喜樂與安穩。

    如果,我們不如實地從實際的人際關係與生活經驗中直接切入去直觀四聖諦,倘捨此而不為而另覓虛玄的觀想,則無異於緣木求魚。那麼,「法」就依然是「法」,於我們而言只不過是一種哲學,只是一種類似心靈雞湯的消遣,並無益於解決我們身心的憂悲苦惱。願以此共勉之。

選譯自《雜阿含經》第283

喬正一白話譯於西元2020/2/22農曆正月二十九日布薩八關齋戒日

    我是這樣聽聞的:

    有一次,佛陀暫時住在古印度的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林。

    當時,世尊對諸比丘說:「如果六根對應接觸外界的六塵,『意識』因『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觸識』而緣生出不正思惟與無明,因不正思惟與無明而緣生喜貪的心結煩惱,心結煩惱綁住了自己的六根與外界的六塵;

    於是便接踵緣生出愛染貪著、依戀、心縛等煩惱,接著便有了『愛』(貪愛、渴愛、癡求欲),『愛』因而緣生;

    接著因『愛』而緣生『取』(因我見產生的「我」、「我所」的分別心執著【即我執】、佔有慾、執念、抓取),因『取』又緣生『未來有』(新的名色、五蘊、六根)

    因『有』又緣生出『生』,『生』又緣起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五蘊熾燃,五蘊六根因『我見』、『我執』、『貪』、『瞋』、『癡』等因緣而像火焰一般熊熊燃燒,煩惱不斷,生死遷流不息)

    就好比有人種樹,剛開始的時候樹苗幼小軟弱,主人細心愛護照顧這株弱小的樹苗,給予它充分的養分,比如用泥土或肥料培養其根部,隨時並適時地溉灌它,注意冷暖調適,因緣於以上的種種條件,於是這棵樹苗才能得以順利地生長、茁壯,最後長成一棵大樹。

    同樣的道理,比丘們,六根與六塵之間被六識所生的煩惱心結給綁住了,而愛染貪著、依戀成為了煩惱心結的養分,滋養著煩惱;

    於是乎緣生出恩愛(貪愛、渴愛、癡求欲),而『愛』又因『我見』(我、我所)而緣生出『執取』(執著、佔有慾、執念、抓取)

    因『取』又緣生未來『有』(新的名色、五蘊、六根),因『有』又緣起『生』,因『生』又緣起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能於六根接觸六塵所緣生的六識煩惱心結正觀其無常、苦、無我,住於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也就是『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不生眷戀、依戀、攀附、依賴,心不執著,沒有執念,那麼『愛』便因此而緣滅;

    因『愛』滅而緣『取』滅,因『取』滅則緣『有』滅,因『有』滅則緣『生』滅,因『生』滅則緣『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五蘊熾燃)滅。

    同樣猶如種樹的例子,在樹苗幼小軟弱之際,不去愛護它,不令其安隱,不給它養分,不去隨時溉灌它,令其冷暖不適,使其不得增長;

    如果再進一步斷其根、截其枝,將其段段斬截,令其分分解析,讓它風飄日曬,然後以火焚燒,將其燒成糞土,或丟向疾風令其飄颺,或投擲於流水中。

    比丘們,你們覺得怎樣?當這株小樹苗經過如此摧殘,是不是將來就不再有任何機會生長成一棵大樹了?」

    「沒錯,世尊!」

    「就是這樣,比丘們,就是這樣去內觀,於六根接觸六塵所緣生的六識煩惱心結正觀其無常、苦、無我,住於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也就是『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不生眷戀、依戀、攀附、依賴,心不執著,沒有執念,那麼『愛』便因此而緣滅;因『愛』滅而緣『取』滅,因『取』滅則緣『有』滅,因『有』滅則緣『生』滅,因『生』滅則緣『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五蘊熾燃)滅。」

    當佛陀說完本經之後,諸比丘聽聞佛陀所說的法,都心生歡喜,並依法奉行。

   

 

原文/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於結所繫法隨生味著、顧念、心縛,則愛生;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如人種樹,初小軟弱,愛護令安,壅以糞土,隨時溉灌,冷暖調適,以是因緣,然後彼樹得增長大。如是,比丘!結所繫法味著將養,則生恩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若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猶如種樹,初小軟弱,不愛護,不令安隱,不壅糞土,不隨時溉灌,冷暖不適,不得增長;若復斷根、截枝,段段斬截,分分解析,風飄日炙,以火焚燒,燒以成糞,或颺以疾風,或投之流水。比丘!於意云何?非為彼樹斷截其根,乃至焚燒,令其磨滅,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於結所繫法隨順無常觀,住生滅觀,無欲觀、滅觀、捨觀,不生顧念,心不縛著,則愛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巴利語經文
SN.12.57/(7). Taruṇarukkhasuttaṃ
   57. Sāvatthiyaṃ viharati …pe… “saṃyojaniyesu, bhikkhave, dhammesu assādānupassino viharato taṇhā pavaḍḍhati. Taṇhāpaccayā upādānaṃ …pe…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i”.
   “Seyyathāpi, bhikkhave, taruṇo rukkho. Tassa puriso kālena kālaṃ mūlāni palimajjeyya kālena kālaṃ paṃsuṃ dadeyya, kālena kālaṃ udakaṃ dadeyya. Evañhi so, bhikkhave, taruṇo rukkho tadāhāro tadupādāno vuddhiṃ virūḷhiṃ vepullaṃ āpajjeyya. Evameva kho, bhikkhave, saṃyojaniyesu dhammesu assādānupassino viharato taṇhā pavaḍḍhati. Taṇhāpaccayā upādānaṃ …pe…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samudayo hoti.
   “Saṃyojaniyesu, bhikkhave, dhammesu ādīnavānupassino viharato taṇhā nirujjhati. Taṇhānirodhā upādānanirodho …pe…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nirodho hoti.
   “Seyyathāpi bhikkhave, taruṇo rukkho. Atha puriso āgaccheyya kuddālapiṭakaṃ ādāya …pe… nadiyā vā sīghasotāya pavāheyya. Evañhi so, bhikkhave, taruṇo rukkho ucchinnamūlo assa tālāvatthukato anabhāvaṅkato āyatiṃ anuppādadhammo. Evameva kho, bhikkhave, saṃyojaniyesu dhammesu ādīnavānupassino viharato taṇhā nirujjhati. Taṇhānirodhā upādānanirodho …pe… evametassa kevalassa dukkhakkhandhassa nirodho hotī”ti. Sattamaṃ.